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上,經常會有患者指著身上的一片或者幾個紅疹子問我,大夫,我這是怎麼了?
的確,生活的這樣那樣的皮膚問題經常讓我們困擾和不知所措,尤其是「長相」和「脾氣」還有點像的,比如說溼疹、過敏、蕁麻疹。
今天國老師跟大家聊一聊皮膚上的這些小疹子,並且帶來除癢外洗方、紫草油、玉屏風茶,讓我們一起趕走這些疙疙瘩瘩的小煩惱。
【本集重點】
1、蕁麻疹、溼疹和過敏有很多同性的問題,國華老師科學解答。
2、溼疹記住「四少」
科學闢謠、解惑
蕁麻疹、溼疹和過敏有很多同性的問題,今天國老師一起解答。
1、需要查過敏原嗎?
過敏原有成千上萬種,而檢測只針對常見的幾十或幾百種,結果有指導意義,但是有點痛苦和折騰,即使不去檢測,只要哪天過敏嚴重,將過去24-48小時吃的食物和接觸過的東西,去過的環境記錄下來,多次之後就能找到可疑的過敏原。
而且即使現在檢測陽性,過一段時間再嘗試下,也許就可以了,不要因此與生活中的小美味和小美好擦肩而過。
2、激素軟膏一擦就好,簡直是神藥!
在激素軟膏的使用上,存在兩種極端情況,一種談之色變,一種用之無度。我說幾個原則,短期小範圍外用激素不會令人變胖,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也不會在臉上留下痕跡,不能突然使用和突然停止,需要循序漸進,否則用了好,好了停,不好了再抹點,長此以往,會產生耐藥性,激素軟膏都不管用的紊亂性皮膚病令皮膚科醫生都很頭痛。
3、過敏、蕁麻疹、溼疹太痛苦,會不會遺傳?
準確來說,這些都是過敏性體質容易發生的問題,而過敏性體質是可以遺傳的,但肯定不是100%,而且兩代人的表現形式可以完全不同。可能家長表現為溼疹,子女表現為過敏性鼻炎、溼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血管性水腫、哮喘等,這些都是過敏性體質常見的表現形式,都是一家人。甚至就同一個人而言,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表現為不同的過敏形式。
4、過敏、蕁麻疹、溼疹需要忌口嗎?
這是幾乎每個患者都會問的問題,也有很多朋友正在過青菜豆腐的佛系生活。原則上,辛辣刺激發物需要禁忌,比如說辣椒、蔥姜蒜、韭菜、茴香、香菜、牛羊肉、魚蝦等,在發物裡面,無鱗魚比有鱗魚更發,比如說鱔魚、魷魚。但忌口不是絕對的。小孩子長身體,就不要完全不吃,大人在嘗試性食用後,沒有加重,也是可以放寬一點的,但是每次吃完某種食物就加重,就需要管住嘴了。
5、為什麼我會的蕁麻疹?
蕁麻疹的病因很複雜,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但究其根源,內因和外因,內因是體質、正氣、情緒。如果是過敏性體質,正氣或抵抗力不足,或精神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內分泌紊亂,就容易招惹。外因更廣泛了,某些食物或食物添加劑或藥物、冷熱、日光、昆蟲叮咬、風、花粉、柳絮,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蕁麻疹感受不到的。這些誘因不知道哪個會蹦出來,毀掉你一天的好心情。
6、蕁麻疹反反覆覆,很多朋友都是去了信心,到底能否根治?
目前還沒有短期內能根治的方法,但好消息是,得了蕁麻疹一輩子都不會好的只有5%,還有80%左右的慢性患者可以再3-5年內自愈。如果瘙癢影響生活質量,就治,緩解下症狀,反之,可以不治,放鬆心情,提高抵抗力。人的免疫系統無比強大而又複雜,當它紊亂的時候,可以讓你出現各種毛病,但它自身的調節作用又會讓你某一天發現:「咦,好像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了?」要有信心,相信醫生,相信自己。所以,目前大夫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症狀,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免疫力。
溼疹記住「四少」
溼疹記住「四少」,其他癢的病也是一樣哦!
溼疹是皮膚科最經典的病了,發病率非常高,很多朋友深受其苦,但是因為「溼」的特點,溼性黏滯,所以是纏綿難愈,我來分享下我對溼疹的看法。
溼疹,讓有些朋友以為是潮溼引起的疹子。當然不是這樣,如果是這樣,那些空氣比較潮溼的城市裡的絕大多數人都要得溼疹了.
溼疹有很多種,但最經典的溼疹,就是人在其急性發作期,因為癢而搔抓有時會淌水(滲液)的那種,這也就是溼疹名字的由來。溼疹還有很多其他的類型,比如冬天熱水經常燙洗、皮膚乾燥誘發的皮脂缺乏性乾性溼疹,還有小腿靜脈曲張的患者,很容易在靜脈曲張的下方出現溼疹,叫淤積性皮疹。
溼疹的診斷不難,困擾的主要是如何治療。糖皮質激素藥膏並不適合所有溼疹,中醫會採取內服和外敷的方法,分型很多,最好對症就診。我最喜歡跟患者講的是,所有癢性的病,包括溼疹,都要「少抓、少燙、少用清潔劑洗、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和發物」。這個大家一定要記住咯。
如果溼疹是急性期,抓了淌水,那就不要再用藥膏了。淌水多用溼敷的治療方式。如果是慢性期,沒有淌水,那就可以用各種軟膏或霜劑。為了加強療效,可以口服一些藥物.
【祛溼排毒A計劃】
近期,國華老師和很多朋友一起做祛溼排毒與夏季減肥,想要加入的朋友,私信給老師「祛溼」兩個字,就可以獲得老師的專屬福利~
#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