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經典事跡解讀,作文素材運用指南

2020-12-11 嫩黃瓜作文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新鮮出爐,他們以非凡的付出、非常的影響,必將載入中國人的記憶年譜中

2003年2月14日,中央電視臺首播「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頒獎儀式。從此,每年一次,每年一批人物,攜帶著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集體站在億萬中國人面前。

《感動中國》欄目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入選的人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杆,我們不該忘記,我們不會忘記

當然,他們的事跡,理所當然會成為千萬學子寫作的上佳作文素材。我們用這樣一種方式,記住他們,致敬他們。

此時此刻,「嫩黃瓜作文」和大家一起回望「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事跡,就像是十年後回望「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事跡一樣,心中感動還在,寫作素材依然鮮活

一、科學泰鬥——錢偉長

【獲獎名片】赤子

【主要事跡】

錢偉長,中國近代力學之父,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少年時為實現「科學救國」的理想,他主動放棄自己所擅長的文科,選擇自己成績很差的理科。經過艱苦努力,他以優異成績被選派到國外留學,很快就成為國際物理學的新星。抗戰結束後,錢偉長謝絕美國科學界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國,在艱苦的條件下從事科研工作,為新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7年,錢偉長被錯劃為右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仍然沒有放棄科研和對祖國的忠誠。1977年以後,他不辭辛勞,去各地做了數百次講座和報告,為富民強國出謀劃策。1990年以後,他一直擔任上海大學校長職務,並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及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業奔走,直到2010年7月去世。

縱觀錢偉長的成就,遍及科學、政治、教育等專業,對此,他自己的說法是:「我沒有專業,國家需要就是我的專業;我從不考慮自己的與失,祖國和人民的憂就是我的憂,祖國和人民的樂就是我的樂。

【頒 獎 詞】

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意有祖國。

【素材解讀】

是中國人,就要以做中國人為榮;是中國人,就要為祖國富強服務——無論是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還是德高望重的老年時期,錢偉長一輩子都信守這樣的信條。

面對優越的物質條件,他懷揣「科學救國」的抱負,謝絕了美國科學界的極力挽留,重新踏上了被戰爭摧殘得滿目瘡痍的故土,用自己淵博的學識,為祖國科學事業發展貢獻了畢生的心血;面對不公正待遇,曾被錯劃成右派的他,仍然堅持科學研究,始終懷著對祖國的忠誠。

國民果真都如斯,國家豈能不富不強不復興?

【運用指南】

錢老用一生堅守了一份情感,用一輩子的努力堅守著一個「專業」,那就是愛國。命運中的悲歡離合,生活中的苦辣酸甜,錢老全部置身腦後,真正達到了榮辱偕忘、忘懷得失的至人境界,究其原因就是內心那份從未更改的愛國信念。

寫作時,我們不妨以這份不變的信念作為文章的中心,以錢老的事跡材料為典型論據,進行系統敘述,並採用由事及理,夾敘夾議的手法,歸結中心,凸顯主旨。

【適用話題】

愛國、人才、名人、偉大、人生的意義、利益、忠誠、無悔的選擇

二、信義兄弟——孫水林 孫東林

【獲獎名片】信義

【主要事跡】

武漢市黃陂區的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倆在北京帶隊做建築工程,每年都會在年關給農民工結清當年的工錢。2010年2月9日,農曆臘月廿六這一天,哥哥孫水林為趕在年前給農民工結清工錢,在返鄉途中遭遇車禍,車上一家五口人全部遇難。

弟弟孫東林為了完成哥哥遺願,忍住失去親人的悲痛,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工錢一一發放到農民工的手中——因為找不到帳單,孫東林讓民工們憑著良心領工錢,大家說多少錢他就給多少錢。錢不夠,孫東林就貼上了自己的6.6萬元和母親的1萬元。

幾十年來,孫氏兄弟堅守「新年不欠舊年帳,今生不欠來生債」的承諾廣為傳播,兄弟倆被人們稱為「信義兄弟」。2011年元月以來,孫氏「信義兄弟」先後被評為「感動湖北2010年度人物」、「2010年度十大責任公民」、「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成為踐諾守信的時代標杆。

【頒 獎 詞】

言忠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代傳奇,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裡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

【素材解讀】

說到商人,人們大都會想到「無奸不商」這個詞,然而,武漢市黃陂人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倆用他們的行動,踐行了「新年不欠舊年帳,今生不欠來生債」的承諾,捍衛了當今社會最為缺失的誠信

