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時常盡?李楊愛情悲劇淺析

2020-12-27 鴻小二

【摘要】

長恨之美,古來共談。先賢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辭藻華美,敘事曲折往復,讓人們在感嘆樂天先生的豐厚文學功底的同時夢回唐朝。但同時也讓人對唐皇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從情真意切難分難捨到最後迫於壓力陰陽兩隔徒留悔恨的故事不禁惋惜不已。本文將從《長恨歌》篇章結構和遣詞造句入手,通過對李、楊、白三人的經歷和性格分析粗略得出李楊帝妃愛情悲劇的原因。關於前人對《長恨歌》主題的分析早已碩果纍纍,在此不作贅述,本文僅選取愛情論行文。

【正文】

一.佳句共賞

1. 佳期如夢初相識

我們總是不滿足的,總會在各個階段追求不同的夢想,唐皇李隆基也不例外。《長恨歌》開篇即點出了當朝皇帝李隆基的「重色不得」,先對其進行了諷刺批駁。再接一句「楊家有女初長成」和「未識」給玉環的出場作了美化。接著又對楊的美貌進行了詳細描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這一對比中我們也就不能理解李對楊的一見鍾情相見恨晚了,同時也能一窺此時的玄宗對貴妃可能也僅僅是喜歡,迫切想要得到這位絕色佳人。再詳寫了李楊二人在皇宮中的生活,從中不能看出玄宗與貴妃的情真意切。一句「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道出了此時的唐皇對貴妃的痴情專一,此時二人的愛情是備受人們追捧主流接受的。再到後面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中生女」一句,從此時天下百姓由於唐皇對貴妃的寵愛而爭相生女以相較貴妃受寵可見;這一時期的李楊是幸福的,他們二人的愛情也是真摯純粹的,初讀來令人心情愉悅不禁感嘆到二人如夢似畫般的愛情經歷。

2. 無可奈何紅顏逝

然而,生活卻總是那麼不盡如人意,總在你盡心享受現階段生活的時候給你猝不及防的沉重一擊。正如《長恨歌》中第二部分寫安史之亂爆發後貴妃與玄宗逃難避戰,截然不同於往昔宮廷繁華享樂奢靡的生活。「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這時苦於戰亂的將領百姓們,終於將一切罪責全部推到了貴妃身上,稱玄宗因痴迷美色聽信貴妃讒言而荒唐誤國以致戰亂。他們想要逼迫玄宗處死貴妃,而玄宗在如此情形下「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也許只能出此下策了。貴妃可能從未想到如此恩愛的兩人竟然是如此結局。最終「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往昔貴為九五之尊的唐玄宗在國家危難地位動蕩之際也只能犧牲了摯愛的貴妃以換取暫時的自我保全。這第二部分讀來令人惋惜二人的愛情絕唱,為玄宗迫於時勢而自我保全而深感無奈,也為貴妃理解玄宗慷慨就義而稱讚。

3. 入骨相思難忘懷

可是,我們總是有感情的,也會為失去的東西而深深回憶。「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池芙蓉未央柳」貴妃逝去後,玄宗終於回到了皇宮,「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然而宮中的布滿二人生活回憶的物件卻清晰地提示著玄宗;貴妃已經不在了。不由得想到了李清照的詞《如夢令》「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再多的詞彙可能也描繪不出玄宗失去貴妃的痛苦 ,而且還是自己親自下的令,更是多了一層無奈與悔恨。「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失去最愛的人,玄宗是否也會在四下無人時因為想念貴妃而淚垂?我不得而知,但是那種曾經擁有卻最終失去的痛苦往往比我們想像所理解的更加強大,常常會壓得我們感覺窒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可憐的是越是想要見到貴妃玉環也便就更加不能見到。無奈的是連夢境都不曾給過玄宗機會,再見貴妃只是徒留空夢,也許這也就是貴妃給玄宗的懲罰吧!奈何在當時看似亙古不變的帝妃愛情也如看似的唐都城一樣,最終還是被歲月的馬車無情地碾壓,車輪上殘留著他們愛情的誓言,但早已沒人記得他們愛過的痕跡。第三部分主要是玄宗的回憶與後悔無奈,讀來讓人真正感受到了玄宗對貴妃深深的追憶和愧疚。

