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鹽一樣活著:猶太人的鹽式生存和命運輾轉

2021-02-13 亞洲食學論壇

1、鹽,是猶太人的生存密碼

儘管現代的以色列國被稱之為「流著奶和蜜的土地」,但正如人體的各類元素和大地的能量都會最終保持平衡一樣,有多少的奶和蜜就意味著生命裡會有多少的鹽。

這就是地理環境決定論,在我國部分地區的飲食傳統裡,也都鮮明地書寫著這一定律:東北地區的水甜,所以他們就比較熱衷於鹹口。因為東部鹽海地區的水鹹,所以就比較愛吃甜口。

具體到一個個體的人也是一樣,熱衷於某一口味的,可能就是他身體裡所缺少的。

在以色列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死海的西海岸,這個幾乎世界上最鹹的地方,鹽,就是猶太人的生命密碼,是他們的宗教和精神的終極之根。

以色列,希伯來語的意思就是「與神角力者」,他們的先祖在被神施以「鹽咒」的乾旱之地艱苦生存。在過去三千多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因為這是神給他們的「應許之地」。

2、神所賦予猶太人的鹽品質

按照《聖經》所記載的,猶太人的命運就像變成了鹽柱的彼得的妻子那樣,即被神詛咒,又被神「應許」。

耶和華 神在用鹽封存了他們的肉體,又給了他們鹽聖潔堅韌的精神品質——

大概正是由於在鹽地上繁衍生存的原因,這個種族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背負命運的煎熬。這一切,就像上帝的兒子耶穌所要經歷的磨難一樣,要背負所有世俗社會的醜陋和罪惡。

但恰恰也正是經歷了多重磨難的煎熬,他們的生命、性格和精神從一開始就被注入了鹽的質地:經過大地和陽光的鍛造,從而升華為堅韌、智慧、持久的白色晶體。正如《聖經》裡所描述的那樣:「不廢壞」。

《聖經中》之所以多次提到鹽這一充滿隱喻的物質,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源於這一根本意象。

3、猶太人與客家人的命運對比

在很多的時候,猶太人的歷史境遇就像中國的「客家人」一樣,仔細對照來看,兩個族群幾乎有著同樣的生存履歷。

「客家人」作為中原的原住民,從西晉時代的「五胡亂中華」開始,就不斷遭受著邊地草原遊牧文明冷兵器的各種侵襲,先後經歷了匈奴、羌、氐、契丹大遼、大金女真、大元蒙古,大清滿族等不同遊獵民族的屠殺和劫掠。

在彪悍的冷兵器的寒光裡,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遠走他鄉,成為流浪的「客家人」,並最終散落世界各地。幸運的是,在他們的身上,華夏民族傳統的文明基因才得以保留和傳承。

猶太人的生存境遇一樣,他們先後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佔庭等古國的統治和劫掠。猶太人在這一地區逐漸衰落並遭驅逐。即使到了後期,又在歐洲遭受了納粹主義的的瘋狂屠殺,以至於散落到全球各地。

他們都像大地上的鹽,散落一地,雖被人踐踏,但依然保持著堅韌的品質。

所以,在耶穌開始傳道的那一刻起,他就登上山頂,向眾人宣布:「你們就是世上的鹽」!




4、鹽有多重要?

由於缺乏三千年來古猶太人日常生活細節的具體資料,我們無從詳細了解在猶太人的日常生活中,鹽,具體佔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但從《聖經》中斷斷續續的敘述中,從耶和華 神一遍遍對世人的告誡中,隔著幾千年的煙火,通過這斷片的記錄,我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猶太人對鹽的重視,以至於要通過神的口來傳達上帝的諭示:一切的祭品,都要配鹽而獻!

值得慶幸的是,當我們越過宗教的文本,走進同時期的古羅馬帝國和中國的大漢王朝,在他們的歷史文獻中就可一睹,在當時人民生活中,鹽該有多麼的重要。

大漢王朝的漢武帝,衛青、霍去病的漢家軍隊之所以能夠長驅直入,深入大漠,擊敗匈奴,正是得益於桑弘羊對鹽權的有效控制和,並由此還產生那場震爍古今的關於「鹽鐵」的大爭論。

5、古羅馬帝國的鹽

當我們把目光轉向羅馬帝國時,驚奇地發現,這個白色的晶體,在每一個族群的不同時期的生活中,都幾乎佔據著決定性的作用。

羅馬帝國強盛時期,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最著名的便是「鹽路」。在這條路上,羅馬的遠徵軍開進開出,商人們趕著滿載鹽塊的牛車,從遙遠的東方直奔羅馬的中心臺伯河港,供應著強大的羅馬帝國的運轉。

當時,羅馬士兵軍餉的一部分就食鹽,稱作「薪水錢」,現代英語裡薪水「SALARY」一詞就是從鹽「SALT」演化而來。從這一個詞中就引出了沿用至今的英語「薪水」一詞。「不配得到鹽」在英語中就是指在工作中不稱職的人。