他們是商人,但他們不「奸」。面對農民工,兄弟倆將「春節前發工錢」的承諾轉化成了一份深重的責任。似乎很普通的如期發薪行為,在兄弟倆的生死接力中,顯得極其難得和珍貴

企業家的身上要流著道德的血液。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要留著道德的血液:信義兄弟就像一面鏡子,值得我們每個人「照一照」,值得我們這個社會「照一照」,值得我們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照一照」。

【運用指南】

孫氏兄弟生死接力捍衛誠信的故事,除了讓我們深深感動而外,更帶給了社會及世人深刻的反思。「何為誠信?如何實現誠信?」的心靈追問,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寫作中,我們不妨將這則素材進行拓展,將人物的經歷進行詳細敘述,並緊緊抓住其中的某個細節,如人物行動、語言及心理活動等進行深入揣摩與形象化描寫,把不在眼前的事實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以此來增強材料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適用話題】

誠信、責任、義務、信任、道德、堅持、農民工、為人處事

三、玉樹不會忘記的康巴鐵漢——才哇

【獲獎名片】鐵漢

【主要事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身為結古鎮扎西達通村第三社的社長,才哇連忙從家庭駐地驅車趕往扎西達通村,立即投入到救人當中。得知自家的房屋倒塌、親人被壓埋的消息後,他忍住痛苦,繼續在廢墟裡刨挖不停

地震讓他失去了3位親人,他卻顧不上去料理家人後事、依然奮戰在救災現場。地震發生後10天的時間裡,這個堅強的康巴漢子總共只睡了不足10個小時。為安置好災民,他總是精神抖擻地跟政府救災部門協調帳篷和食物,協調和組織村幹部為受災的群眾領取和發放救災物資。

他說:「一個家裡死幾個人是小災,但是,一個10餘萬人的鎮子被無情的地震災難摧毀,這是大災。大災面前就要舍小家、顧大家,儘量幫助更多的人。

【頒 獎 詞】

對鄉親有最深的愛,所以才不眠不休,對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離不棄,鐵打的漢子,是廢墟上不倒的柱,不斷地梁。他沉靜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壯的風景。

【素材解讀】

一條布滿灰塵的大辮子搭在寬闊的脊背上,黑紅色的臉上滿是疲憊之色,然而,一雙眼睛卻異常閃亮。

就是這樣一位再普通不過的康巴漢子——才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有力詮釋了「鋼鐵」的含義:他有「鋼鐵」般的脊梁,奔波於救災一線,馬不停蹄,沒日沒夜,挑戰生命的極限;他有「鋼鐵」般的意志,面對親人的逝去,將悲痛深深掩藏,搶險救災,挽救他人的生命。

這,就是無私大愛。

【運用指南】

才哇身上,擁有常人所不能擁有的堅強意志,是對父老鄉親的滿腔摯愛鑄就了他的「鋼筋鐵骨」

寫作時,我們可以擬定「愛的力量」這個題目,緊緊抓住「愛」與「力量」兩個核心,深入挖掘才哇感人事跡中所包含的動情點,可以平鋪直敘,由「愛」入手,通過才哇關心鄉親事例的條目性羅列,自然過渡到抗震救災時的奮不顧身;也可以打破常規,由「力量」切入,將才哇在救災現場的表現進行精細描寫,最後做歸結性點評,升華主題。

【適用話題】

災難、道德、責任、無私奉獻、共產黨員、榜樣、力量、小家與大家

四、「雷鋒傳人」——郭明義

【獲獎名片】傳人

【主要事跡】

郭明義,1982年帶著在部隊裡榮獲的「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復員到鞍鋼集團齊大山鐵礦工作。無論是擔任駕駛員、團支書、宣傳幹事、統計員、英文翻譯等職務,幾十年來他時時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自己的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

從1996年開始擔任採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於多幹了五年工作。

他先後成為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願捐獻者,20年獻血6萬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他主動擔任鞍山市第一支「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隊」的隊長,發動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多次組織大規模獻血活動。

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2008年他發起成立了以捐資助學為主要活動的「郭明義愛心聯隊」,僅兩年時間,「愛心聯隊」的成員已經從開始的12人發展到30人,已資助120多名貧困學生。

