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 之90佳(一)1—36
「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
之90佳(一)1—36
【 教育理論 】
1.「課程與教學理論研究和應用推廣新進展」叢書 [美]威廉·麥克馬斯主編 李廣洲、劉前樹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共包括「闡釋理論:理科教學中整合科學本質」、「傳授科學本質:計劃、方法和策略」、「傳授科學本質:課程和課程要素」、「科學本質的評價」四大部分。作為本領域的第一本專著,《科學教育中的科學本質:理論和策略》介紹了在科學教育中整合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理論以及讓各種類型的學習者分享這些重要內容的方法。
2.《關心(第二版)》 [美]內爾·諾丁斯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該書深刻地探討了關心者與被關心者究竟是什麼關係?什麼是道德行為的根本?並向我們呈現了如何重新思考這個最為基本的人類關係。書中,作者多次深入分析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她認為教師對學生的關心不是教師簡單地付出就可以實現的,必須有學生作為被關心者的深度參與。
3.《學前兒童文學》 鄭荔著 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本書從教育理論出發,融匯以學前兒童為研究對象的不同學科的研究成果,對學前階段兒童文學本質特徵做出更為全面和深入的剖析。在學前兒童文學的遊戲性、兒童文學如何吻合兒童的身心特徵以及根據兒童文學理論和兒童教育理論確定學前兒童文學教育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諸多新的觀點。
4.《教育應該不一樣》[臺灣]嚴長壽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教育政策關係青年無比珍貴的未來。然而高校擴容、政策失當;官員遇問題逃避;老師抱持鐵飯碗心態;家長急功近利,唯分數是問;學生虛耗青春,學不到真才實學……高等教育大崩盤時,誰來付出代價?青年如何才能拓開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面對沉重的教育亂象,作者沉痛建言: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作者從成功、失敗者的案例分析中,總結了青年在開拓自己的發展空間上,家長及青年自己需要改變的思想觀念。
5.《教學與學習:實現高質量全民教育——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2013/4》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編 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書運用大量圖表和統計數據生動地展示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最新證據,在此基礎上進行國際比較,展開問題分析。本書以教學與學習為主題,提出「只有教師優秀,教育系統才能卓越」,開發他們的潛能是提高教學與學習質量的重中之重。
6.《什麼是好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哲學闡釋》 劉鐵芳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書用詩性的語言對當下教育現實以及教育理想予以哲學闡釋;立足學校教育最核心的問題和要素,注重生命關懷與文化引領;堅持人本立場,突出兒童本位,立足情境解讀。
7.《顧明遠教育演講錄》 顧明遠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書是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演講文稿的薈萃。書中精選了顧明遠有代表性的演講40篇,主要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科學領域的成就和經驗,堪稱新時期教育思想演化和教育理論發展的縮影和寫照。
8.《薛瑞萍讀教育理論》 薛瑞萍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為著名小學語文教師薛瑞萍對12本教育經典著作的個性化解讀。其中包括《靜悄悄的革命》、《朗讀手冊》、《給教師的建議》等教師非常熟悉的教育經典。薛瑞萍以其特有的語言風格,結合具體的教育情境對這些教育經典作出了自己的解讀。對一線教師有極強的參考作用,同時對家長也有極大的幫助。
9.《中國教育改造》 陶行知著 商務印書館
本書是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進行的中國教育改革試驗——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創辦一周年之際自編的一本文集。書中反映了他對中國教育的基本觀點,反映了他對教育理論的倡導與實踐。本書展示了陶行知的「所信」、「所行」、「所寫」,是對20世紀中國教育影響至深的一本著作。
10.《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 肖甦主編譯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書是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反映了蘇氏教育思想的精華。由「教育真諦百寶箱」、「教師愛生工具箱」、「教師育人工具箱」、「教師發展工具箱」、「校長工作工具箱」、「學生發展工具箱」、「家長教育工具箱」七部分組成。本書為讀者深入學習研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提供了簡明實用的讀本,是我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師範院校師生進行創造性教育活動的案頭工具書。
11.《什麼是我們的母語——民國三大家論語文教育》 葉聖陶、夏丏尊、朱自清著 楊斌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民國語文是中國語文教育現代化的成功初程,民國時代及之後的諸多人文大家可作佐證。今天的語文教育是中國語文教育現代化的繼續,但霧霾重重,艱難坎坷。本書不薄理論,注重實踐,對語文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具有極大的啟發、幫助、借鑑作用。
