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間,國星光電(002449,SZ)公告稱,擬轉讓其持有的新野縣國星半導體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野國星)100%股權。公司獨立董事在公告中指出,本次擬出售全資子公司新野國星100%股權是基於公司在可預期的未來無繼續啟用該生產加工點的計劃所作出的決策,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及業務布局需要,有利於公司進一步集中資金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合理的投資回報。
針對不繼續啟用該生產加工點的原因,9月5日晚間,國星光電董事會辦公室在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回覆郵件中表示,「新野國星初期作為公司照明產品華中地區的加工生產點,負責組織生產筒燈,具有一定的製造成本優勢。後期隨著LED行業技術規模的不斷提升,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加之公司原料和產品市場兩頭在外的狀況,導致出現生產成本較高、管理難度較大、流通效率較低的問題,新野國星的產品毛利持續收窄。新野國星初期定位的產品逐步失去市場競爭力,經營業績不理想,繼續運營公司的經濟合理性較差。」
擬出售新野國星100%股權
據了解,新野國星成立於2012年05月18日,經營範圍主要為生產銷售LED器件、顯示屏、LED交通信號燈、半導體照明燈飾、半導體集成電路、光電模塊組、電子調諧器、電子組件、部件;光電產品來料加工等。
公告指出,此次轉讓新野國星100%股權擬掛牌方式進行,不構成關聯交易,交易是否成功具有不確定性。截至目前,股權轉讓工作尚在推進中,國星光電將在交易取得實質性進展即出現意向受讓方摘牌時,及時披露交易對方基本情況及交易進展情況。
財務數據顯示,新野國星2017年總資產為2717.30萬元,利潤總額為-794.25萬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未經審計)總資產為2694.51萬元,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40.33萬元。
國星光電錶示,本次出售新野國星股權事項有利於公司優化戰略區域布局,整合優勢資源發展主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增強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監事會也發表意見稱,公司通過公開掛牌出售新野國星股權有助於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將公司資源置換投向高效率、高價值的領域,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廠房項目近幾年建設緩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國星光電原董事長王垚浩為河南新野人,2012年,其返鄉創辦新野國星。2014年,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子集團)通過股權轉讓及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成為國星光電實際控制人。2014年底,電子集團董事長何勇成為國星光電新董事長,王垚浩擔任副董事長。2016年下半年,王垚浩離任。
轉讓新野國星是否與董事長變動有關呢?國星光電董事會辦公室在郵件中回應稱,「轉讓新野國星股權完全是基於公司實際的生產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考慮,與管理層變更無直接關聯。」
中國土地市場網信息顯示,新野國星曾拍得位於新野縣產業集聚區西二路與河園路交叉口東北角的工業用地,面積為4.922826公頃,成交價格為1500萬元。當時約定交地時間為2013年07月25日,約定開工時間為2013年10月25日,約定竣工時間為2015年10月20日。
事實上,記者注意到,新野國星廠房工程近幾年一直處於緩慢建設狀態。2015年年報顯示,新野廠房工程累計投入佔預算比例為31.82%,處於一期掃尾階段。然而在2016年年報中,新野廠房工程仍處於一期掃尾階段,工程累計投入佔預算比例為32.92%。
2017年,國星光電計提了新野國星廠房工程減值準備716.12萬元。國星光電解釋稱,已與新野政府部門接洽,擬通過終止折價處理此項目,存在減值跡象。
國星光電董事會辦公室表示,「由於公司在建設過程中,LED市場尤其是新野國星規劃中的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使得項目可研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公司適時根據市場形勢決策,延緩了項目建設進度,一直未完成所有工程建設,故不具備竣工條件,為公司主動收縮的管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