而且,當時的古希臘人、羅馬人常用鹽購買奴隸。如果奴隸主認為某一奴隸勞動不力,則說:「他不值那麼多鹽。」此話若用到士兵身上,那就意味著扣他的薪水了。

而在古埃及,人們都把鹽當作護身符,並相信在戰場上鹽會給他們帶來好運,能夠使他們逢兇化吉。

可見,當時的鹽有多麼重要,已逐漸超越物質本身,而成為一種精神的力量!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篇:《鹽的應許之地:古羅馬的衰亡和猶太復國》。

白瑋,詩人、專欄作家、北京晚報資深編輯。感謝作者授權本平臺發布該文章,僅作分享交流使用。未經原作者允許,該文章禁止他用。



相關焦點

  • 原創散文:像荷一樣活著,淡然而安靜
    像荷一樣活著,淡然而安靜文/雨小荷(河南)不喜歡太過熱鬧的場所,也不喜歡轟轟烈烈的人生。只喜歡簡單的生活,像一株荷,活得淡然而安靜。那一刻,不願理會塵世的煩惱,也不願抱怨命運的多舛,只想與一縷荷香相依,共天涯。人間喧囂,跋山涉水,過盡千帆,只剩下靈魂的皈依。越老,越喜歡一個人安靜的活著。將一些不值得的人忘記,將一些糾纏不清的恩怨剔除,唯留下內心的飽滿,盛著荷的清香,荷的潔淨。
  • 餘華《活著》人生不可不讀的經典:被命運碾壓過,方知活著的勇氣
    餘華《活著》人生不可不讀的經典:被命運碾壓過,方知時間的慈悲本來是富N代的福貴,卻是名副其實的「賭二代」。賭通宵回家的福貴面對父親噼裡啪啦責罵:你這小王八蛋,狗改不了吃屎,再胡折騰,徐家這點家底總會被你敗光,你怎麼就不能學點好的。
  • 看懂兩個猶太故事,徹悟猶太人很重要的一條生存哲學,受益匪淺!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在財富上可謂稱霸全球,難能可貴的是,在經歷了長達千年的、漫長的苦難史後,猶太人還表現出了驚人的生存智慧,其富人思維和生存智慧相結合,使其表現出了超出常人的機敏、靈活和有節制,使其不僅能在賺取財富上遊刃有餘、如魚得水,而且在生存領域中,也以頑強而著稱。
  • 餘華《活著》生命中的經典:當你被命運壓垮時
    餘華《活著》人生經典:只有當你被命運壓垮時,你才能體會到時間的憐憫最初,富N一代的福貴實際上是「賭二代」。整夜賭博回家福貴面對父親劈頭蓋臉的責罵:你這個小王八蛋,狗不能改吃屎,然後胡輾轉反側,徐家總會被你打敗的,你為什麼不能學點好東西呢。
  • 二戰、猶太人、音樂,這部電影比你想像的深刻
    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帷幕…主人公Wladyslaw Szpilman是波蘭首都華沙的著名鋼琴家,也是一個猶太人,全片的視角幾乎緊跟著他。彼時整個歐洲,幾乎都存在普遍虐待和迫害猶太人現象。從勒索財富到限制出入,從限制就業到驅逐人口,猶太人被淪為賤民和「二等公民」。
  • 推薦書目——《猶太人智慧全書》:為你分享猶太人的4種智慧
    錢,對猶太人也至關重要,關鍵時刻它可以讓他們生存。所以,金錢對猶太人不再只是財富的象徵。,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在變幻莫測的世界取得成功。「過有節制的生活」、「舌頭是善惡之源」、「重視知識和教育」、「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以待己之心待人」、「善待婚姻和家庭」等等,這些簡單的信條,幫助很多猶太人取得成功,也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更為關鍵的是,如何長久的去堅持。
  •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
    猶太人能夠頑強地生存和發展,出現了許多出類擾萃的人物,為什麼猶太民族人才輩出?為什麼猶太人湧現出這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這跟猶太人世代相傳的獨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你是否知道,很多猶太人家庭裡碰到放學的孩子,第一句話就是:「你又提問題了嗎?」
  • 膚色一樣,希特勒是如何區分猶太人的,脫掉褲子檢查非常準確
    膚色一樣,希特勒是如何區分猶太人的,脫掉褲子檢查非常準確大家都知道,從二戰前夕開始,德國便陷入了種族主義的狂歡當中,大量的猶太人被德國納粹黨當作下等民族而被屠殺殆盡,無數無辜的猶太人成為了希特勒政治舞臺上面的犧牲品,
  • 為什麼猶太人特別聰明?知道這些情況你會感到震撼!
    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會伴隨你一生。」重視教育恐怕是猶太人身上最顯著的文化特徵了。一個有悠久重視教育傳統的民族,對傑出人才的誕生當然有很大幫助。猶太人重視教育最直觀原因是宗教,猶太人的宗教傳統要求每位父親都要向孩子傳授《妥拉》和《塔木德》等經典著作——在識字率很低的古代,僅從經文學習中獲得的基本讀寫能力相當有用,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傳輸宗教思想和生存智慧。猶太人從小到老都酷愛讀書,猶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雄踞世界各國平均每人每年讀書數量第一!
  • 活著就要像一個大樹
    人一輩子有兩種生活方式,第一種像草一樣活著,儘管活著,每年都在成長,但是畢竟只是一棵草,即使充分吸收了陽光雨露,但也長不高。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痛苦,更加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去憐憫你,甚至壓根就沒有把你放在眼裡。
