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孔府 孔廟 孔林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始建於公元前478年,歷經2400多年而從未放棄祭祀,是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廟宇,也是中國現存最為著名的古建築群之一;孔林延續使用2400多年,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延用時間最長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孫保有世襲罔替的爵號,歷時2100多年,是中國最古老的貴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最為典型的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築群。

  孔廟、孔林、孔府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間金、元、明、清古建築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建築規制和特點;1000多件漢畫像石、孔子聖跡圖、石儀、龍柱等反映了石刻藝術的變化和發展;5000多塊西漢以來的歷代碑刻既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經濟、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10餘萬座歷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實物,17000餘株古樹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象學、生態學的活文物。10餘萬件館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畫像、衍聖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禮器最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國罕有的傳世同類文物,對於研究古代服飾、紡織藝術具有重要價值。30萬件孔府明清文書檔案是中國為豐富的私家檔案,是研究明清歷史尤其是經濟史的重要資料。「三孔」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孔 府

聖府大門——為間五檁懸山式建築,匾書「聖府」二字,為明朝嚴嵩所書

    又稱衍聖公府,位於孔廟的東側。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漢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孫孔霸為「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賜金二百斤,宅一區」。這是封建帝王賜孔子後裔府第的最早記載。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宋徽宗時封為世襲「衍聖公」,孔府也就稱「衍聖公府」。現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兩代的建築,包括廳、堂、樓、軒等463間,共九進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國貴族門戶之家,有號稱「天下第一人家」的說法。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築。孔子死後,子孫後代世代居廟旁守廟看管孔子遺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後裔住宅已擴大到數十間,到金代,孔子後裔一直是在孔廟東邊。隨著孔子後世官位的升遷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築不斷擴大,至宋、明、清達到現在規模。現在孔府佔地約7.4公頃,有古建築480間,分前後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布局。

孔府大堂—為當年宣讀聖旨、接見官員、審理案件之處

  孔府有前廳、中居和後園之分。前廳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聖公處理公務的場所。衍聖公為正一品官階,列為文臣之首,享有較大的特權。前廳另設知印、掌書、典籍、司樂、管勾和百戶廳等六廳辦事機構,為孔府服務。

  中居即內宅和後花園,是衍聖公及其眷屬活動的地方。內宅的前後樓是府上老爺、太太、少爺和小姐的住房,現陳列著當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紅木家具和新式的沙發。孔子第七十七代孫、末代衍聖公孔德成的房間內就擺設著當時結婚時用的中西結合的家具。

  最後一進是花園,又名鐵山園。園內假山、魚池、花塢、竹林以及各種花卉盆景等一應俱全。尤為難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樹,一棵古老的柏樹派生出5個分支,內中包含一株槐樹,為世所罕見。孔府現在還保存著不少歷代珍貴文物,如商周銅器、元明衣冠、古代書畫、名人墨跡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琺瑯等藝術珍品。此外還有大批明清以來的文書檔案。整個孔府宛如一座珍藏無數的博物館。

  孔府收藏大批歷史文物,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 亦稱「十供」,形制古雅,紋飾精美,原為宮廷所藏青銅禮器,清於乾隆三十六年賞賜孔府。孔府還收藏金石、陶瓷、竹木、牙雕、玉雕、珍珠、瑪瑙、珊瑚以及元、明、清各代各式衣冠劍履、袍笏器皿,另有歷代名人字畫,其中元代七梁冠為國內僅有。孔府並存有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的檔案,內容豐富,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一個側面,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現已整理出9000多卷。孔府檔案是世界上持續年代最久,範圍最廣,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檔案。

