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品進口存在「標識硬傷」

2021-01-07 中國網財經

  本報訊(記者張正偉 通訊員周哲 沈怡)市民在海淘或代購童裝、紙尿褲、兒童汽車座椅等商品時,有多少人會注意商品上的標識呢?寧波檢驗檢疫局日前召開的新聞通氣會透露,今年以來,寧波口岸進口的兒童用品存在問題最多的是中文標識不合格。「要麼未加貼中文標識,要麼中文標識描述不規範,執行衛生標準號、產品規格、注意事項等內容不符合我國相關產品的強制性技術標準。」檢驗監管處副處長王遠說。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進口兒童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今年1月至4月,寧波口岸進口嬰兒紙尿褲、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兒童服裝等兒童用品365批,金額240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加22.1%、27.7%。其中,不合格40批,金額390萬美元。

  在一次商品抽檢活動中,寧波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發現一批進口兒童用鬥篷浴衣標註的產品執行標準編號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要求企業加以整改。進口兒童用品是按所在國標準進行生產的,符不符合我國的要求,需要在中文標識上表述清楚。但是,一些國內進口商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對中文標識不上心,認為可有可無,殊不知這樣會誤導國內消費者。據寧波檢驗檢疫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進口兒童用品在國內銷售必須有中文使用說明和標識,標明生產廠商名稱、廠址、商標、使用年齡段、安全警示語等;必須符合我國《消費品使用說明》系列標準和相關商品的國家強制性技術法規要求。