他自己家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裡。他被工友們稱作是「郭菩薩」、「活雷鋒」。

【頒 獎 詞】

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捨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

【素材解讀】

像他的名字一樣,郭明義,「深明大義」,一位在普通崗位上工作的普通人,卻用數十年如一日助人為樂的事跡,釋放出質樸的人性光輝,為他人和社會奉獻了人世間最可寶貴的愛與善

30年模範帶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20年無償獻血6萬毫升;16年幫困助學,資助180多名貧困生;鞍山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鞍山市第一批遺體和眼角膜自願捐獻者……

這位被譽為「當代活雷鋒」的普通人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原來好事也可以做這麼久,奉獻也可以如此徹底——這一切都源自對美好心靈的守望。

【運用指南】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郭明義在助人為樂中感悟到什麼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

寫作中,我們可將表現「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作為選材的重要依據,但決不能停留於素材表面,大談特談助人為樂,那樣就會落入俗套,不能充分發揮素材本身的道德價值,而應該深入探求表層背後所蘊含的最實質的東西,從而展現人物的人性之美,為世人燭照前路、純淨心靈、提升境界。

【適用話題】

愛心、信念、奉獻、道德、帶領、雷鋒精神、付出與回報、平凡與偉大

五、舟曲之子——王偉

【獲獎名片】砥柱

【主要事跡】

出生於1983年的王偉是武警甘肅總隊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隊舟曲縣中隊副中隊長。

2010年8月8日,舟曲縣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後,王偉帶領25名官兵冒雨衝入泥石流現場,第一時間奮力搶救出23名遇險群眾,挖出9名遇難者遺體。然而,此時泥石流卻奪走了王偉妻子等一家四口的生命。王偉和戰友們救人的地方離家還不到500米,可他沒顧得上回家看看,也沒能接聽上妻子打給他的最後一個電話。

救援期間,王偉強忍悲痛,和戰友們一直堅持戰鬥在任務最繁重、最危險的地方,為搶救出更多的遇險群眾,最大限度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贏得了時間,舟曲人民稱他為「舟曲之子」。

【頒 獎 詞】

大雨滂沱,衝毀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兒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離,這個戰士沒有回家,那個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給自己一個永遠不能接起的電話,留給我們一種力量。

【素材解讀】

執行命令、堅守陣地是軍人的神聖職責。

這位英姿颯爽的武警戰士,在最關鍵得時刻把人民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舍小家,顧大家,失去親人給他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在愛與責任面前,他毅然選擇了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當代革命軍人對祖國對人民的忠誠,保持了一名共產黨員崇高的政治覺悟。

【運用指南】

王偉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特別是妻子那永遠不能接通的電話,留給了我們無限的深思與遐想,寫作中,我們可以緊緊抓住「接不通」的電話這一突破口,發揮豐富的聯想和想像,穿越時空與生死,替王偉接通已逝妻子的電話,與妻子展開生死離別地交談,通過對人物語言的精心揣摩與提煉,展現人物無私崇高的內心世界與精神品質,增強感染力和表現力。

【適用話題】

天職、軍人、奉獻、親情、愛國主義、舍小家,顧大家

六、草原曼巴——王萬青

【獲獎名片】仁者

【主要事跡】

1968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後,王萬青自願到條件極為艱苦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瑪曲縣工作,他多次放棄了回上海的機會,幾十年裡一直堅守在在貧窮落後的瑪曲草原。王萬青在阿萬倉衛生院的20餘年時間裡,每年接診病人3500餘人次(當時阿萬倉鄉總人口3400餘人),20年累計接診7萬餘人,累計手術上萬例,在當時醫療設備不足、鄉衛生院基礎設施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他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醫術成功救治了無數個生命垂危的患者。

王萬青高度重視高原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他和藏族妻子凱嫪一起起早貪黑,逐一給當地牧民實施預防接種。他曾背著X光機、心電圖機,騎馬去冬窩子(冬季定居點)為牧民進行健康體檢。1981年他一人獨立完成了全鄉布病普查任務,因阿萬倉鄉地域黃河上沒有橋也無渡船,為了開展計劃免疫,他曾經抓著馬尾巴冒險來往黃河兩岸。

2003年退休後,他仍然堅持經常指導縣醫院的外科手術,並經常在家裡給上門的藏族群眾治病送藥,群眾親切地稱他為「草原曼巴(好醫生)」。

【頒 獎 詞】

隻身打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裡萬裡,不再回頭,風雪行醫路,情系漢藏緣。四十載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對理想的忠誠。春風今又綠草原,門巴的故事還會有更年輕的版本。