12.《大學的革命——MOOC時代的高等教育》 吳劍平、趙可等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大規模在線教育的井噴式發展,不僅將有可能帶來全球教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也必將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本書作為我國第一本關於MOOC的專著,全面介紹了國際國內的MOOC發展狀況,透徹分析了它對高等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
【教師專業成長】
13.《全腦教學:影響全球300萬教師的教學指導書》 [美]克裡斯·比弗爾著 程茗薈、曹衛國、胡溦、苗萌、沈丹琳譯 中國青年出版社
全腦教學是一項源於基層的教育改革運動,被譽為全球發展最為迅速的教育改革運動,受到了美國以及世界各地30個國家教師們的推崇。它提倡徹底告別填鴨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最佳學習力、最強專注力、最驚人記憶力,是一種將腦科學轉化為最具操作性的教學方法。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左右腦,整合學生的聽覺、視覺、記憶、情感、理智等,創造性地培養出心智俱佳的「全腦學生」。
14.《迷戀學生的成長》 李華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真正的德育,是化育人生的「春風細雨」。在李華老師的書中,我們感受到的,就是與那些簡單化、生硬化的德育完全不同的氣氛。李老師的工作藝術,讓我們感受到了德育工作的優雅所在,這種新奇的魅力足以讓我們對那些德育的過程念念不忘。
15.《如何成為優秀的教師(第8版)》 [美]弗雷斯特·W·帕克等著 朱旭東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本書在美國為師範生的經典教科書、入職新教師的必讀之物。本書從理論到實踐,全面系統地探討了成為優秀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應做的準備以及需要注意的各種問題。旨在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為優秀的教育者。
16.《給初為人師的女兒20條貼心建議》 於永正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書是於永正老師給女兒的貼心話,更是給所有青年教師的的諄諄教誨。
17.《教師職業生涯十大誤區》 茅衛東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本書詳細分析了教師職業生涯可能出現的十大誤區,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規避誤區的方法。不管你是即將走上教學工作崗位的新教師,還是對教學工作感到茫然的年輕教師,抑或覺得自身專業發展出現「高原現象」的中年教師,閱讀此書都會受到許多啟發。
18.《你也可以這樣教閱讀》 黃厚江著 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閱讀教學的本質,就是教師帶著學生一起閱讀文本,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閱讀。本書闡明了教師如何教學生學會閱讀——教師首先要對文本有比較透徹的閱讀,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見解,然後用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激活學生的閱讀感受和體驗,用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激活學生的思考和見解,師生互相交流,互相碰撞,形成活的閱讀教學。
19.《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思維訓練課:讓學生學會思考的20個方法》 [美]羅恩·理察、馬克·丘奇、卡琳·莫裡森著 於璐譯 中國青年出版社
教育改革家提出,思考比教學內容更重要。如何實現學生學習成績與思維能力的雙贏,是現代教學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書通過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巧妙的教學活動、創新的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學習的自主性。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經過10年全球廣泛的實踐與研究,跨越從小學到大學各個階段,涉及美國、紐西蘭、瑞典、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國的公立、私立學校,提出了思維透明化的教學理念:學生將思考的過程傳遞給老師,教師挖掘學生的思考潛力,從而提高課堂和學習的效率。
20.《教師第一課》 朱永新、高萬祥主編 福建教育出版社
這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讀性和經典價值的教師入門與提升專業素養的智慧讀本。書中匯集了朱永新、高萬祥、朱小蔓等12位譽滿全國的著名學者和基礎教育一線從事教育和研究的佼佼者,對教師成長所需的專業素養和成長途徑的思考與建議,包括閱讀教育大師、心理學知識、教科研、寫作、口才、人際交往等,內容豐富,案例精彩,思想深刻。
21.《幸福教育的樣子》楊九俊著 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是闡述教育理想、創意教學,研討學校和教師發展的著作。作者對幸福教育的功能、作用進行了深刻揭示;通過對一批有影響的名校、名師的深度報導,生動描繪出「幸福教育的樣子」。其中不少文章公開發表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2.《語文是什麼》 葉開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書中,作者始終將「一切教育都是人的教育,是人道主義的教育」理念,與現代語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進行對照,呼籲「讓教材回到人道主義原點」,強調人的教育。作者以「閱讀美好」感召讀者,試圖引領讀者體悟「大語文」之美。另外,「自我成長」這部分奠定了全書的基礎,闡發了「愛是現代教育的核心,是核心中的核心」這一觀點。
23.《孫明霞的創意作業》 孫明霞 編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書是山東名師孫明霞的作業設計及其學生的筆記、作業集錦,創意十足,讓人耳目一新。上篇展示了學生的課堂筆記,並有作者精彩的點評和介紹;下篇展示了作者的一些作業設計和學生的作業成果,有科普短文、調查報告、與課程有關的小作文等。
