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0:12 |永康日報 |記者 葉寧 潘燕佳 編輯 應桃蕊
在永康市美麗的金勝山旁,有這樣一所學校,她教育培養全市教師,並助力他們取得榮耀。她是省教育廳批准的一所成人師範教育性質的學校,肩負著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教育幹部培訓、名師培養、教育科研管理指導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方面重任。
從1970年創建至今,她始終走在教育前沿,在上級部門和市教育局領導下,以「構建教師研訓體系,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為己任,不斷創新培訓和教育科研方式方法,構建完善了區域性教師專業發展服務體系,形成了集培訓、科研、教學於一體的培訓模式,為促進全市教師專業成長服務,引領城鄉教育優質、均衡、和諧、健康發展。
她就是市教師進修學校。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一轉眼,市教師進修學校已走過了半個世紀,從最初的各類崗位適應性應急培訓發展為教師綜合素養提升的精細化培訓,成了「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的區域性現代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被譽為全市教育工作的母機。學校被確認為浙江省名師名校長工作站的第一個縣級分站,先後榮獲「金華市文明單位」「浙江省師幹訓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國家普通話培訓測試工作先進測試站」「『國培計劃』浙江省優秀項目單位」「金華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金華市『領雁工程』培訓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五十年來,市教師進修學校走過了一條踏實而輝煌的道路。在這個新秀歷練、名師升起的地方,一代代進修學校人,用樸實的行動,為永康教育的培訓、研究、指導、服務,描繪出一幅質樸而多彩的壯闊畫卷,譜寫出我市教師教育事業的重彩華章,打響了教師培養「永」字招牌。
省名師校長工作站分站聯誼會議暨名師論壇
五十年巨變 夯實根基 建設現代化校園
市教師進修學校前身是永康縣工農兵五七學校。50年來,學校兩次更名,三次遷址,從借用永康中學分部的簡陋教室(位於今明珠學校),到下園朱14號擁有12.8畝的獨立校園,再到現在佔地面積42979.5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46922.04平方米的新校園,經過幾代進修學校人同心協力、艱苦創業、探索耕耘、開拓創新,學校一步步夯實根基,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該校設有辦公室、師訓處、幹訓處、總務處、科研處、繼續教育中心等職能處室,現有教職工28名,其中特級教師兩名,高級教師20名。
在此基礎上,該校先後成功創辦了附屬小學和附屬初中;建立了四個教師培訓基地(即附屬學校師訓實踐基地、西溪新教師培訓基地、溪頭橋教師培訓基地和下園朱繼續教育基地);首推永康城鄉教育集團化辦學,成立了附小教育集團和附中教育集團……學校辦學功能得到進一步完善,為該校「培訓、科研和教學」培訓模式提供了穩定的實踐基地,達到省教育廳「教師進修學校必須具有教師培訓實踐基地」的硬性指標要求,也為施教區域提供了優質教育服務。
據了解,為滿足更多學生上學需求,該校逐步推進校園建設。2017年,該校完成10號樓建設,共計建築面積17000多平方米;2018年,啟動附屬小學三期工程建設,已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2019年,附屬初中新校園開工建設,校址位於江南街道南都路299號,佔地面積5882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0918平方米,將於2021年9月投入使用。
多措並舉 培訓全覆蓋 為各校提供發展持久動力
開展教師360學時培訓、新教師培訓、青年骨幹教師培訓、名師培養對象培訓……近年來,市教師進修學校根據教育發展趨勢和教師需求,秉持「服務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培訓理念,堅持教師培訓工作「服務」「引領」的價值與功能,科學規劃,精細管理,把常規工作做細做實、做精做活,重點推進特色項目,切實提升培訓品質,有力促進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2010年以來,浙江省實施五年一輪的教師360學時專業發展培訓。該校自主開發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項目678項,共計培訓教師51116人次。《五大計劃 五項制度保障事業健康發展——永康市切實加強教師培訓規劃和保障》文章入選《浙江省2017年度教師培訓質量評價分析報告》。為確保教師360學時專業發展培訓真正落到實處,該校精心設計並印製了《永康市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教師成長手冊》,要求學員一課一記錄,一課一感悟,一次培訓一總結。培訓結束後項目負責人要為每個參訓學員寫出學習評語,打出考核等級。
每年,市教師進修學校都會對新教師開展封閉式培訓,包括崗前培訓、崗位培訓、評價考核三個階段。崗前培訓為期12天,分軍訓和業務學習兩部分。培訓期內,新教師先後接受安全教育、政策法規教育、特殊教育通識培訓、班主任育人經驗分享、名師成長故事分享等,接受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的學科專業指導;軍事化崗前訓練,不僅讓新教師從軍訓開始正身、篤志、立言、立行,摒棄自由散漫的習慣,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和自律意識,還能促進新教師躬身示範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崗位培訓主要針對教師基本功及分學科課堂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採用專家講座、現場操練、小組研討、同課異構、師徒結對等多種形式,讓新教師儘快勝任崗位工作。評價考核主要有粉筆字、鋼筆字、命題作文、試講等。考核分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採用多元考核形式,進一步助推新教師成長。