【素材解讀】

王萬青感動中國,時代需要王萬青。42年前,為了心中的理想,王萬青放棄了大都市優越的生活,主動選擇了到條件最艱苦甘南草原,當了一名普通的醫生;42年間,為了心中的理想,他以藏鄉為故鄉,視牧民為親人,全心全意為牧民解除病痛,溫暖了草原民族的心;42年後,他仍堅守當初立下的誓言,堅守醫生的職業道德,用執著與堅定,繼續譜寫著激蕩動人的仁者之歌。

【運用指南】

有理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動力,有動力才會堅守。寫作中,理想類的寫作題目十分普遍,如何將這樣的題目寫活、寫實,寫得與眾不同,彰顯個性風採,成為了寫好此類作文的關鍵。以上述素材為例,如果以拓展素材的方式寫成記敘文,必定會與眾人一起落入千篇一律的窠臼。

基於此,我們不妨嘗試以素材為線,定點深掘的寫作思路,以人物事跡為線索,採用夾敘夾議的手法,雙線交織並進,對「理想」這一話題進行深入論說,從而表達:實現理想,就要敢於捨棄、勤於耕耘、勇于堅守的深刻主題。

【適用話題】

感動、放棄、執著、堅守、人生、擇業、民族團結、職業道德

七、烈焰中誕生的英雄翁婿——譚良才、王茂華

【獲獎名片】熾愛

【主要事跡】

2010年3月21日下午,江西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的6名幼童在伯塘村一棟普通民房內嬉戲、玩耍,其中一個孩子打著了手中的打火機,導致大火燃燒、蔓延起來。

得知火情之後,慈化鎮伯塘中學青年教師王茂華和他的嶽父、冷水村村民譚良才奮不顧身地一次又一次地衝進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另一名小孩被聞訊而至的村民們救出),而王、譚二人卻被嚴重燒傷。其中,年僅27歲的王茂華經多方救治無效,於5月2日不幸去世。

【頒 獎 詞】

烈火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測試,生命是一道良知大愛的考驗,你們用果敢應戰,用犧牲作答!一對狹義翁婿,火海中三進三出,為人們講述了什麼是捨生忘死,人間摯愛!

【素材解讀】

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教師、一個樸實的中年農民,面對無情的大火,面對死亡的威脅,他們三入火海,捨生忘死,救出六個孩子。生與死關頭,他們義無反顧,用樸實的行為、無聲的壯舉詮釋了什麼叫崇高、什麼叫偉大

王茂華、譚良才這對普通婿丈滿懷無私無畏的愛,在剎那間如化繭成蝶般綻放出了耀眼奪目的生命之光。

【運用指南】

博愛,是生命永恆的讚歌!一對婿丈以近乎於本能的行動,給我們詮釋了善與愛的真正含義。

這則素材是教育現代人弘揚愛與善的絕好實例,寫作時,我們不妨採用「一線延伸」的行文方式,即,以事例引發的思考「一線」,實現向社會道德教育的「延伸」,從而達到以事感人,以情育人的寫作目的。

【適用話題】

勇敢、勇氣、抉擇、大愛、人性、災難、英雄、生命、見義勇為

八、三棲尖兵——何祥美

【獲獎名片】神兵

【主要事跡】

1999年12月,一個初中文化水平的農村青年何祥美應徵入伍。在南京軍區當兵第6年,何祥美入選狙擊手集訓班。他就立志要成為狙擊手中的王者,強迫自己去忍受煉獄一樣的生活。訓練中,何祥美總是第一個端槍,最後一個放槍

通過魔鬼般的訓練,何祥美精通狙擊步槍、匕首槍、微型衝鋒鎗等8種輕武器射擊,在200米距離上指哪打哪,發發命中要害;手槍速射,從拔槍、上膛到擊發,僅需0.58秒……過硬的本領使他被戰友們封為「槍王」。2006年以來,先後參加20多次匯報演示,被上海合作組織峰會、APEC會議等指定為安保人員、1號狙擊手。

後來,何祥美又成功地試飛某飛行器成功並當上教員,成為「空中獵鷹」;成功地練就潛海本領,在考核中只他一個人完成了10米海底下潛的訓練任務。

何祥美,在不停地追求中從農家子弟到具備特種爆破、深海潛水、傘機降等30多種作戰本領的軍事尖子,從普通一兵成長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他用青春、熱血和忠誠,書寫了精彩、壯美的軍旅生涯

【頒 獎 詞】

百折不撓,百鍊成鋼,能上九天,能下五洋,執著手中槍,百步穿楊,胸懷報國志,發憤圖強。百戰百勝,他是兵中之王!