4. 徒把相思紅塵寄

往往我們都是貪心的,越是得不到的東西便就越難以忘懷,總是渴望通過其他的方法渠道得到以獲得自我內心的滿足。我不知道人逝世以後會不會前往另外一個世界,過著與這塵世類似的生活,但那個世界所不同的是,卻再也沒有了痛苦。但是我們的天子唐皇玄宗卻是選擇了相信,可能真的是太想念貴妃了,所以想方設法也想要再覓佳人,「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終於有人為這份執著所感動出手相助。可是,人逝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你越是想要拼命找回就越是徒勞無功,你所得到的只能是更加確定的對方真的的確不存在了。「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人世中難以尋覓,是否能夠到仙境尋找?「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玄宗到了仙境,在這裡找到了他心心念念的玉環。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這個能歌善舞的女子會是玉環嗎?「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女子的一顰一蹙勾起了玄宗的回憶,把對玉環的寵愛原封不動地轉移到了這個稱「太真」的女子身上。「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盒分鈿」由於對這個女子念念不忘,玄宗終於託人帶去了信物「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在玄宗看來,只要心誠意切就能再次相見舊愛。聯想到「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當時的二人還是團聚在一起的,也曾許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美好誓言。我想當時的李楊二人是幸福的,他們都對他們的理想中的共同的美好未來報以無限的期待,無論如何也不願放開對方,想要世世代代為夫妻。但是「天長地久有時盡」,只有那「此恨綿綿無絕期」,再有道不盡的動人愛語也終究抵不過大時代背景下的人言是非。

二.人物簡評

1. 李隆基

對於唐皇玄宗李隆基,我認為他首先是一個開明仁君,在他在位期間的唐朝大體上可以說是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建設進步明顯,詩賦文化碩豐富,極其有力地推動了唐朝社會的大發展。但是同時也不可忽略他性格中的貪婪,由於對玉環的垂涎,用了一定的手段得到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正史中有所記載,具體在此不作展開)。可能正是因為玄宗生長在皇家而長在性格裡對世間其他事物的佔有的野心,才是導致玉環悲劇的根源。在王位和摯愛之間,玄宗選擇了保全自己的王位,原因不外乎大則經世愛民,小則貪念權貴。我們在看到玄宗雄才偉略的同時也要聯繫到他貪婪的性格特點。

2. 楊玉環

對於貴妃楊玉環,我認為她是真正可憐但英勇慷慨的。由於美貌,玉環被送入深宮先為妃後為尼復為妃,她的命運是坎坷的。作為帝妃,她在驚喜尊貴的同時也應該明白不可擺脫的命運。我想她是聰穎的,更是真正愛著玄宗的,不然她大可以逃走隱姓埋名度過餘生,但是她沒有逃避命運,而是直面死亡。玉環用自己的死保全了玄宗的帝位,這種對愛情的堅貞忠潔日月可鑑。

3. 白居易

對於我們《長恨歌》的作者,我認為白居易是善良多才的。對於李楊帝妃愛情悲劇,他掌握的原始資料遠比我們後人豐富,也就更能體會其中的各種滋味。他在創作《長恨歌》時,對李楊的愛情進行了美化,在尊重客觀歷史的同時也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想像。同時也得益於白居易的豐厚的文學底蘊和強大的遣詞造句能力,我們得以欣賞此千古愛情絕唱。