「陽光教育」暨「四百心靈教育月」之「心理課堂」研討會
青年骨幹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新生力量,是學校發展的持久動力。該校通過多種途徑、搭建各種平臺,培訓、鍛鍊青年骨幹教師,提升全市青年教師隊伍的業務水平,培育一支業務過硬、師德高尚,能起引領作用的青年骨幹教師隊伍。該校組建了8個骨幹教師提高班,涉及科目有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小學英語、小學科學、小學音樂、中小學美術、學前教育、心理健康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為提高培訓質量,市教師進修學校將全國各地的名師請進來,組織青年教師走出去,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今年選派我市6名青年教師前往杭州名校進行為期一年的跟崗培訓,通過與名師一同上課、一同參與教研,培養青年教師核心素養,促進專業提升。據了解,我市每年還不定時地舉辦各類教師培訓項目,針對不同學科確定不同的培訓形式及內容,促進青年骨幹教師全方位發展。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以名師引領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也是我市教育多年來形成的一大特色。去年4月,該校在蘇州大學舉辦「浙江省永康市名師、培訓者高級研修班」,通過實地參觀、聽取講座等形式,提升我市名師及培訓者的教科研和研培能力;去年5月,該校特邀經驗豐富的專家為我市第四期名師培養對象培訓班的60名學員授課,提高學員教育科研論文寫作能力。
此外,市教師進修學校還加強民辦幼兒園教師和骨幹班主任培訓,實現培訓對象全覆蓋。
據不完全統計,50年來,學校進行各項培訓共241239人次,1978年—1997年全市教師參加各類教研活動共75515人次(1998年後教研室不再隸屬本校),學歷提高教育4163人,培養了省特級教師(包括功勳教師)11名、金華市名師名校長15名、永康市名師19名。
永康市名師工作室啟動
抓住教育隊伍龍頭 提升綜合素質 培養全能名師名校長
常言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社會的發展在教育,教育發展的核心在教師,而教師發展的關鍵在領導。領導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承擔著引領學校改革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任。抓住教育隊伍龍頭,加強領導幹部隊伍建設,促進專業發展是我市教育的關鍵。該校作為省名師名校長工作站永康分站,承擔名師名校長培養評選工作。
市教師進修學校每年都會針對不同層次的領導幹部進行培訓,滿足不同崗位幹部學習培訓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需要。該校在2018年首次組織教育系統90名黨組織書記開展培訓;2019年4月,組織中學校長及副校長參加「永康市中學校長及教學副校長治校育人能力提升培訓班」,聚焦辦學治校的熱點難點;2019年8月,組織全市80多名校長、書記前往上海交通大學參加中小學校長綜合素養提升專題研修班,提升各校一把手素養等。在領導幹部培訓工作上,該校努力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創造廣闊提昇平臺,通過「走出去、看一看、長知識」的做法,建立健全乾部教育、培訓體系。每年,該校還分批對小學教導主任業務能力提升、小學教學副校長及骨幹教師校本課程建設研修學習等開展培訓。
不僅如此,該校還通過培養選拔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個性化教學風格的名優教師,通過「師帶徒」的導師制,由省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以名師工作室為平臺,加強對特級教師人才的挖掘和培養,積極開展高質量的研訓活動,鼓勵培養對象對教學內容、教材教法、課堂教學模式等方面鑽研創新,促進特級教師培養對象專業化發展。
目前,我市已有37個名師工作室。這些工作室通過讀書會、主題教研、課題研究、名師送教等形式開展活動,充分發揮名師團隊輻射的作用,帶領骨幹教師共同成長,如林愛娟名師工作室的群文閱讀促成長、施曉紅名師工作室的與同伴與書本與自己對話、徐俊英名師工作室圍繞課題上教研課研究課、胡德方名師工作室利用平臺開展活動促教師成長等。
名師培養對象培訓
通過努力,近幾年,永康市共有4人被評為浙江省特級教師,3人被評為金華市名師名校長,4人被評為浙江省教壇新秀,13人被評為金華市教壇新秀,97人被評為永康市教壇新秀等。
為促進教育健康快速發展,該校除了注重學校領導幹部培訓提升外,也特別關注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該校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研修大組,將每周四下午定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研修活動日,年年如此,倡導全員輔導理念,為中小學教師提供汲取心理健康教育養分的平臺。通過實踐探索,該校提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同伴互助」培訓模式,並在全市大力推行。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師生們都居家生活、學習。為切實做好學生復學後的心理輔導工作,幫助教師提高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處理能力,有效預防各種心理問題及「疫後症候群」,市教師進修學校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號召全市各中小學積極組織校行政領導、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小學五年級及以上年級班主任、其他學科教師,還有部分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共4628人收看《復學後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處理》講座,讓各學校心理高危學生篩查有章可循,幹預更加科學合理,提升學校領導與教師心理危機識別與處理以及教師自我關懷的能力。
