【眼球】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的話,90%家長後悔太晚讀此文

2021-02-10 鄭州電臺少兒藝術團


看完了這篇文章的家長都說:它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只後悔太晚讀到它!

  本人希望,你看完此文後有所收穫,並為時未晚。

  好了,先來做道選擇題吧!

  A、男生: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後進入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系攻讀研究生。28歲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B、男生:貧寒農家子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級重點高中,高中期間成績優異,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全國物理奧數二等獎,後考入省屬重點大學攻讀生物技術專業……

  C、男生:初中體育成績優異,憑藉長跑特長,進入重點高中,高一時七門功課不及格,從學校退學……

  D、女生:七歲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成績優異,組織能力強,順利升入省級重點高中,從初中起擔任班長,一直到高中畢業,高中學校辯論賽最佳辯手,省級優秀學生幹部,與同學老師關係融洽,考入澳門科技大學……

 E、男生:4歲選入申奧形象大使;4歲學習鋼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教授韓劍明;8歲學習書法,師從清華大學方志文;獲獎無數,10歲加入國家冰球隊,讀人大附中並留學美國……

  這幾個學生你最喜歡哪一個?按照你喜歡的程度做一下排列?為什麼?站在什麼角度排列的?

  這幾個人都是真實的案例,這只是一個簡況,有一點需要說明:這僅僅是個案,並不是所有有這樣經歷的人都是這樣,我只是憑藉這幾個案例說明我們要說明的問題。

  第一位是盧剛;(1991年11月1日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在槍殺五人之後,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的槍擊事件)。

  第二位是馬加爵;

  第三位是韓寒;

  第四位是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生,也是一個真實案例,一個非常優秀的女生,組織能力非常強,很會與人相處,人緣也很好,是全校老師和家長公認的好學生,當時高中畢業時她媽媽是做為優秀畢業生家長在全校做發言的。誰都沒有想到,在外人眼裡這個優秀的孩子居然跳樓自殺,當這個消息傳到學校以後,孩子的任課老師、校長等都非常受打擊,都覺得他們的教育很失敗。

  第五位就是李雙江之子李天一。

  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僅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你有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

  孩子,你慢慢來。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成熟需要時間。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並不樣樣領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別再相信「贏在起跑線上」的謊言!這恐怕是當前最著急,最不能慢慢來的事。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覺思維期,5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

  一項研究表明,在學前班認識較多漢字的孩子,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平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畫畫為例,8歲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視角觀察臨摹,在這之前孩子畫畫只是直覺思維的自我表達。讓太小的孩子學習繪畫技巧,告訴孩子太陽應該是圓的,雲朵應該是白的,且不說這是對想像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種浪費時間。

  「美術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會上的這些考前教育。8筆畫蘋果,幾筆調色彩,目的是為了應試,」清華美院教授方曉風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說,直接的後果是學生臨募能力強,表達能力弱,當然產生不了大師。

  幼教專家說,現在很多孩子三歲開始學輪滑,其實孩子的骨骼並沒有發育好,輪滑會傷害到身體。太早學芭蕾也是一樣,對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戰。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精明的商家發明出來的一句廣告語,」專家說,「家長被高考綁架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被廣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興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孩子們多才多藝,但卻並不享受自己的愛好。「很多鋼琴十級的孩子發誓再也不碰鋼琴,他們不覺得音樂是終生的伴侶,因為音樂奪走了他們玩樂的時間。」一名專門教授鋼琴的老師無奈地說。

  「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太早,太急,家長反而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一所小學校長講了一個學生的親身經歷,「這個孩子來報名的時候,問我,你們學校要不要學奧數的,我說不學。她拍著手說太好了,我聽到奧數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師發現她的數學天分,開始讓她接觸奧數,最後這個孩子對奧數非常著迷,拿到了大獎。」

