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演員》是繼《演員請就位》後播出的。以為這種探討演技的綜藝沒什麼話題性,沒想到,兩檔節目都是很熱鬧,話題和熱搜齊飛,引發的爭議無數。
正在熱播的《我就是演員》,於正的鏡頭被「一剪梅」,估計是和郭敬明一樣,因為「抄襲事件」被封殺。節目組本來想利用於正炒話題,沒想到於正把自己炒沒了。
於正雖不在,話題卻並沒有少。
上一期引發大規模討論是針對「沒有天賦可不可以當演員」,這次是「其他行業可不可以跨界當演員」
金莎為人所熟知是歌手的身份,當年一首「被風吹過的夏天」,在八零後、九零後的校園裡廣為傳唱。
馬上快40歲的金莎最近有點忙,她先是參加了大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又參加了戀愛綜藝《女兒們的戀愛》,還有這檔飽受爭議的《我就是演員》。
金莎和金子涵表演的是《三十而已》中顧佳和林有有對峙的片段。
這是《三十而已》中很重要的一段,金莎扮演的原配顧佳,和金子涵扮演的小三林有有正面交鋒,她們設計的劇情和原著沒看出有什麼區別。
金莎一開口,就是電視劇中的原臺詞。可能金莎圓圓的臉,看上去就不犀利,說話聲音也柔柔的,整個人攻擊性不那麼強。
金子涵也完全拷貝著電視劇中的林有有。
兩個人加在一起也沒說幾句話,就被評委紛紛滅燈,被迫結束了表演。
其實作為觀眾來講,並沒有看出她們的表演有什麼問題,畢竟給的時間太短。可能這就是評委和觀眾的區別吧,觀眾看不出來為什麼從第二句開始,評委就滅燈不斷。
然後評委們就開始點評。
張紀中說金莎把「原配」演成了「小三」,這句話有點帶節奏,雖然金莎氣場小了點,但說她演得像「小三」就有點扯了。
金莎說自己演過《18歲的天空》、《神話》等電視劇,但都是少女的角色,表達說自己可能因為形象的限制,後期沒有遇到特別合適的角色,為了「保護自己做演員的自尊心」,不想接不太適合的角色,對此她很困擾。
她認真地希望得到評委的指導,自己這樣做法到底對不對。
張頌文很貼心地安慰了她。
他舉自己的例子,說自己也接過「爛劇」,但劇爛演技不爛,自己同樣認真對待,沒想到既證明了自己,有的最後還成了熱播劇。
他的意思是鼓勵金莎大膽接戲,多做嘗試。
沒想到郝蕾插了一句「人家本來就不是演員」,話說得沒毛病,表情耐人尋味。
郝蕾的一句話,改變了方向,把話題從單純探討演技,變成了歌手是否可以跨界做演員了。
郝蕾的觀點是金莎只要做好歌手就好,可以做自己,還暗諷了金莎的「少女感」。
「如果所有人都來演戲,我們職業演員怎麼辦?」
「你到了什麼年紀就要演什麼年紀的戲,如果說四十幾歲了,演一個少女,旁邊的少女演什麼?」
她說「不是反對跨界,有能力的可以跨無數界,如果沒有能力不要強跨。」
並且她說「演員的天賦是至關重要的,不是說用功就能學到的。」
聽上去每段話沒毛病,句句都似乎是為金莎好。
實際暗藏玄機,每一句都在傷害金莎的自尊心。
一,說金莎演技不好,因為「人家本來就不是演員」。這句話是她在張頌文給金莎講如何在爛劇中證明自己時,打斷張頌文的點評說的,配合她當時的面部表情,意思就是:沒必要和她講那麼多,她又不是演員。
金莎也是節目組請來的,就不配張頌文給建議和點評嗎?
二,讓金莎堅持做歌手,沒有演技就不要來當演員。
這是一檔演藝競技的節目,節目組請誰是有考量的。請了金莎當然知道她是歌手了,要的就是這樣的反差。
郝蕾只要點評演技就好了。
金莎的職業規劃人家自會安排,一棒子就打消演戲金莎的熱情,有點不厚道。
何況金莎是演員出道,起點並不低,偶爾一次演不好,不等於以後都會演不好。
遇到合適的角色沒準還會火了呢?
三,郝蕾關於跨界的說法也不成立。
在港臺,韓國,日本等,很少有「專業演員」這一說,一般都說是藝人。特別是韓國,流水線培養出來的藝人,都是能唱能跳又能演的,主持也不在話下,根本不存在跨界這一說。
「專業演員」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招牌,誰都能來跨恰好說明這個職業沒什麼門檻,要不你跨界到「學術界」試試?
說到底,她和章子怡的心態是一樣的,不希望別人來搶飯碗。影視劇市場就那麼大,多一個人來,就少一塊蛋糕。
她怕的是「都來演戲,我們職業演員怎麼辦」
章子怡怕的是「所有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這種「護食」的心理已經溢於言表了,特別是面對和她們年齡相仿的,還有「少女感」的金莎。
而且為了「打壓」金莎,郝蕾甚至放下了關於「天賦」和章子怡的分歧,選擇了和章子怡統一口徑。
在上一周《我就是演員》中,章子怡在評論盛一倫時,說沒有天賦努力沒有用,郝蕾用自身的例子反駁了章子怡,力證即使沒有天賦,也不要放棄努力。
言猶在耳,這一次,她完全推翻了自己上周說過的話,說「演員的天賦是至關重要」並且完全否定了努力的作用。
說出的話容易被反噬,郝蕾諷刺金莎堅持「少女感」,就被網友挖出曾經在電視劇《我的二哥二嫂》中扮過嫩。不支持跨界的章子怡,曾經跨界到歌唱節目當過導師。
這些迷惑發言,僅僅定義為「雙標」可能並不夠。金莎在後續採訪中說感覺「自己人格被攻擊」,並表示「憤怒」,也不難理解。
節目的效果可能就是為了要引發爭議,否則誰也不會莫名其妙抨擊別人,如果是流量很大的「愛豆」,節目組可能也不敢吧,說不定罵都會被罵死了。
金莎一心想守護的「演員的自尊心」哪個評委給她了?看看張紀中、郝蕾、章子怡的點評,再看看張頌文給金莎的建議,哪個更有建設性,哪個真的是為金莎好,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
導師並不一定有演技就能做好,心胸、眼界甚至人品也很重要。
關注我為您解讀不一樣的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