在市教育局領導和市教師進修學校指導下,截至2019年,我市共有12所學校被評定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點學校。去年,我市共有251名教師參加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師C證培訓並通過面試;今年共有273人參加培訓,截至5月,已完成180人的C證新證申報與在線認證工作。我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已成為我市教育品牌之一。
名師講堂
牢固樹立科研理念 培育科研特色 打造科研精品
51項課題獲省級立項,433項獲金華市立項;9項課題獲評省級獎項,157項獲評金華市獎項;2000多篇論文獲評金華市及以上獎項……近5年來,市教師進修學校在教育科研上成果斐然。
據悉,為使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實處,真正服務於教育教學工作,該校積極宣傳落實教育科研工作的三大理念(即教育科研來源於教育教學實踐,並服務於教育教學實踐;把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作為我們教育科研的重點內容;教育科研是一種教師專業發展的全新的培養模式,是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的重要載體),並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落腳點,以「強化意識、打好基礎、規範管理、突出重點,促進教育科研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努力打造創新和務實的科研,不斷提升我市教育科研工作水平。
市教科所經常組織全所人員深入到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進行教育科研工作調研,聽取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情況,了解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每年,針對各級各類學校分管教育科研工作的領導、學校教育科研的積極分子與骨幹教師,立項課題和結題課題負責人與執筆人等,舉辦一期教育科研骨幹教師培訓、二期立項課題負責人與執筆人培訓、二期結題課題負責人培訓;舉辦教育科研基本方法、課題研究的操作程序、教育統計基本原理、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科研論文的撰寫與修改等內容的講座,讓學員與專家廣泛交流,提升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
新教師軍訓
在此過程中,規範管理必不可少。首先是完善政策,該所多次修訂了《永康市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條例》《永康市教育科研課題規範管理辦法》《永康市教育科研論文(課題成果)抄襲的認定及處理辦法》等教育科研工作相關條例及辦法,促使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其二是成果積累,教育科研優秀課題成果集每5年一編,裡面都是我市獲得永康市一等獎及金華市二等獎以上的教育科研課題。該成果集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推廣和管理,供全市教育工作者借鑑和掌握,使之向一線教學轉化。
如今,各個學校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科研模式:永康中學的捲入式教研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教研實效,助力教師成長;目前我市推行的家庭教育也是在教育科研中產生;實驗幼兒園「好爸爸聯盟」的課題,從教學中出發又回歸教學本身,讓孩子在父愛和母愛的共同滋養中健康成長等。
經過一系列有效舉措,目前,教師們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增強,全市已有80%以上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90%以上的中心校有課題,已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通過課題研究、科研培訓以及不斷反思與實踐,湧現了一批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各校教育教學水平也得到不斷提升。
杏壇千枝競放,蘭蕙萬裡飄香。「市教師進修學校建校五十周年,正值永康教育快速發展、波瀾壯闊的五十年。進修學校人著眼未來鑄師魂,服務教育強師能。五十載,思源致遠,內涵發展;五十載,砥礪奮進,文脈流長。五十年,一段碩果纍纍的閃光歷史;五十年,一個繼往開來的嶄新起點。歲月荏苒,學風尤盛。在新時代,永康市教師進修學校將繼續秉承『進德、修業、博學、篤行』的校訓,不忘初心,繼往開來,為推進永康教育的持續振興貢獻力量!」市教師進修學校校長陳波說。
16081711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