  同樣學奧數的孩子,一批孩子曾參加國際奧數比賽並獲得一等獎,載譽歸來時,主管基礎教育的教育廳副廳長請孩子們談感言,有一個孩子說,「我這輩子再也不要碰奧數了。」

  教育界已經認識超前教育和強化教育的嚴重後果。最近,教育部發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指南》很具體地列舉了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目標。例如,5~6歲學齡前兒童,只需「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並沒有標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須認字,只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專家認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長」。

  事實上,在許多國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學者楊佩昌最近撰文《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別把孩子大腦當硬碟》。他說,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國甚至把這一條寫進基本法裡,禁止家長在幼兒園的教學之外給孩子補課。

  「讓孩子一開始就進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楊佩昌介紹說,德國的教育是一種逐漸加速的做法:幼兒園不學專業知識,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倫理,學會與人相處,重要的任務是玩得開心;小學也只是學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對中國小學而言),到了中學才開始進入跑步通道,但依然還是慢跑。由於德國沒有統一的高考,所以學生壓力並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學,真正成年了,才開始進入快跑通道。到了這個時候,終於有了競爭,也才顯示出每個人之間的差異。

  「如果從幼兒園就開始快跑,需要跑幾年的幼兒園、12年的中小學,那麼到大學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氣。所以,你看看中國大學生發展後勁不足,原因就在此。」楊佩昌說。

  最後,我們再來回答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2、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3、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麼?或者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麼?

  讓孩子快樂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我們的功利心不斷的膨脹,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託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你完成;因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要超過你;看到鄰居家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就忙著給孩子報奧數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你又開始忙找老師給孩子補習。讓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樂,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終不堪重壓,採取最極端的做法:毀滅自己!等到那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試考得怎麼樣不重要!讓孩子珍愛生命,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樣要珍惜別人的生命,所以活著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論什麼樣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雲」,健康快樂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

  再與大家分享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在微博中的話,以此共勉:「保養好自己身體,老了別給孩子添麻煩。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別給社會添麻煩。」