24.《翻轉人生的教育》 [美]喬治·古斯裡奇著 林祥譯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他並沒有給阿拉斯加邊緣小島愛斯基摩孩子們貼上「朽木不可雕」的標籤,他從計劃待5年到實際待了33年,他心懷熱血有韌性的努力和堅持,只希望讓原住民的孩子們了解小島之外的世界,他不僅帶領孩子們參加美國難度最高的知識競賽,擺脫了這所學校被關閉的厄運,還創造了北極教育的奇蹟。
【教育心理、教育管理】
25.《師魂——教師大計 師德為本》 林崇德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書不僅對師德的內涵「博覽全球」、「談古論今」,還以深入淺出的理論和生動翔實的事例論述了當代師德建設的根本途徑,可謂是廣大中國教師職業生涯的「導航燈」、專業發展的「搭手架」、進德修業之寶典。
26.《小事物的教育學》 張文質著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延續了張文質獨具個人風格的對教育的詩意書寫。作者希望它是一本返回之書,返回童年、返回生命現場、返回細節,尋找微物之神,在凝視、省思和晤對之中,再現並進一步確認教育與人生的意義,它是「活著的生命的教育學」,它是自由而忠誠的人性的新理解。
27.《哈佛,誰說了算》[美]理察·布瑞德利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哈佛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然而,在2001年初,哈佛卻危機四伏。美國前財政部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就任哈佛第27任校長後,哈佛非但沒有從危機中擺脫出來,甚至還成了權術、金錢、性的戰場……理察·布瑞德利不顧哈佛校方的反對,憑藉自己的智慧、誠實和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披露了哈佛百年老牆之內所上演的真實的一幕幕,讓人們了解到在這所全球最重要的大學裡權術、性、野心、內訌、陰謀詭計等泛濫成災。
28.「大國教育戰略研究」叢書 浙江教育出版社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大國紛紛加大了教育戰略構思與布局的力度。本套叢書重點對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11個大國的教育戰略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跟蹤研究,剖析各國的教育特色和主要戰略政策,以利於我國學者、教育戰略制定者對比分析各國教育戰略,不斷完善我國的教育政策。
29.《教育正悄悄發生一場革命》 魏忠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了席捲全球的這場教育革命給中國教育帶來的巨大挑戰與機遇,以一種全球化的視野向讀者展現教育大數據的巨大衝擊力,被技術改變的教育將會是何種面目,信息革命將會催生什麼樣的未來校園,未來的教育需要怎樣的踐行者。
30.《學校轉型:北京十一學校創新育人模式探索》 李希貴等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從現代普通高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困惑出發,從課程變革入手,帶動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轉型,從而構建一種新的育人模式。本書對新的育人模式下的文化、課程、管理、實施策略和技術等主要構成要素進行逐篇分解,闡述這些要素在新的模式下的形態和運行方式,這些要素與整體模式之間的關係,以及對這些要素的思考、認識。
31.《見證變革——站在上海基礎教育轉折點上》 尹後慶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尹後慶先生從一個伴隨上海基礎教育改革30多年教育行政工作者的視角,用一種冷峻的思考,對正在引起國際教育同行高度關注的上海基礎教育改革成果與經驗給予客觀、公正、理性的描述。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在中國、在上海的基礎教育發生了哪些變革。本書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教育改革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已經取得的成果。
32.《學校會傷人》 [美]柯爾斯滕·奧爾森著 孫玫璐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圍繞兩方面展開:如何認識由過時的學校教育政策而導致的「傷害」?我們如何去「療傷」?作者指出,學校這個教育機構正在剝奪著教育中唯一最為關鍵的要素——學習的樂趣。我們應該怎樣去認識由於過時的學校教育政策而帶來的「傷害」?我們怎樣去應對它們。
33.《新教育年度主報告》 朱永新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本書是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在2003年至2013年曆屆新教育年度研討會上所作主題報告的首度結集,是新教育共同體10餘年來豐富經驗的集中呈現。
34.《教育的姿態》 於漪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本書是於漪老師有關中國教育現狀的總結與深思。作者從教育的細節入手,全景再現了當下中國教育的各個方面與環節,提出了發人深省的建議與對策。作為教育家,於漪老師一直希望教育要回歸到「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生命的發展。
35.《挑戰——我的40年教育實踐及反思》 胡平平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這是一部教育口述史,作者胡平平女士曾任中學生物教師、副校長、主管教育的人大副主任、主抓基礎教育的副廳長。這部書記錄了作者40年從事教育的精彩故事和心路歷程,是研究中國當代教育改革的生動讀本。
36.《與美國國家年度教師面對面》 高 靚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一本極具出版和傳播價值的教師理論書。中國教育報國際版首席記者8年親歷獨家專訪,講述自2006年至2013年8位美國國家年度教師獎獲得者的故事。從教育理念、教師生涯、師生關係、課堂教學、職業發展等不同角度,展現美國最優秀教師的從教經歷,讓中國讀者跨文化看優秀教師的共性和個性。為中國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當局者、旁觀者提供一種警示、一種參考。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