  孔 廟

    金聲玉振坊——進孔廟的起點,
         三間四柱式石坊  位於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300米處,是祭祀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氏。孔子為後世留下的有關道德、倫理和教育思想的言論,不僅對我國幾千年的文化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還影響東南亞,乃至全世界。中國歷代帝王、文人和史學家對孔子非常祟敬,在他的家鄉,當時魯國國都興建起大型的孔廟,修建了孔子後代子孫居住的孔府和他的墓地——孔林。1961年國務院把「三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為廟,歲時奉祀。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諡號,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全國最大的孔廟。現存的建築群絕大部分是明、清兩代完成的,佔地327畝,前後九進院落。廟內有殿堂、壇閣和門坊等460多間。四周圍以紅牆,四角配以角樓,是仿皇宮樣式修建的。整個廟宇氣勢恢宏,布局嚴謹,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築群(故宮、避暑山莊)之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孔廟的建築群貫穿在南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中路從金聲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欞星門、太和元氣坊、聖時門、過壁水橋。進大中門後,再經奎文閣、十三碑亭、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到最後一座殿堂——聖跡殿,這是孔廟的主體。由大成門向東,進聖承門,達詩禮堂、魯壁、孔宅故井及祟聖祠、後為家廟,這是孔廟的東路。由大成門向西,進啟聖門,達金絲堂、啟聖殿及啟聖寢殿,這是孔廟的西路。孔廟內的主要建築有:

  奎文閣

  又名藏書樓,是一座專門收藏曆代帝王御賜書籍、墨跡的樓閣。它三重飛簷、四層鬥拱,丹牆黃瓦,具有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一座僅次於大成殿的高大建築。

  十三碑亭

  位於奎文閣和大成門之間的院落裡。13座石碑外形相同而碑文內容不同,南面8座,北面5座,俗稱御碑亭。是歷代帝王為修建孔廟、祭祀孔子所立的石碑而建。計有唐、宋、金、元、明、清六代巨碑50餘幢。在書法藝術上,真草隸篆,座座不同,風格筆法,各有千秋。

  杏壇

  在大成門之後。是一座十字結脊重簷方亭,四面懸山頂,黃瓦朱欄,雕梁畫棟。壇前有石刻香爐,壇側有幾株古樹,是當年孔子「……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之地。即所謂「杏壇說教」是也。

  大成殿

  大成殿——孔廟內宮殿式主體建築,
       正殿。也是孔廟的核心  為孔廟主體建築。整個大殿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其前廊10根大理石柱上各精雕兩條戲珠的飛龍,工藝絕妙,實為宮殿建築中罕見,殿內廊住皆楠木,都彩繪團龍錯金。殿前有一名為「杏檀」的亭子,是孔子晚年講學的地方,杏檀設教,弟子三千。 奎文閣是三層木結構的閣樓,飛簷鬥拱,造型莊嚴,為國內少見。其佔地1800多平方米。是全國四大磚木結構殿堂(故宮太和殿、北京太廟、十三陵長陵稜恩殿)之一。是一座金碧輝煌、規模宏偉的建築,為當年祭孔的主要場所。殿內正中供有孔子塑像。左右有顏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塑像,稱「四配」。兩側又有塑像12尊,他們是閔損、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賜、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顓孫師、有若和朱熹,為「十二哲」。上述16位學者是儒家學派公認的正宗繼承人。殿前10根石柱是用整塊巨石透雕二龍戲珠,作升騰狀。造型生動,工藝精湛,是石雕藝術中的珍品。

  孔廟最後一座殿堂是聖跡殿,存放以孔子的經歷和故事為題材雕成的連環畫石刻圖。孔廟東路有詩禮堂,是當年康熙帝南巡專程赴曲阜謁孔時特意在此聆聽孔子後裔孔尚任弘揚孔子學說的場所。孔子故宅在詩禮堂之後,這裡是孔廟中最古老的地方,也是當年孔子居住之處。旁有古井一口,據傳系孔子的飲水井,井臺四周有雕花石欄。有趣的是井欄出入口的兩根石柱,竟是響石,擊之有金屬之聲。整個建築群規模宏大、布局嚴整,集我國古代建築、雕刻、書法、繪畫之大成。孔廟與北京故宮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孔 林