相關焦點

  • 原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懷疑患上肺癌從央視辭職,如今又曝新情況
    在央視舞臺上,有著一代一代優秀的主持人,在舞臺上多年的主持,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裡不僅僅是看顏值,才華,更重要的還是智慧。董卿,周濤,都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主持人;其實在央視,還有這樣一位主持人,她可以說是央視的「才女」,但是在事業當紅的時候卻選擇了辭職。
  • 央視十大姓張的主持人你知道嗎?
    1989年到2011年間主持央視《為您服務》、《與你同行》、《健康之路》、《夕陽紅》等節目。期間曾榮獲全國'金話筒'金獎和全國主持人論文金筆獎一等獎。張泉靈張泉靈張泉靈,原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1973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餘姚,曾任央視《中國報導》、《東方時空》、《人物周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等欄目主持人,2010年獲得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
  • 被商業裹挾的「語文老師」張泉靈
    「別劃,我是張泉靈……」相信無數家長和孩子最近都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打開過張泉靈出鏡的這個系列的課程廣告從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到作文課,張泉靈和她背後的「少年得到」團隊幾乎開啟了「包圓」的模式,總之,就是能解家長和孩子長期想解但解決不了的「大語文」學習的難題。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北大求學背景、央視前知名主持人的張泉靈,其知性的形象深受廣大家長認可;而且,張泉靈和少年得到團隊推出的系列課程不可謂出發點不良善、課程設計不可謂不趨於完美、教學形式和方法不可謂不喜聞樂見。
  • 央視名嘴張泉靈宣布離職
    昨日,張泉靈微博發表辭職聲明「今後,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在這篇長文中,42歲的張泉靈稱自己初心未改,形容任職18年,「要跳出去的」不是央視和體制,而是慢慢凝固的思維模式。她表示:「和那些多年來給我機會給我指點的師長們談起改變也總有一種內疚,說好的體制內寶貴的堅持,我沒有走到底。」
  • 前央視名嘴張泉靈,事業輝煌半生,卻因「老夫少妻」婚姻飽受爭議
    雖然是國營企業,在別人眼中羨慕的"鐵飯碗",張泉靈卻沒有要,而是選擇了一條更難走的路。因為在大學期間參與主持了北大和央視共同製作的《中華文明之光》,讓她一直對主持這個行業躍躍欲試。恰好當時央視對外公開招聘,而張泉靈選擇了報名,開啟了她名嘴主播的生涯事業。
  • 報導災情失聲痛哭,因一場烏龍事件離開央視,張泉靈現狀曝光
    張泉靈,小小的身板,大大的力量。有人說,做記者就要做像張泉靈這樣的記者,心中有大愛,面對汶川大地震時不畏危難,從6000米的珠穆朗瑪峰撤離後沒有片刻休息立馬趕到了災區成為深入災區的第一批央視女主播之一。直到現在人們對張泉靈都不停稱讚,而後,張泉靈卻因一場烏龍"癌症"事件離開了央視,如今的她重回公眾視野又讓大家記起了這位前央視主播。
  • 「都來讀書」領讀人張泉靈在抖音推薦《青鳥》:幸福就在自己身邊
    為了持續推動大眾讀好書、多讀書,抖音、今日頭條、番茄小說與人民日報新媒體等國內數十個文化機構,聯合發起了全民閱讀計劃——」都來讀書「,並邀請知名作家、資深圖書編輯、文化文藝名人擔任」領讀人「,原央視記者及主持人張泉靈便是其中之一。  提到張泉靈,很多人都會想到,她曾是央視一位非常有實力的主持人,先後主持過《東方時空》、《人物周刊》、《焦點訪談》等欄目。
  • 張泉靈曬近照變化大!大呼自己是「老妖怪」,離開央視後畫風突變
    6月21日,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在社交平臺曬出近照,照片中張泉靈短髮顯得略斑白,戴著紅色眼鏡,濃妝豔抹,妝感明顯,眼睛又大又亮,鼻子小巧,美顏濾鏡痕跡較明顯,和本人形象非常不一樣。看到被濾鏡變臉後的自己,張泉靈也驚叫"這是誰",甚至用"老妖怪"來形容本人,非常幽默。離開央視後,張泉靈的畫風整個"放飛",和以前主持的形象確實不一樣了。
  • 對話張泉靈:離開央視感覺像離婚,我不會「出門就扭頭吐痰」
    張泉靈「今後,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9月9日早間,央視原主播、記者張泉靈發布長微博,記錄自己從央視離職的心路歷程。學德語的張泉靈,自1997年考入央視國際部,便擔任起記者、編導、主持人的工作。2000年,她任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以及《人物周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於2010年獲得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
  • 曾經從央視離職的優秀主持人名錄!(部分收錄,排名不分先後)
    其記者、主持人、編導等都相當有影響力。現在讓我們來盤點部分從央視離職的優秀主持人。1.楊瀾老師。曾經《正大綜藝》的最著名主持人之一。此時,她年輕靚麗,活力四射,知識淵博!後從央視離職赴美國留學,此後還創立了陽光傳媒。2.何炅老師。曾經央視少兒節目主持人,主持過《大風車》、《聰明屋》、《非常流行》等。
  • 那些離開央視的主持人:其中有人是為了孩子,有人是為了妻子!