  進口兒童用品在國內銷售必須符合我國相關強制性技術法規標準,消費者在購買時可要求商家提供相關檢測報告。據介紹,目前我國針對進口兒童用品出臺的國內強制性標準包括: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標準GB27887《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玩具標準GB6675《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嬰兒紙尿布標準GB《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嬰童服裝標準為下月1日起將實施的GB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和GB17591《阻燃機織物》。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還在買進口母嬰用品嗎?全英文標識產品或來路不明
    華龍網6月1日19時23分訊(記者 黃宇)進口尿不溼、奶粉,母嬰用品店內,洋氣的全英文標識產品,往往受不少媽媽青睞,但你知道嗎?這類商品或許無法查證來路,屬於違法銷售。今(1)日,記者從重慶市渝中區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獲悉,在對渝中區重百、新世紀及ole等17家大中小型商場超市進行集中檢查後發現,7家經營單位存在的違法事實,將對其依法予以查處。  「從5月24日起,我們對17家超市商場的20類單品共計數百件母嬰、兒童產品進行了檢查,結果是大型超市、商場全部通過抽檢,但部分中小型母嬰用品專賣店問題突出。」
  • 海關提醒:勿使用不安全進口兒童用品
    新華社廈門5月30日電(記者顏之宏)「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廈門海關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2018年以來該關查處的不安全進口兒童用品門類進行通報,其中,進口文具、奶瓶等食品接觸產品、紙尿褲和兒童牙刷問題突出。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廈門海關共監管進口兒童用品1046批次,貨值4334.9萬美元。
  • 樂高無印良品等進口兒童用品質檢不合格
    質檢總局對進口兒童服裝、玩具、嬰幼兒紙尿褲、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等兒童用品進行了統計。   數據顯示,進口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檢出不合格2288批次,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07批,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纖維成分與標識不符等。
  • 進口兒童用品抽檢:產品細節問題多 兒童安全座椅要重視
    六一將至,兒童用品市場可謂「熱火朝天」,進行得「如火如荼」,進口兒童用品更受消費者的歡迎。但質量仍然是消費者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日全國各地對兒童用品進行抽查檢驗,以進口兒童用品為例,產品存在細節問題較多,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檢測要重視。
  • 質檢總局抽檢結果:進口兒童用品合格率低
    新安怡牌奶瓶、德國NUK牌奶嘴、日本貝親餐具等世界名牌均不合格  目前國內很多父母都依賴進口兒童用品,但實際上,進口兒童產品質量堪憂,令人擔心。昨日,國家質檢總局剛剛公布一項對進口兒童床上用品、進口兒童文具用品等四大類產品的專項抽查結果,這四類產品的總體抽樣合格率為85.1%。
  • 青島連續檢出兩批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 均進口自韓國
    央廣網青島5月31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曉燕)近日,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連續檢出兩批進口兒童用品不合格,主要問題為安全警告標識和中文說明書不符合我國相關要求。這兩批產品均從韓國進口,分別為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和電動童車,這兩類兒童用品均為青島地區首次進口。
  • 廈門海關查獲251批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 紙尿褲成重災
    廈門網訊(記者沈偉彬通訊員呂一峰)質量安全是奶爸奶媽們選擇兒童用品最重要的因素,5月29日,廈門海關對外發布消息稱,上一年度(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25日)共查獲251批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其中177批為進口嬰幼兒紙尿褲
  • 兩款進口兒童餐具不合格 檢驗檢疫:進口兒童用品不可迷信
    近日,寧波檢驗檢疫局海港辦事處工作人員對某企業從日本進口的食品接觸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發現其中一款兒童用刀叉餐具和一款嬰兒輔食用剪刀的丙烯腈單體超過國家限量標準,檢驗檢疫部門依法對該批220套不合格產品作出退運處理。  該兩款不合格兒童餐具均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質。
  • H&M、ZARA、樂高、巧虎等,進口兒童用品不合格清單來了!
    大家好,我是達睿貿易(供應鏈金融)---雲進通,關注我,有更多進口資訊及時推送給您。 近日,海關總署對外公布2020年1至5月海關查發的部分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不合格情況,涉及服裝、玩具等6類41批次進口兒童用品,包括H&M、ZARA、樂高、巧虎等品牌。 據云進通了解,查發的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均依法依規採取退運等處置措施。
  • 這些進口兒童用品不合格!涉及H&M、ZARA、樂高……這份兒童用品...
    本文轉自【羊城晚報】;日前,海關總署對外公布2020年1至5月海關查發的部分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不合格情況,涉及服裝、玩具等41批次進口兒童用品,包括H&M、ZARA、樂高、巧虎等品牌。 查發的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均依法依規採取退運等處置措施。
  • 質檢總局發布07年部分進口兒童用品專項抽查結果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為保護少年兒童的健康和安全,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天津、遼寧等14個地方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部分進口兒童用品實施了專項抽查。抽查產品為進口的兒童用食品接觸類器皿、進口兒童床上用品、進口兒童文具用品和進口嬰幼兒及兒童布鞋等四大類,共涉及343種產品,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5.1%。
  • 進口商品背後的真假 不少進口商品沒有進口標識
    工商局和檢驗檢疫局聯合執法,對城區進口兒童用品進行專項檢查貼有檢驗檢疫標識的進口兒童水杯     「家裡洗髮膏、護膚品都是韓國的,寶寶的奶粉是英國的……」近兩年,城區銷售進口商品的店鋪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母嬰用品、化妝品、保健品以及高檔酒類充斥著市場的各個角落,讓不少消費者流連忘返
  • 重慶海關對250批進口兒童用品開展專項風險監測,不合格兒童用品...
    兒童節將至,5月31日,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海關了解到,2018年以來,從重慶直接進口的兒童用品總計貨值3986.57萬美元。而重慶海關連續兩年在兒童節前夕組織開展了進口兒童用品專項風險監測,共監測嬰童紡織服裝、童鞋等250批進口兒童用品,涵蓋線上(跨境電商)111批、線下(實體店)139批,發現安全項目不合格46批,安全項目總體合格率為81.6%。從監測情況來看,跨境電商銷售消費品不合格率高於實體店。
  • 提醒|海關總署發布進口兒童用品不合格清單,樂高、巧虎、zara等在列
    近日海關總署對外公布2020年1至5月海關查發的部分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不合格情況涉及服裝、玩具等進口兒童用品>6類41批次進口兒童用品被曝光名單一共包含6類41批次進口兒童用品,其中:1H&MH&M棉製針織嬰兒連體衣,因染料或有害物質可能通過皮膚
  • 質檢總局通報1-5月進口兒童用品不合格情況等內容
    針對電線電纜、兒童用品、學生文具、車用汽柴油、林木製品、化肥、節水產品、建築防水卷材等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分析質量問題成因,解決關鍵問題,實施質量提升,規範產業健康發展。針對一季度存在問題的重點產品和重點區域,開展專項執法活動,狠抓城鄉結合部薄弱環節的執法打假。四是加強進出口商品質量監管。加強進出口酒類,進口植物油、乳製品、肉類、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管。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臺或將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韓進口兒童用品...
    ;進口兒童用品又陷「尷尬門」,韓國兩批產品不合格;人民幣正式入籃SDR,旅遊、海淘雙得利;日本商店「爆買」潮消退,消費者選擇「網購」了。 臺灣明年或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 臺海網消息:據報導,臺灣擬開放福島等5個日本核洩漏受災縣的食品進口,正式開放的時間可能是明年年初。 這一消息的傳出,引發網友的熱議。網友顯然對臺當局欲開放日本核災食品進口一事不滿,「詐騙集團罔顧全民食安,賣臺劣跡又添一樁!對馬當局不斷攻擊侮蔑的『主婦聯盟』怎麼不比照辦理、放話呢?」
  • 樂高無印良品等品牌的兒童用品卻質檢不合格
    ,今年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5778批次,同比增長103%,涉及貨值1.238億美元(約合7.68億元人民幣)。不過,其中不合格項目中包裝標識不合格佔比較大,質量安全不合格的則有134批次,同比下降了18.7%。質檢總局對進口兒童服裝、玩具、嬰幼兒紙尿褲、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等兒童用品進行了統計。數據顯示,進口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檢出不合格2288批次,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07批,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纖維成分與標識不符等。
  • 曝光| 樂高、巧虎、​H&M……一批進口兒童用品不合格!
    M、ZARA、萬代等品牌均上「黑榜」5月30日,海關總署對外公布2020年1至5月海關查發的部分進口兒童用品質量安全不合格情況,涉及服裝、玩具等6類41批次進口兒童用品,查發的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均依法依規採取退運等處置措施。
  • 包裝全英文就是進口貨?消費者選購紙尿褲存在誤區
    消費者在選購進口紙尿褲時存在誤區,往往認為其外包裝上全外文注釋才是正品廈門日報訊(記者 崔昊)昨日上午,東渡檢驗檢疫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東渡檢區進口兒童商品質量總體情況,其中一次性衛生用品(嬰幼兒紙尿褲)很大的問題就是無合格中文標籤。據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介紹,很多進口兒童商品標籤並不規範,外包裝上只有外文並不代表其就是純進口商品,來源更值得懷疑。
  • 2016年央視315晚會:海淘兒童用品合格率堪憂
    據央視315晚會報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去年對跨境電商渠道進口的兒童用品質量進行了抽檢,總計抽樣654批,檢出不合格217批,不合格率為33%。其中,進口玩具存在小零件容易導致兒童窒息等問題,涉及品牌包括:little tikes(小泰克)等。進口兒童服裝不合格29批,存在服裝繩帶配件容易導致兒童窒息等問題。涉及品牌包括:allo&lugh(阿路和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