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怎麼認定

2022-01-17 致高律師

我們生活中遇到最多的合同形式應該是書面合同了,其實還有一種以電子形式存在的合同,那就是電子合同。

首先是電子合同訂立的法律效力,電子合同也是合同。那麼對於合同的訂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由於網際網路的特殊屬性,因此在網上訂立電子合同的一方如果採取強勢手段行使對電子合同訂立過程中的技術管轄權,那就相當於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其電子合同的公正性常常遭到質疑而被推翻。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六條同時還規定,「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可採用「指定特定系統」。所以商務部在《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範》強調指出,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中訂立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

其次是電子合同籤名的法律效力,除了訂立電子合同的過程有法律規定以外,訂立電子合同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也有明確和嚴格的法律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籤名法》第十四條:「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由此可見,只有使用「可靠的電子籤名」,電子合同才具有與紙質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籤名法》對可靠的電子籤名的規定是:「電子籤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

1、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籤名時,屬於電子籤名人專有;

2、籤署時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籤名人控制;

3、籤署後對電子籤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籤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如工信部在「可靠電子籤名及數據電文試點項目」中採用的MMEC電子合同技術就是一種可靠的電子籤名技術。

最後是電子合同取證與鑑定的法律效力,我們為什麼需要有效的電子合同呢?這是因為合同的作用除了確立商業活動的內容外,更重要的作用體現在一旦發生法律糾紛,可以成為有效的司法證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電子數據」。但普通數據電文形式的所謂「電子合同」要成為司法證據,必須要遵照嚴格的司法規定。比如需公證機構陪同取證、保管、鑑定等.其過程繁瑣,成本高昂。但採用可靠電子籤名的電子合同「與手寫籤名或蓋章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因此具備了書證的法律效力,其取證和鑑定流程也可參照書證證據,方便快捷。

1、合同法明確規定了電子合同成立的條件

《合同法》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第二款規定: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的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的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新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第二十六條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合同是經由一方的要約被另一方所接受而成立的。按照傳統的做法,要約和承諾都是人工進行的,是雙方當事人的一種意思表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而電子合同的訂立是完全自動化、雙方利用計算機進行,根據預先編制的程序,通過網際網路自動發出要約或表示承諾,而承諾一旦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不得違約,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電子合同的訂立是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完成的,應如何判斷電子合同的承諾是否生效以及該合同是否因此成立並具有法律效力呢?新合同法在上述條款中做出詳細界定,為判定電子合同的成立和具有法律效力提供了法定界限。

2、合同法賦予了電子籤名的合法性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籤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第三十三條規定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籤訂確認書。籤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籤訂電子合同,當事人之間使用計算機電子數據交換,合同主要條款也是通過計算機屏幕顯示,不存在任何傳統意義上的書面形式,因此只能以電子數字籤名(加密)的形式,證明合同的成立。對此,合同法採取了較為靈活的態度,按照該條款理解:即電子合同當事人雙方既可以直接使用電子籤名;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首先籤訂使用這種方法的確認書,使合同成立生效。間接地承認了電子籤名(加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合同法對電子合同管轄權作了具體規定

《合同法》第三十四條規定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電子合同發出EC電訊可以在任何不同的地點使用計算機系統發出,如發送人的營業地、發送人擁有計算機的某一地點。如果採用發出生效原則,將使合同成立的地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採用收到生效原則更為適宜,因為收到信息的一方所在地點較為容易確定,可以依據傳統的判定方法對接收電文一方的有密切關係的營業地和經常居住地進行判定,提出關於訂立合同地點的法定證據。因此,該條款的規定為確定電子合同成立的地點,明確合同的法律適用和合同糾紛的管轄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