【素材解讀】

都說軍人要愛國,可是拿什麼來愛?何祥美做出了響亮的回答:過硬的本領。你看,他手拿8種輕武器射擊,在200米距離上指哪打哪,百發百中;他上天就是「空中獵鷹」,下海就是入海蛟龍,可謂本領超人,讓人嘆服。

都說本領讓人羨慕,可是本領從何而來?是遠大的志向,讓他有了勤學苦練的動力;忍受住煉獄一樣的生活,讓他成為狙擊手中的王者;是看書學原理,讓他掌握了科學方法。一代神兵,就是從魔鬼般訓練中走出來的。

【運用指南】

從入伍時的初中學生,到感動中國、具備「三棲」作戰能力的全能戰士,何祥美從來都不缺少奮鬥目標。這跟我們身邊的一些青少年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

運用好這則素材,不妨採用對比方式,一方面概述何祥美的事跡,突出其起步條件差,但是心中總有奮鬥目標指引,最終成長為具備特種爆破、深海潛水、傘機降等30多種作戰本領的軍事尖子;另一方面展示一些青少年無所事事、碌碌無為的行為,揭示其根源就是沒有理想、沒有目標。這樣一來,就可以揭示出文章的主題: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樹立遠大理想,明確奮鬥目標。

【適用話題】

愛國、軍人、軍事、技藝、天職、本領、拼搏、青春、向上的動力

九、最美洗腳妹——劉麗

【獲獎名片】姐姐

【主要事跡】

來自安徽潁上縣的農村姑娘劉麗,因家境貧寒,14歲那年,還在念初中的她就輟學外出打工,做過服務員,當過保姆,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2000年至今,劉麗一直在廈門一家足浴城當「洗腳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誤會。為了生計打拼的劉麗,卻希望能資助大學生成長,為此,她節衣縮食,把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都捐助給了那些素不相識的貧困學生。

從2006年起,劉麗通過廈門市婦聯在同安一些中小學校展開「一對一」資助,資助人數從最初的7個起步,到現在固定的37個。她把賺來的錢幾乎都資助了貧困學生,還號召數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愛心團隊

【頒 獎 詞】

為什麼是她,一個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憊的肩膀。是內心的善良,讓她身上有聖潔的光芒。她剪去長發,在風雨裡長成南國高大的木棉,紅碩的花朵,不是嘆息,是不滅的火炬。

【素材解讀】

作為一個洗腳妹,除了要面對身體上的辛苦和勞累,還要面對流言蜚語。然而,劉麗——這位瘦弱的農村姑娘,卻在卑微與誤解的處境中,用自己最微薄的力量,無私地幫助貧困學子圓著求學的夢想

用她自己的話說:「這是我必須要做的,因為我需要幫助這些小孩子,是我的事業,是我一生追求的理想。」

她以農村人特有的淳樸,堅守著善良的底線,展現了當代青年愛的光芒。

【運用指南】

卑微的職業,收入低微,遭人誤解;無私的情懷,感人心魄,令人敬仰。劉麗的所做作為,將卑微與崇高、平凡與偉大緊緊融合在一起,向所有人傳遞了一句顛簸不破的真理:善,從不卑微

運用這則素材,可以抓住「卑微」這個詞,採用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詳細敘述劉麗卑微的生存狀態,壓至最低點,再將人物所作的不凡善事簡要羅列,讓平凡的人物在瞬間高大,從而提煉出:「善,從不卑微」的深刻主題,結尾戛然而止,留給讀者深深的思考。

【適用話題】

幫扶、愛心、奉獻、信念、心靈美、貧窮、農民工、地位與價值

十、「警界保爾」——孫炎明

【獲獎名片】活著

【主要事跡】

2004年被確診患上腦癌後,孫炎明給痛苦只留下短短的一個小時——「40多年來任悲傷蔓延的一個小時,唯一的一個小時」,此後就樂觀地面對現實

他前後經歷了三次大手術,等於三闖鬼門關,住院期間,他經常樂觀地開導他人。只要治療一結束,他就立刻趕回他所在的浙江省東陽市看守所上班。老孫手術後經常性地頭痛,渾身無力。但是,他跟領導請求:「我不要組織照顧,所裡有什麼難事儘管分配,千萬不要把我當病人看待。」身患腦癌6年來,孫炎明從沒有隨便請過一次假。