             孔子墓                 于氏墓
  又稱「至聖林」在曲阜城北1公裡,佔地3000餘畝,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已有2500多年歷史,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它是我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孔林神道長達1000米,蒼檢翠柏,夾道侍立,龍幹虯枝,多為宋、元時代所植。林道盡頭為「至聖林」木構牌坊,這是孔林的大門。由此往北是二林門,為一座城堡式的建築,亦稱「觀樓」。四周築牆,牆高4米,周長達7000餘米。林牆內有一河,即著名的聖水——洙水河。洙水橋北不遠處為享殿,是祭孔時擺香壇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獸。享殿之後,正中大墓為孔子墳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聖文宣王墓」。東邊為其子「泅水侯」孔鯉墓;前為其孫「沂國述聖公」孔芨(子思)墓。據傳此種特殊墓穴布局稱之為「攜子抱孫」。

  孔子墓前東側有三亭,是宋真宗、清聖祖和清高宗來此祭孔時停留之處,叫作「駐蹕亭」。孔林中除孔子墓外,氣派較大、墓飾規格也高的,要數第七十二代孫孔憲培妻子的墓——于氏坊。墓前高大的木製牌坊上書「容音褒德」。這位于氏夫人原來是乾隆皇帝的女兒,因當時滿漢不通婚,皇帝便將女兒過繼給一品大臣于敏中,又以於女名義下嫁給衍聖公,故稱于氏坊。孔林裡還有一位名人之墓,那就是清代戲劇家孔尚任,他因著《桃花扇》一書而名盛—時。他的墓穴位於內圈外側的東北角。墓碑上刻有:「奉直大夫廣東清吏司員外郎東塘先生之墓。」孔尚任曾為康熙皇帝導遊孔廟和孔林,由於他學識淵博,講解生動而深得皇帝的賞識。