4、合同法明確了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

合同法明確了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使電子證據具有合法性。

在電子商務活動中,電子合同、訂貨單、提單、確認書、轉運單、保險單、付款通知、有關票據等電子文件即電子單證是在計算機內磁性介質中傳遞、存儲的電子數據,無法被人識讀,只能通過屏幕顯示或列印輸出文件才能識讀,但這只是一種抄錄,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證據原件。因此,客觀地說執法部門在受理電子商務違法案件及電子合同糾紛案件時根本不可能取得作為書面證據的原件。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我國合同法既然已經明確了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也將可讀形式的電子證據歸為採納證據中的視聽資料類,就說明了我國採納電子證據是有法律基礎的,只要經過國家電子商務認證中心(CA)、電子數據交換(EDI)服務中心的認證和防火牆的技術處理,辨別真偽後,電子單證計算機記錄也就是電子證據可以作為合法的證據來認定事實、定性處理。

電子合同締約用戶對於訂立電子合同除了有法律效力方面的要求之外,還要求籤訂電子合同具有方便性和易用性,即上手快、體驗好。具體說來包括:

1、數字證書的易用性

必須支持所有種類數字證書的使用,實現即插入、即籤名、即驗證;

2、電子合同文檔的兼容性

必須支持所有格式的合同文檔和附件,包括office、pdf、html以及各種圖片格式等;