三.尋果歸因

有關於二人的愛情悲劇的原因,我認為可能是人物性格和時代背景兩方面。

人物性格。造成這場愛情悲劇的可能也要分為唐玄宗的貪心和楊貴妃的妥協兩方面。如果唐玄宗最開始沒有對玉環念念不忘後來沒有貪戀王位,抑或楊玉環勇於反抗在動亂爆發時迅速逃跑,可能這場愛情悲劇不會發生以致於二人陰陽兩隔徒留悔恨。

時代背景。若聯繫當時的時代大背景或許能明晰幾何,當時的唐朝已處於晚期,玄宗疏於治理而導致藩鎮勢力割據,從而一方挑起四方響應,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經濟落後民生凋敝。人們迫切需要支撐他們度過困境的希望,而不幸的是,此時的貴妃成了他們的假想敵。

四.結語

通過對《長恨歌》這篇行文結構清晰、遣詞造句優美、敘事抒情真摯的詩歌的初步賞析,以及對玄宗、貴妃的性格簡析,再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認為最終導致李楊愛情悲劇的原因正是晚唐時期逐漸沒落凋敝的封建禮教制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愛不知所然,概不放手。 最後,本文選用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內容,請立即聯繫我們,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長恨歌》:李楊愛情的悲劇之美
    它奠定了楊貴妃和唐玄宗愛情故事基調,正是在《長假歌》及《長恨歌傳》出現以後,李、楊開始成為愛情的象徵。按照魯迅先生的說法,「悲劇就是把有人生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愛情悲劇,就是美好的愛情毀滅,使人產生震撼。愛情悲劇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有多大,源於愛情有多美多感人。越美越感人,越感動越震撼。
  • 不一樣的李楊的愛情之《貓妖傳》
    李楊的愛情,有過太多的讚美。在玄宗的一生裡,大多數人會覺得他是愛楊貴妃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電影裡有句經典的臺詞:強盛時,她是帝國的象徵 ;危難時,大唐將不再需要她。這句話讓劇中的白居易對帝王的愛情產生了懷疑。作為觀眾,對這份愛情,是否也會產生懷疑。
  • 李楊詳解《紅樓夢》
    ▲李楊先生與讀者朋友們分享了《〈紅樓夢〉裡的烏託邦世界》,講座由著名設計師韓湛寧先生主持。 李楊教授介紹了他對《紅樓夢》的理解,他認為《紅樓夢》裡的世界是曹雪芹創造的一個烏託邦世界,在這個烏託邦裡,主人公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大觀園裡的「吟詞賦詩」是一種理想化的生活,寶黛之戀也是理想的愛情,但再理想的烏託邦也不過是「色」,「色」終將走向「空」。李楊教授的精彩講座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歡迎,講座結束以後,觀眾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並積極向李楊教授提問。
  • 淺析陸遊的愛情悲劇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一生仕途坎坷,婚姻上也是很悲劇。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遊和表妹唐婉結為夫妻,婚後兩人琴瑟相和,無比恩愛。然而,兩人過於親密的感情,漸漸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於最後發展到強迫兩人離婚。即使陸遊苦苦哀求,但是母親仍然無動於衷。
  • 《盟誓華清宮》再現李楊浪漫愛情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已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五一」期間即將在臨潼華清池上演的情景舞劇《盟誓華清宮》將怎樣演繹這個故事呢?記者有幸提前觀看了該劇的彩排。  演出全長80分鐘,包括帝妃巡遊、貴妃出浴、貴妃醉酒、宮廷宴樂、七夕盟誓、安史之亂、馬嵬兵變等場景,以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長生殿許下的「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誓言為主線,藝術地再現了1300多年前發生的那段傳奇愛情。
