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
如何摒棄日常英語口語表達中的「中國味」?
2014-09-10 10:19
來源:愛思英語
作者:
我經常看到有網友自己翻譯一句話(中翻英),然後請其他網友評判一下,看看譯文是否通順。這些譯文,我大致看了看,總的感覺是:符合英語語法規則,但「中國味」太重。下面我舉兩個小例子,請各位看看什麼是「中國味」,以及我們應當如何避免這種「中國味」。
有一個網友,將「我們經理點頭表示同意」這句話翻譯為下面第一行。這樣翻譯,顯然是受漢語的影響,漢語中有「點頭」,英語中就有nod,漢語中有「表示」,英語中就有express,等等,漢語有什麼,英語也有什麼,一一對應,成雙成對,這是最典型的一種「中國味」。其實nod既可以當作不及物動詞,意思是「點頭」,也可以當作及物動詞,意思是「點頭表示…」,因此,沒有「中國味」的英語譯文應當是下面第二行。
①Our manager nodded to express his approval.
②Our manager nodded approval.
我在初學英語時,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我的解決方法是:在翻譯一個句子之後,把這個句子的主要動詞找出來,如果是很常用、很熟悉的動詞,比如 come、go、have、take等,那就算了,如果是不常用、不熟悉的動詞,比如nod,我就查一下《英漢詞典》,看看nod在詞典例句中的用法,與我自己的用法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說明我的用法是正確的,如果不一致,我就仿照詞典例句的用法,將我的句子改正過來。這種方法,雖然當時要花費一點時間,但對今後正確使用英語,是有很大幫助的。 但是我更加傾向推薦《牛津高階字典》、《朗文字典》等英漢雙解或者英英雙解的字典,可以幫助大家了解英語使用習慣。從而避免想當然的英語單詞中國化使用的現象。
還有一個網友,將「新郎新娘給他們的父母鞠躬」這句話翻譯為下面第一句。
①Bridegroom and bride bowed to their parents.
②Bride and bridegroom bowed to their parents.
這句譯文,如果不仔細琢磨,是看不出毛病的,它的毛病就是:在漢語中,我們習慣先說新郎,後說新娘,但在英語中,順序正好相反,應當先說 bride,後說bridegroom,因此第一句應當改寫為第二句。按照漢語順序排列英語單詞,是另外一種常見的「中國味」,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 「東西、南北、老少、新舊」等,在英語中應當改成「西東、北南、少老、舊新」等。
對於這種小毛病,我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解決方法,只有多讀書,特別是讀一些介紹英語小常識、小典故的書,以增加自己對英語各方面知識的了解。因此教師在平時也可以自己總結積累些類似知識,創立一種「對比教學」。這種教學的準備活動比較耗費時間,尤其是老師自己的時間。文化差異之廣大,實在不能隻言片語就能說清,課後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是如果布置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去尋找差異和對比,將會加深他們對英文地道表達的印象。
比如有時我在課堂上會進行一個模擬演練,在餐廳,如果服務員上菜慢了,我問學生A,此時你會怎麼說?她毫不猶豫地說:「why i haven't got my dish?」我會跟她說,你沒說錯,別人一聽就知道你是中國人,你有典型的「中國式粗魯」特徵。在西方,一個優雅的紳士或女士會有禮貌地說:「may i have my dish a little bit quick please?」有必要跟學生說清楚的是,中式英語不是一個固定的用詞、語法或者發音的錯誤,而是表達習慣的不當。在對比中教學,學生會知道差異產生的原因和趣味,同時促使他們思考深層次的問題和展開討論:到底有沒有必要保持中式英語。
同時,老師在布置作業或者課堂討論時也需要注意技巧。有些話題內容太寬泛,學生不知從何談起,就很容易造成混亂或者冷場。這時候老師就扮演了一個很好的協調者的角色——如何去切分話題,讓學生分工合作。比如講到中西餐差別,可以將差別分為幾個方面:餐廳禮儀、營養、進食習慣、製作工藝等方面,讓學生分組討論,有層次,降低了難度,可以使他們「術業有專攻」,從而進行有效的口語練習。
更多精彩內容 >> 新東方網英語頻道
全國新東方英語課程搜索
(編輯:何瑩瑩)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