3、網籤過程還必須具備人性化、交互化、體驗化、快速化。

相關閱讀

效仿律師審查合同的方法,製作一份合法可行的合同

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公司資本實繳情況和資本、資信情況

相關焦點

  • 怎麼認定房屋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那麼怎麼認定房屋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網友諮詢: 怎麼認定房屋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 旅遊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怎麼籤呢?
    旅遊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怎麼籤呢?今年五月份,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開放文化和旅遊市場經營活動的通知》和相關疫情防控措施指引,在《廣東省旅行社開展團隊旅遊經營活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中明確提到:加強遊客報名環節管控。遊客報名參團時,應當用中英文告知公眾防控管理要求,推薦採用電子合同,進行網上組團報名、繳費。
  • 微信籤電子合同怎麼弄?微信籤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微信籤電子合同怎麼弄?微信籤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微信籤電子合同怎麼弄?微信籤電子合同非常簡單。打開微信,在搜索框輸入「放心籤電子合同」,搜索小程序。如果是個人籤署電子合同,就選擇個人認證,如果是企業籤署電子合同,就選擇企業認證。
  • 籤電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麼籤才比較合法?
    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商業交易都需要通過網際網路完成,如何在線上進行安全的交易,電子合同算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電子合同出現也是順應了網際網路時代,成為眾多企業數位化辦公的重要工具,很多人剛接觸電子合同都會關心的問題是電子合同是否有效,怎麼籤才合法,下面就讓小編告訴大家。
  • 合同關係效力的認定
    合同的形式僅是合同內容的載體,是合同存在的證據,並不影響合同的效力,不能作為判斷合同效力的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的,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如有其他證據證明合同存在的,合同也成立。法律對於合同形式所設置的法律規範屬於倡導性規範,該規範僅是當事人行為規範,不是法官裁判規範,當事人是否採取書面形式,僅會關涉合同當事人私人利益,國家沒有必要進行幹預,違反倡導性規定並不導致合同無效。
  • 保險的電子保單是合同嗎?電子保險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保險的電子保單是合同嗎?電子保險合同有法律效力嗎?電子保單是合同嗎?我們先從保單說起吧。保險單是保險合同的一種載體,投保書、保險單或其他保險憑證、保險合同條款均是保險合同的組成部分,保險單應當記載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保險單和保險合同的區別在於,要先籤訂保險合同,後籤發保險單。
  • 房屋轉租合同有什麼法律效力,如何認定?
    那麼房屋轉租合同有什麼法律效力,如何認定? 網友諮詢: 房屋轉租合同有什麼法律效力,如何認定? 山東法途律師事務所李菊強律師解答: 1、轉租合同的效力由出租人的態度決定。
  • 用電子郵件訂立的買賣合同,能否產生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按照合同法的規定認定電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同時,還應當適用電子籤名法的相關規定。這裡主要是指電子籤名法的第二條規定,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籤名人身份並表明籤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
  • 電子合同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律師信箱)
    同時,基於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所引發的糾紛也不斷增多,現行《合同法》中並未對這種新型的消費模式所形成的合同進行規定。為了彌補這一缺失,更好地為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爭端提供法律依據,《民法典》在《合同法》和《電子商務法》的基礎上,對電子合同的形式、訂立及履行都作了詳細規定。①電子合同可作維權工具?
  • 如何辨別電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電子合同如何驗證真假?
    如何辨別電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電子合同如何驗證真假?如今,很多行業的各種業務都可以在線辦理了,比如籤訂合同,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籤署電子合同,免去了郵寄的煩惱,那麼我們如何辨別電子合同真假呢?如何判斷電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 北京明確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北京明確電子勞動合同與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將逐步推廣至司法與行政執法領域  本報訊(記者 解麗)日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開發布《關於推進電子勞動合同相關工作的實施意見》,標誌著延續30多年的紙質勞動合同將逐步進入電子化新時代,在勞動合同制度建設方面具有裡程碑意義,是重要的制度創新,將在全國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 再論無權處分合同的法律效力
    而認定合同無效,直接阻斷合同當事人慾達之目的,是對合同當事人在私法層面上最大的懲戒。非如此,不足以保護所有權人的利益。再比如,關於多重買賣合同,我們過去的司法實踐中,通常的做法也是認定籤訂在後的合同均屬無效。出賣人怎能不講誠信一物多賣呢,制裁你,無效!讓你達不到非法目的。二是我們過去在認定合同效力時,通常將其與合同履行結果掛鈎,即合同能夠實際履行為有效,如果沒有履行或不能夠履行則為無效。
  • 股權轉讓合同效力認定之疑難
    通過股權轉讓合同並履行一定方式(交付或登記),股權轉讓始產生股權變動的效力。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係全部地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本文根據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僅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認定的幾個疑難問題進行探析。
  • 合同內容違反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如何認定合同效力?
    文 | 王旭合同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體現,說白了,合同是立約當事人的私事兒,法律一般不幹涉,當事人之間想怎麼約定,就怎麼約定。但如果讓當事人之間肆無忌憚的自行約定,也存在問題。比如倆人訂立買賣毒品合同,一方違約,難道法律還要保護守約方的利益嗎?
  • 【新法解讀】《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
    《九民會議紀要》第30至35條就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及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法律後果,包括財產返還、折價補償、損害賠償,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規定。雖然合同的成立、生效、無效認定、撤銷、解除等作為民法基礎原理,在法律法規等各個層面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在適用中仍常伴隨著爭議,特別是合同效力的認定問題。
  • 最高法案例:政府無權認定合同效力
    民事主體之間的合同效力並非行政機關職權認定的範疇,不能僅以行政機關認定合同無效的文件作為認定民事合同效力的依據。最高法院認為,《合作開發合同》是發起人協議,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是成立新公司開發經營水電站並對股東內部的股權比例進行約定,並非轉讓電源開發權,未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並已實際履行。
  • 電子版的合同需要怎麼籤才有法律效力?
    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影響改變這齣門或者辦公方式,如我們在租房、旅遊、金融貸款的時候,往往對方會要求通過網上簽約的形式,也就是通過在線發起一份電子版的合同,讓我們進行籤署,對於那些不了解電子合同的人,可能會疑惑,電子版的合同怎麼樣,有法律效力嗎?
  • 農村宅基地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認定
    宅基地房屋買賣合同是一種民商事合同關係,當然受合同法的調整,故在認定其合同效力時,應適用合同法中關於合同效力的一般規定,這主要是指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 【公司實務】《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上)
    《九民會議紀要》第30至35條就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及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法律後果,包括財產返還、折價補償、損害賠償,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規定。雖然合同的成立、生效、無效認定、撤銷、解除等作為民法基礎原理,在法律法規等各個層面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在適用中仍常伴隨著爭議,特別是合同效力的認定問題。《九民會議紀要》通過六個條款對此予以規範,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也有助於統一司法審判尺度。
  • 【公司法務】《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中)
    上期,我們對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問題進行了討論,下面我們將探討一下合同違反規章的強制性規定的效力認定,及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法律後果。《九民紀要》在解決了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合同的效力問題的同時,還提出了違反規章的合同的效力問題,即第31條規定了違反規章的合同效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