相關焦點

  • 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
    孔夫子生前在此開壇授學,首創儒家文化,為此後2000多年的中國歷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學烙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個中國的思想、政治和社會體系,成為整個中國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廟、孔林、孔府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感受孔子文化的薰陶
    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孔子遺風,並不是因為在城市角落書寫的孔子語錄或與孔子息息相關的建築,而是從當地人的言談、神情就能看出濃鬱的文化氣息,那裡的人與人之間都是很謙和,聽不到大聲叫賣,更不用說當街對罵了,甚至更看不到年輕戀人之間親暱的行為舉止,孔子之風山真是隨處可見。
  • 孔廟、孔府、孔林遊覽詳記(4):孔府記
    而且孔府的導遊每每提及:世宗來孔府,孔府大開重光門迎接的事,還故作神秘地說:李閣老非常識趣地從旁邊繞過去的。可見「禮別尊卑,樂殊貴賤」總是有用的,孔府很聰明的認識到這一點,不管是哪朝哪代,都跟統治者相處的十分融洽。三、關於重光門為什麼叫重光門,這裡面的故事更有趣了。
  • 央視高分綜藝《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山東這座世界文化...
    圖源 | @央視綜藝本季《國家寶藏》與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攜手,回望中華民族曾為世界文明做出的貢獻,而這九座歷史文化遺產中,就包括我們山東的孔府孔廟孔林。圖源 | @曲阜三孔景區官方微博節目中的孔府孔廟孔林還未播出,那麼就讓好客君先帶你去看看,山東的這個文化代表,究竟長什麼樣子……
  • 曲阜孔子六藝城突出文化教育,具有知識性與趣味性,適合親子遊玩
    孔廟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齊稱為我國「三大古建築群」。 遊人進入孔廟之後,在開闊眼界的同時,靈魂似乎又受到了一種無形的約束。孔子生前屢遭冷落,在周遊列國時常惶惶不可終日,身後卻享受至了如此殊榮,這恐怕聖人生前是沒有預料到的。正如唐明皇詩云:「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 初到曲阜必打卡景點之一,三孔景區,世界文化遺產
    三孔景區最新動態1.三孔景區既孔廟~孔府~孔林,門票價格調整為70元啦,70元可是聯票哦,不再出售孔廟~孔府~孔林景區單票,時間截止到20年底2.曲阜的顏廟~周公廟~壽丘少昊陵~孟母林,至2019年開始,全年免費對公眾開放,政策優惠在2022年前
  • 山東孔府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此人坐了結局很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影響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漢字從一字,一個詞語、成語,到一句諺語,一個寓言故事,無不包含了中華五千年璀璨文化,成為了世界上最為深奧的語言文字。
  • 臺灣銘傳大學學生在魯體驗「孔府」文化
    銘傳大學的林修弘是第一次穿上漢服拜孔子,他說:「昨天去孔子故裡曲阜參觀孔府、孔廟、孔林,也拜了孔子,但是今天穿上漢服向孔子行拜師禮更加莊重,別有一番深意。」茶香嫋嫋、潑墨揮毫、泥塑剪紙、古代碑拓,山東大學中華傳統藝術體驗中心裡,富有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體驗式操作讓兩岸大學生「愛不釋手」。第一次體驗碑拓的李海莉凝神靜氣在老師指導下,小心翼翼將拓紙覆在石碑上。
  •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知多少?你都去過幾個?
    於是我頓覺應該趁此機會好好給她補習一下有關文化遺產的知識。接下來咱們一起來聊一聊關於世界文化遺產的那些事兒吧。世界文化遺產是為了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那什麼類型的文化能被定義為世界文化遺產呢?
  • 儒道至聖曲阜孔廟朝聖之地
    曲阜孔廟,是祭祀中國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本廟,位於孔子故裡、山東曲阜城內,又稱「闕裡至聖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經兩千四百餘年而祭祀不絕,是中國淵源最古、歷史最長的一組建築物,也是海內外數千座孔廟的先河與範本,和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
  •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膜拜儒家文化之源
    可見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使中國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他倡導德化社會的最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最高價值是「仁」。孔子是中國第一位老師,說孔子就離不開孔子的故鄉曲阜,那裡有孔廟、孔府、孔林。
  • 北京東方大學學者拜謁孔府探討孔子哲學思想
    大成殿是孔廟正殿,主祀孔子,以四配、十二哲配享從祀。每天到此祭祀的海內外儒家學者絡繹不絕(中新社發 王保勝攝)   9月14日,由北京東方大學主辦的「拜謁孔府,探討孔子哲學思想」參觀交流活動在山東曲阜孔子故裡舉行。北京東方大學校長周華起領銜吉林大學原哲學系主任、北京東方大學終身教授陳慶坤,遼寧大學教授、北京東方大學孔子哲學院常務副院長王雅等多名專家學者共聚山東曲阜,對孔廟、孔府、孔林進行深度調研,探討孔子哲學思想。
  • 中國那些令人驚嘆的「世界遺產」,你了解幾個?
    王東明 攝  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上官雲)據媒體報導,7月2日至12日,世界遺產大會在波蘭舉行,青海可可西裡和福建鼓浪嶼將分別衝刺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此前,中國擁有的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0項,其中的自然遺產、文化景觀等,或氣勢磅礴,或內蘊深厚。那麼,這50項令人驚豔的世界遺產,你了解幾個?  1977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在法國巴黎舉辦首次大會。
  • 這座中國小城因何成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哺育了千古聖人孔子的尼山,成為隱於風景中的文化之源,以卓然的姿態,靜靜矗立千年。悠悠玉振伴金聲提及孔子,必然要與「三孔」聯繫。三孔,即孔府、孔廟和孔林。1961年,國務院把「三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曲阜孔廟揭秘孔子桃花運約會南子!衍聖公臨產政府派軍隊保護產房
    走進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簡稱「三孔」),感受文化源遠流長,揭秘孔子桃花運!為何約會南子?孔子七十七世孫、末代衍聖公臨產政府為啥派軍隊保護產房?今年43歲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垂長能實現理想、復興禮儀之邦傳統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