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外合作大學,一般給人的印象是高大上的代表,全英文教學、出國深造、一流的學習環境甚至連住宿環境都比一般的公辦高校要好的多,上述方面也是他們能夠吸引優質生源報考的重要原因。中外合作大學一般位於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往年中外合作大學的分數線雖不及我國頂尖名校,但是超一本線幾十分是沒問題的,一些辦學水平高的中外合作大學甚至可以和一些中遊211錄取分數線不相上下。不過今年中外合作大學在招生中卻普遍遇冷,不僅分數線普遍下降,甚至出現報名人數不足的困境。
今年出現招生困境的中外合作大學並非個例 ,而是普遍現象。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在廣東招生256,卻只有87人投檔,最低分分數也僅有475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廣東招生90人,最終也僅有44人投檔;寧波諾丁漢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線降至一本線附近,在內蒙古的招生位次也下降了近8000餘名;西交利物浦大學在天津的招生分數也降至一本線,在大本營江蘇省的分數也降至一本線附近,這與往年動輒超一本線幾十分的情況大相逕庭。之所以中外合作大學普遍出現招生困境,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疫情加上國際形勢不穩定
這些中外合辦大學很多實行「2+2」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國內學習兩年加出國留學兩年,如今國外疫情嚴重,前景晦暗不明,加之國際局勢緊張,很多學生與家長對這種培養模式存在疑慮在所難免。
二、中外合作大學收費高昂
這些中外合作大學收費普遍收費高昂,一般是國內公辦高校學費的數倍或數十倍,比如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每年學費高達95000元,四年僅學費就達將近四十萬;西交利物浦大學學費前兩年在國內需要8萬餘元,後邊去英國學習每年則高達30萬,四年本科時間僅學費大概需要將近80萬元,加上生活費等至少需要100餘萬;寧波諾丁漢大學學費也有10萬元左右。這些中外合作大學高昂的學費已經將很多考生擋在門外,加之疫情影響,經濟不景氣,出國留學也不像以往那麼吃香,高昂的收費成為中外合作大學遇冷的原因之一。
三、一些中外合作大學專業設置問題
一些中外合作大學專業設置未考慮國內實際情況,開設了一些小眾或冷門專業難以招收到生源。比如北理莫斯科大學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經濟學、俄語,數學、材料學、俄語等專業要麼冷門、要麼小眾很難吸引到考生報考;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招生專業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生物技術與食品工程,生化環材四大網絡天坑專業就佔了三個,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就算國內重點大學這些專業也出現了難以招到優秀生源的問題。
整體來看,今年中外合作大學遭遇招生難的困境,既有外部大環境的影響,也有學校自身內部原因的問題,在國際局勢緊張、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中外合作大學如果在學費、培養模式、專業設置等方面不適當做出調整,其招生困境很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