  • 猶太人智慧:當你負債纍纍,想要翻身時,請逼自己養成這3個習慣
    那麼多人想知道變富有的秘訣,卻只有少數人能夠真正成為有錢人。世界上最聰明、最富有的猶太民族在數千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中,磨練出了獨特的智慧和經商思維,取得了不朽的成就。 猶太民族認為,當一個人負債纍纍,想要翻身時,就要比自己養成這3個習慣!
  • 猶太人都只注重利益嗎?在歷史上猶太人做過哪些事呢?
    歡迎來到歷史,今天我們講猶太人是白眼狼嗎? 猶太人打死了曾經的恩人?今天我們講一個案例吧!哈姆是猶太人,他的職業是孤兒院的院長,二戰爆發時,他六十多歲了。他主張戰爭中以德國納粹為中心屠殺猶太人,進行種族清洗。
  • 王源《像小強一樣活著》,用歌聲為生活著色
    王源《像小強一樣活著》,用歌聲為生活著色 王源 用清澈嗓音重新演繹趙英俊是瀟灑哥 , 老師的作品《像小強一樣活著》,用歌聲為生活著色。
  • 張藝謀《活著》裡面,徐富貴為什麼而活?
    《活著》這部電影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經張藝謀導演的鏡頭用了一個最平凡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平常家庭的故事。這部電影在當時獲得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活著就是一切!用這幾個字可以概括這部電影。但好景不常,內戰時期,福貴被國民黨抓去當勞工,一番輾轉終回到家鄉與一家人團圓後,鳳霞因病變成啞巴,而在後來的大躍進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中,他雖獲某些小福,逆境卻也一直與他如影相隨。至於徐富貴為什麼而活?
  • 當年的猶太人,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願意給窮人,居然是對的
    跟我們中華民族一樣,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但是他們經歷了2000多年的流離失所,沒有家園的生活,在以色列建國之前,他們沒有國家,沒領土,沒有權利跟地位,在世界各地過著行走天涯的生活。人心本身就是貪婪地,如果把牛奶都給了窮人,市場上的賣不出去,奶油廠的工人會失業,那個時候窮人會更窮,所以這些窮人曾經是罵過猶太人,但是現在他們會感謝他們的。猶太人的生活智慧猶太人追尋將自我滿足和自我約束結合起來的生活方式,才是正確的方式。
  • 餘華: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活著,在中國的語言裡代表著對命運的不屈和吶喊,是一種力量,一種希望,一種信仰。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平凡也意味著生命中的某種缺憾和不完美。因而面對生活中的迷茫、陰霾,坎坷時,活著就要忍受歲月裡的平庸、瑣碎、孤獨、痛苦,而只有熬過那段苦難或灰暗的日子,一切都會柳暗花明,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有意義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
  • 在單位裡像狗一樣的活著
    為什麼我要在單位裡像狗一樣活著,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就幾點,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有一顆向上爬的心,如果你不上進,你又何必把自己弄得像狗一樣,天天加班,努力的完成老闆布置下來的任務。這就是一個非常無奈的現實你必須要接受,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路,你必須咬緊牙關,一路走到底。
  • 像花兒一樣美麗,也像大樹一樣堅韌
    這次疫情讓很多行業都遭到了重創,一路走來,周邊的店鋪門上都貼上轉讓的標誌,朋友圈也是一片唉聲嘆氣,我們行業也是一樣,但是一想到武漢的同胞們,我想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很難明白生的可貴和活著的知足。前方拐彎就是去植物園的路,兩旁有些折在路邊的小樹,有些已經連根拔起,想必是前兩天晚上風雨交加,被猛烈的大風颳斷的。
  • 平均每年讀書64本的猶太人,是怎樣閱讀和思考的?
    佔世界人口總數僅僅0.3%的猶太人,卻獲得了將近20%的諾貝爾獎。美國的百萬富翁中近三分之一是猶太人,《福布斯》美國富豪榜中﹐猶太人始終佔據著許多席位。難怪有人說「世界上的財富在美國人的口袋裡,美國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不止在金錢方面,猶太人對美國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被評選為「千年第一思想家」和「千年第一偉人」的前兩名——馬克思和愛因斯坦,都是猶太人。
  • 猶太人為什麼遭納粹痛恨,不僅僅是因為猶太人太聰明
    但是猶太人骨子有不安分基因,多次反抗羅馬帝國。羅馬人也不服,心想:我打不服你,我還殺不了你嗎?於是在多次的鎮壓中有150多萬猶太人喪命。隨著羅馬帝國日益強大,猶太人的處境也更為艱難。猶太人的命運和他們沒有獨立國,總是附屬於別人也是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