孫炎明甘當包括死刑犯在內的在押人員的「貼心人」。自調入看守所工作以來,每年的春節,老孫都跟在押人員一同度過。平時,在押人員在生活中遇到問題都願意向他反映,而他也像一位慈父,認真仔細地了解情況,不厭其煩地做好疏導幫教工作。

孫炎明分管的兩個監室,在全所始終保持著在押人員秩序、教育轉化效果兩個「最好」。按天計算著自己生命長度的孫炎明,就在每一天中,向那些在押重犯顯示著生命的意義。

【頒 獎 詞】

重犯監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還要經歷更多風險。他抖擻精神,讓陽光碟機散鐵窗裡的冰冷,他用微笑詮釋著什麼是工作,用堅強提示著什麼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樣的終點,他比我們有更多坦然。

【素材解讀】

孫炎明,從警28年,入黨15年,因患腦癌三次手術,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困境面前,他依然全心撲在工作上,享受著工作的快樂,就像享受著美好的生命。面對絕症的威脅,他說:「我的生命延續一天,就要把工作幹好一天!」面對枯燥的工作,他說:「這樣正常地工作著,我才很快樂很充實!」面對失足的囚犯,他說:「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幾個誤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願!」

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純淨的心靈,他讓有限的生命在奉獻中得到了升華。

【運用指南】

工作就是快樂」,這句話像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在你我的心裡,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孫炎明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高尚品格。

寫作中經常要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以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根據上述素材的特點,我們不妨運用引進嵌入式的構思方式,以孫炎明說的話為「綱」,分成三個層次,集中表現人物頑強樂觀、忠於職責、為人和善的高尚情操和品格,從而達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

【適用話題】

職責、責任、心態、樂觀、幸福、理想、超越生死的考驗

(「天下網友愛吃瓜,吃瓜首選嫩黃瓜。」關注@嫩黃瓜作文,你將持續獲得滿分作文、優秀作文,得到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本文有要轉載的,需經「嫩黃瓜作文」許可。