  • 八字看誰的愛情能夠天長地久
    哪些人的愛情能夠天長地久呢?男女之間的緣份總是很微妙,有時互相喜歡,卻瞬間擦肩而過,讓人那麼的無奈;有時無需尋找,美好的愛情卻在身邊。你的愛情在哪裡呢?你是否會擁有天長地久的愛情呢?一起來師傅看看誰的愛情能夠天長地久。
  • 天長地久的愛情,源自彼此的心心相印
    插圖來自網絡天長地久的愛情就在你自己的心中,就像很多人經常問,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愛一樣。其實真愛就在你心中,只要你真心付出;執著的追求,勇敢的表白,還有一顆不離不棄的決心。真愛就能發生在你身上,天長地久的愛情就是你的愛情。就像有句詩說得一樣:「我是今生的水,你是前世的茶;用今生的水泡前世的茶,沉澱的是前世的情;沸騰的是今生的愛,杯子上方緩緩溢出的香氣;就是今生的緣分,讓我們手牽著手;一起走完這前世今生」!這就是對心心相印的感情,最好的詮釋。只有兩個人心心相印,才能維繫天長地久的愛情。
  • 《長生殿》和兩《唐書》中的李楊愛情
    ——戴敦邦畫《長恨歌》    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和《新唐書》即有記載,歷代戲曲、小說,尤其是崑劇《長生殿》做了精彩的描寫。可是學術界對此的研究還很不深入。我先後出席了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的《長生殿》國際研討會,談了一些新見解,這裡就李楊愛情做一簡單介紹。
  • 李楊:我要拍一部「活著」的電影
    本片提醒我們,要想避免這種悲劇,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力量和協助。需要的,是法律對這種現象的有效管制;是我們在天橋、在路邊看到兒童乞討的勇敢發聲。所以網絡上很多人說,李楊妥協了、獻媚了。是的,他妥協了。李楊導演說只有能和觀眾見面的電影才是活著的電影,否則就是死的。
  • 別再相信李楊的愛情故事了,楊玉環其實是個順利上位的小三!
    在詩中主要描寫了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二人的最後結局也非常的委婉悽涼,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當時在後宮眾多的佳麗之中,李隆基也只寵楊玉環一人,根本無視其他姿色美麗的貴妃。為了討楊玉環的喜歡,他甚至不惜派人專門去南方摘荔枝,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交通是相當不方便,在北方要吃到南方的水果是非常困難的,可是他還費心費力地讓人去這麼做,可見他對楊玉環的喜愛程度之深。
  • 8月最後三天,狂下愛情雨,愛情回頭,註定天長地久的三大星座!
    8月最後三天,狂下愛情雨,愛情回頭,註定天長地久的三大星座!,而且你冥冥之中,會求得姻緣上上籤,8月最後三天,狂下愛情雨,愛情回頭,註定天長地久。,射手座人也許可能需要你多些主動,但是會有非常不錯的結果,射手座人的性格中缺乏沉穩,經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另一半發生爭執,事後射手座人也會後悔,甚至想要拼命挽回,8月最後三天,狂下愛情雨,愛情回頭,最終與前任破鏡重圓,註定天長地久。
  • 大人物30期李楊
    李楊:其實《盲流》應該是在《盲山》之前就把劇本寫好了,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況沒有拍攝,但是現在我其實正在準備拍攝。我一直有個夢想就是把三部曲完成,現在正在做一個電影叫《盲愛》,講述一個盲人女孩子和一個落魄音樂家的愛情故事,音樂是一個無國界的心靈的語言。
  • 從梁祝分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
    兩情相悅的愛情總使人愉快,古往今來,多少痴情男女在愛情裡甜蜜、沉淪……愛情是人類永遠的主題,從柳永到納蘭容若,愛情似乎貫穿了他們整個創作生涯,從「楊柳岸曉風殘月」到「人生若只如初見」,愛情的甜蜜與苦澀流淌在詩人的筆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可謂家喻戶曉,自東晉開始,他們的愛情故事就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 淺析經典愛情電影《花樣年華》,看王家衛的鏡頭語言!