    央視這塊金字招牌應該是所有主持人和媒體人夢寐以求想要進入工作的地方了,不過其中卻有不少工作多年的主持人選擇了另謀高就,而他們離開央視的理由都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周濤是觀眾們非常熟悉的一位主持人了,文學修養很高的她在主持上風格自然真誠,很具親和力,她曾經連續16年擔任春晚主持人,是迄今為止連續主持春晚最多的女主持。或許大家也都很不解,事業順利也被臺裡領導器重的她為什麼要在2016年離開央視呢?
  • 央視主持人讀錯一個字,除了罰款還有什麼懲罰?這個字他們都會錯
    不過這是綜藝節目的出錯,如果換成央視主持人出錯,會有什麼後果呢?作為主持人,尤其是央視的主持人,受到了關注是非常高的。所以他們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因為一點小小的差錯就有可能導致一場直播的事故。主持人一定是會說話的,不講臺詞怎麼能叫主持人呢,所以他們對於這些小小的細節都是抓的非常的嚴格!
  • 前央視知名主持人變身投行精英:不逼自己,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
    離開央視「像離婚」在2015年夏天之前,你可能在以下熒幕場景中見過張泉靈:央視老牌新聞節目《東方時空》,她與白巖松、水均益等名嘴播報天下大事;毋庸置疑,畢業於北京大學德語系的張泉靈,自從1997年考入央視國際部以來,憑藉著多年的努力與積累,一步步成為了央視核心記者。人到中年,功成名就,大可端坐舒適區裡,安安穩穩度過餘生。張泉靈原本也是這麼想的。
  • 紫牛基金張泉靈:雖恐懼失敗 但也要滿足好奇心
    文/董美圻張泉靈在2015年夏天成為又一位出走央視的主持人。而另外一層的恐懼是張泉靈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即便在幾個月之前,在她離開了央視之後,她也不會在公眾場合去承認,自己的「名人包袱」。張泉靈在主持人的領域裡,已經做到了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同業和觀眾認可,闖入新的領域會不會失敗?失敗了之後能否承受可能要比別人大得多的壓力?張泉靈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去調整自己內心的恐懼。在寫辭職信的時候,她雖然這樣寫道:「即便失敗了又怎樣。」
  • 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後悔太晚讀到它)
    一位家長說:這篇文章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只後悔太晚讀到它: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你有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孩子,你慢慢來。他說,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國甚至把這一條寫進基本法裡,禁止家長在幼兒園的教學之外給孩子補課。「讓孩子一開始就進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
  • 張泉靈賣7元的中文課,文清曹穎忘了,倪萍:別以為你很棒
    張泉靈多次顛覆觀眾心中的形象,讓人嘆為觀止。曾幾何時,張泉靈是央視最受歡迎的頭條之一主持人。張泉靈畢業於北京大學德語專業,名副其實學霸。畢業後,張泉靈不太喜歡她的工作,碰巧中央電視臺招了她,她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 回憶那些離開過央視的美女主持人,好像都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先後主持了13屆春晚;應該比周濤、董卿不短;2004年離開了央視後,再返影視界,還拿了幾個大獎;2014年,再回央視,做《等著我》節目主持人;2020年9月,《大幕開啟》開播,應該是主持界的不老松、常青樹了,也是標誌性的人物。
  • 「家庭教育」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後悔太晚讀到它)
    一位家長說:這篇文章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只後悔太晚讀到它: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你有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孩子,你慢慢來。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成熟需要時間。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並不樣樣領先。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 癱瘓21年桑蘭年近40歲,老公黃健透露補辦婚禮主持人,央視名嘴
    近日,中國著名體操運動員桑蘭要補辦婚禮,補辦婚禮的地點在她的老家寧波。在前些日子,桑蘭和老公黃健一起來到一家旅遊度假村,並將這裡暫定為兩人補辦婚禮的場所,從環境上來看,環境優美,格調大氣,十分適合舉辦婚禮,原來兩人自從2013年結婚至今,還沒有舉辦過婚禮。
  • 這個90後「美女博士」有點牛!邊讀博邊創業,已獲三輪千萬融資
    一邊讀博,一邊創業。豐富的學生工作經驗,造就了商場上雷厲風行的黃山,公司成立2年,便獲三輪融資。本期成都創客,我們將目光投向成都越凡創新CEO黃山,聽聽這位90後美女博士創業背後的故事。黃山說,公司成立不久,機緣巧合認識了央視前知名主持人張泉靈。「當時我收到一個好友申請,說是張泉靈,我覺得應該是騙子帳號,就沒有搭理。當時差點就過了好友申請期。」回想與張泉靈結識的過程,黃山忍俊不禁。「泉靈姐是我中學時的偶像,當時我真的很喜歡她。」追隨偶像的步伐做記者,無意中進入機器人領域,卻在創投圈與偶像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