文中配圖多數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素材積累: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其實,感動中國裡面的人物事例可以當作是很好的例證來完善我們的文章,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和素材,能夠更加有理有據的完善我們的申論文章。下面,中公教育帶領大家對感動中國的事例進行梳理總結,看看在哪些作文話題中可以借鑑引用:1、杜富國:個人奉獻精神、軍人精神 、敢於犧牲等優秀精神品質臨危豈顧生【人物事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
  • 絕佳作文素材!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詞、事跡
    2021年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獲獎人物揭曉。極不平凡的2020年,他們或在危難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以凡人之力,書寫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這幾年,高考題持續考查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弘揚正能量和主旋律。與其去被生硬刻板的政論文章,不如就用用不缺文採的感動中國。
  • 作文素材: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揭曉
    2月8日8點,《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最重要的人物評選活動之一,每年舉辦一次,已經連續舉辦14年。目前感動中國2016年度十大人物已經揭曉。
  • 201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公布 好好利用這些素材作文滿分不是夢!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在考試過程中寫出讓老師眼前一亮的作文,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厚積才能薄發,唯有廣泛汲取,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對學生來說,時間卻是最大的絆腳石。唯有把捉襟見肘的課外閱讀時間用在刀刃上才能事半功倍。5月17日在央視播出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為不少老師和家長提供了作文分數提高的思路。
  •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事跡、頒獎詞(作文素材建議背誦!)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2021年2月17日 揭曉,他們是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犧牲消防戰士陳陸麗江華坪女高校長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事跡、頒獎詞2021年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獲獎人物揭曉。極不平凡的2020年,他們或在危難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以凡人之力,書寫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 2019中考語文: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考點,附頒獎辭及人物事跡!
    2019中考語文:「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中的考點,附頒獎辭及人物事跡!從2002到2018,感動中國已經走過了17個年頭。融入新年,我們的時代在變,但是感動不變,它是人們對善的嚮往,對美好的渴望。
  • 中考語文作文素材:2019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近年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哪些?向學霸進軍整理了201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2019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將於2019年2月18日晚上八點檔一套首播,2月19日晚上九點半新聞頻道重播。
  • 重磅推薦|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多維解讀與作文運用指導(三)
    山路得康莊——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之九——毛相林素材多維解讀與運用指導 《感動中國》頒獎辭 絕壁上打響了抗爭命運的第一炮每個人都了不起——感動中國2020年度特别致敬:抗疫英雄素材多維解讀與運用指導
  • 2020年感動中國人物,議論文寫作的萬能素材(視頻、課件和文檔)
    2020年感動中國人物,議論文寫作的萬能素材(視頻、課件和文檔)視頻:央視感動中國
  • 作文素材來啦!2020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一覽
    了解更多高考信息,加下方QQ群↓↓2021年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獲獎人物揭曉。
  • 2020感動中國人物+附頒獎詞+事跡+適用話題
    2月17日晚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揭曉 這些名字你或許早有耳聞 也可能從沒聽過 但他們在各自的崗位和領域 做出的成績、堅持的理想信念 卻是一樣的觸動人心 每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都會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和鼓舞 對於高中生來說 這些人不僅有榜樣意義 其事跡更是高考考場的絕佳作文素材 01  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
  • 素材丨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詞,高中作文必備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獲獎人物揭曉。在歷年高考語文作文中,考生多使用感動中國素材都是一個加分項。填報寶為大家收集整理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事跡和頒獎詞,供參考。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長張定宇隱瞞自己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
  • 作文素材積累丨最近五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事跡+頒獎詞!速看
    每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都會帶給我們很多感動和鼓舞,對學弟學妹們來說更有榜樣意義。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點擊作者頭像私信「素材06」即可領取Word精排版~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點擊作者頭像私信「素材
  •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出爐,2018年中考將會這樣考!
    《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出爐,2018年中考將會這樣考!而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擁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頒獎詞的言簡意賅與精巧別致而成為時政熱點中的重點,備受中考命題人的親睞。「感動中國人物」還會出現哪些題型和考點呢?我們又該如何解答呢?
  • 2002-201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最全整理,絕佳作文素材!
    2002-201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最全整理,絕佳作文素材! 近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哪些?
  • 感動中國2020最佳素材 | 1句話事跡、1則語錄、1段頒獎詞、N個作文主題
    今天我們編選推送一個更精簡、精緻的作文素材版本:五字短語概括,一句話人物事跡,一則人物語錄,一段頒獎詞,多個適用話題。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十位年度人物,或傾一己之力,或踐一生之諾,用卓越的成就和感人的事跡,驅散著這個漫長冬季的寒意,傳遞著超越時間和地域的力量。  從這個意義上,「感動中國」實際上提供了一個發現個體力量的契機,而當每個中國人的力量匯聚起來,便是堅如磐石的中國力量。——盛玉雷《發現每個人的精神力量》 人民日報感動中國是一扇窗口。
  • 中考作文素材精選:感動中國人物
    中考作文素材精選:感動中國人物   吳錦泉:高節卓不群   【頒獎詞】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風。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著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
  • 感動中國2020最佳素材精品細讀:1句話事跡、1則語錄、1段頒獎詞及鑑賞、N個作文主題
    2020年度人物。十位年度人物,或傾一己之力,或踐一生之諾,用卓越的成就和感人的事跡,驅散著這個漫長冬季的寒意,傳遞著超越時間和地域的力量。  從這個意義上,「感動中國」實際上提供了一個發現個體力量的契機,而當每個中國人的力量匯聚起來,便是堅如磐石的中國力量。——盛玉雷《發現每個人的精神力量》 人民日報感動中國是一扇窗口。
  • 2020軍隊文職面試素材:2020感動中國人物事跡
    2020軍隊文職面試素材:2020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由北京軍隊文職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軍隊文職筆試,2020軍隊文職,2020軍隊文職筆試的內容請關注軍隊文職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軍隊文職招聘考試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申論寫作素材積累:2019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聯創世華總部及十六地市聯繫方式(點擊查看)申論寫作素材積累:2019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1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揭曉。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的,是一群普通人,他們中有消防員、有學者、有科學家、企業家、退役軍人、盲人推拿師……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在不同的崗位默默耕耘:有人用滿頭白髮換來敦煌容顏永駐有人用生命換來一方富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