    導語:淺析經典愛情電影《花樣年華》,看王家衛的鏡頭語言!溫情與扼殺,不論從詞義上,還是在內涵上,二者都是尖銳的。從人性的角度看,他們似乎也想對傳統秩序進行抗爭,但來自內外的過於沉重的文化積澱最終迫使他們放棄了渴望的反叛,踏上了痛恨的回歸,從而完成了自以為是正劇而其實是深刻悲劇的人生戲劇演出。當梁朝偉把自己的心連同飄散在風中的夢埋藏在異國他鄉那殘破的石洞中時,一股苦澀的淚水瞬間便淋溼了獨處於黑暗中的我及我的靈魂。
  • 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在白居易的《長恨歌》到底是恨還是愛?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是家喻戶曉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該詩創造了唐玄宗與楊貴妃迴旋婉轉的動人愛情悲劇!白居易的這首《長恨歌》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並卵,我們肯定都會想到有名的「楊貴妃」,提起二人,小編不得不說就是他們的愛情故事,既又是讓人感動,卻也是讓人悲慘啊!這在白居易的《長恨歌》裡深有體現。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李隆基因所寵愛的武惠妃讒言,將三個兒子廢為庶人並殺害,改立三子忠王為太子。同年,武惠妃病死,唐玄宗李隆基日夜寢食不安,後宮雖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
  • 大學生的愛情,天長地久還是曾經擁有?修成正果該有的戀愛觀
    每天翻看媒體資訊,總有許多關於明星大腕的愛情故事充斥版面,給人感覺娛樂圈裡誘惑太多,明星的愛情太脆弱,不堪一擊。那麼,校園裡大學生的愛情呢?他們之間真正能修成正果的比率多嗎?那麼,大學生談戀愛是以「追求志同道合的共同目標」為目的,還是奉行「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是什麼原因促使大學生談戀愛的現象普遍存在?主要有以下四點緣由:第一,是學生身心發育的自然需求。
  • 「9月9」寓意「天長地久」 愛情宣言貼上錦江大橋
    早報訊(記者黃鑫)9月9———「九九歸一」,有天長地久之說。戀人們也趁機發動愛情攻勢。昨(9)日,錦江大橋橋墩上貼出兩個神秘的大紅心愛情宣言,引來眾人議論紛紛。  「愛情宣言」刻上橋墩  昨日16時40分,記者趕到錦江大橋,兩顆大紅心豁然現於眼前,剪成紅心狀的「春梅,我愛你」幾個字特別顯眼。而在「春梅」紅心上,還有「W永遠愛你」的宣言。
  • 書愛情:人稱「愛情才女」,一部自傳小說,寫盡愛情裡的冷暖!
    《傾城之戀》是一部探討愛情、婚姻和人性在戰亂及其前後變化,怎樣生存和掙扎的作品。很多人都在這部小說中,看到了自己的愛情,看到了自己的婚姻,這部小說也對很多人的愛情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故事的背景是在香港,上海來的世家小家白流蘇,剛剛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婚姻,此時的她,身無分文,因為現在的處境,她受盡了親戚及冷嘲熱諷,看盡世態炎涼。
  • 李楊:與現實死磕的十幾年
    《盲·道》的製片人宗慶平是李楊在北京廣播學院的學長,三十多年來的至交好友。在宗慶平看來,「一個人關注什麼,和他的成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關係」看起來不太明顯。李楊出身文藝世家,父親是西安有名的演員,李楊小時候過的是衣食無憂的生活。
  • 愛情悲劇之美
    因為那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撥動了許多人心底那根最柔軟的心弦。不是嗎?每一個人都有過青春歲月,每一個人都走過一段愛情故事。人們的愛情故事裡,有多少曲曲折折,恩恩怨怨?而這首講述愛情悲劇的歌,勾起了人們無盡的聯想、回憶,引起了聽眾強烈的共鳴。愛情是美好的,但世間萬千的愛情故事裡,最能打動人的卻總是深深相愛而不得不分離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