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朋友們都知道,真正的航母是在1917年建造的,換言之,在航母出現整整100年後,遇到了他的最大天敵,高超音速飛彈。
高超音速飛彈,顧名思義,就是能以極高馬赫數飛行的飛彈,比如東風-17吧,他能夠以超過15馬赫的速度飛行。這個速度可是有很大文章的,從打擊的速度來看,他可以在敵人還未來得及反應的階段,就發動攻擊,在10分鐘內就能打擊2500公裡範圍內的任何目標,因此戰爭真正成為了「發現=摧毀」的時代,也許,未來戰爭最重要的就變成隱蔽自己了,畢竟高超音速飛彈的出現,讓打擊的節奏無限加快。
其次,這個速度是無法攔截的。莫說是15馬赫以上,就算是3馬赫,現代的防空飛彈系統已經很難有效應對,超過4馬赫,現代防空飛彈系統就基本無法攔截,超過了5馬赫就進入了高超音速級別,就是現代防空飛彈根本不能攔截的,15馬赫的速度,防空系統恐怕都來不及開機。舉個簡單的例子,S-300防空飛彈系統的開機時間是20分鐘,就算是處於戰備值班狀態,指揮員也很難在發現目標之後下達發射防空飛彈的指令,因此只能「望彈興嘆」了。
如果說,東風-17飛彈可以對付航母,那就意味著航母在他的面前,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東風-17飛彈使用乘波體外形設計,雖然是彈道式飛彈,但是大部分的飛行軌跡處於大氣層內,他極為尖細的彈頭,是典型的「馬赫錐」設計,用以刺開空氣阻力,乘波體的外形使他可以自我產生一定的升力,並且降低阻力,還可以擁有一定的變軌能力。
東風17是超高音速武器,也是彈道飛彈的一種,但是這個跟其他彈道飛彈不一樣,普通彈道飛彈是通過發射到大氣層外,然後重新回到大氣層當中,通過加速自由落體方式進行打擊,這種速度一般都在15馬赫以上,一般的防禦武器很難攔截,因為速度太快,防禦武器從發現到捕捉再到計算彈道再到發射武器進行攔截,這些都是需要不少時間的,而彈道飛彈的速度太快,攔截的時間太緊,攔截的效率非常低。
超高音速武器是通過自身加速形成的超高速突防能力,並不是靠大氣層外的落體加速打擊,普通彈道飛彈在末端一般很難去改變彈道了,基本上飛彈是自由落體攻擊,不再擁有額外加速和調整彈道的功能,超高音速武器的區別在於可以在全程控制彈道的走向,也就是說可以進行各種變道,加上超高速飛行,攔截的難度甚至比普通彈道飛彈的難度更高一些。
現在的攔截技術一般是飛彈攔截和近體武器密集攔截,飛彈屬於遠端攔截,其實成功率並不高,很難達到一半,甚至達到30%的成功率就已經非常的厲害,普通的飛彈攔截都那麼費力,擁有高速攻擊的武器就更不得了了,一般的飛彈速度都在兩三倍音速左右,攔截難度就很高,超高因素武器的速度都在七倍音速以上,攔截的難度增加好幾倍。
東風17能不能打航母?
東風16,21,26的戰鬥部有變軌能力,也就是在下落的過程中,能通過自身的彈翼調整姿態,改變飛行軌跡。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敵人無法預判你的飛行軌跡,從而無法攔截。而想打艦船,也需要變軌,因為艦船是移動的,戰鬥部打過去的時候,位置已經變了,所以需要變軌,重新咬上目標。
艦船肯定是移動的,變軌也就是必須的!
東風16,21,26是火箭發動機把戰鬥部投送到大氣層外,然後戰鬥部在大氣層外,以拋物線的軌跡飛行,在目標上空重新進入大氣層,砸向目標,在最後階段,變軌。戰鬥部在大氣層外,拋物線飛行的這個階段還是很規律,很簡單的。
但東風17的情況要複雜的多?
它由火箭發動機把戰鬥部送到大氣層外,戰鬥部和火箭分離以後,17的戰鬥部是在大氣層邊緣打水漂式飛行,一會彈起來一會落下去,飛行軌跡非常複雜,比16,21,26的拋物線複雜的多。它打水漂不按套路飛,敵人無法預測它的飛行軌跡,這就導致它很難被攔截。
16,21,26想打航母是拋物線彈道+變軌,17想打航母是打水漂彈道+變軌。東風17想打航母,飛行控制這塊的難度要大於16,21,26。
東風16想打航母,沒難度。17想打航母,有一些難度,但不大。17自身有彈翼,具備變軌能力,如果加上26上面的發現並鎖定艦船技術,完全可以調整自己的姿態,打中目標。只不過,它飛行,瞄準,變軌這一套,在控制上要複雜一些,但能克服。
也就是說應該可以!
東風17號稱高超音速飛彈,給人的感覺是速度很快,但這得分跟誰比。26的末端速度能達到20倍音速,21末端能打到15倍,16末端也得是12倍音速,而東風-17的速度是8-10倍音速。
高超音速飛彈比巡航飛彈快,但比彈道飛彈慢!
東風26的戰鬥部裝3枚純鎢合金彈頭,不用炸藥,每個彈頭500公斤,以20倍音速砸到航母甲板上,即使不貫穿,擊沉,也足以保證讓它當場報廢。21裝2枚500公斤重的鎢合金彈頭以15倍音速砸下來,16裝1枚500公斤鎢合金彈頭以12倍音速砸下來,只要擊中,都足以保證把航母打殘,當場失去戰鬥力。
但東風17恐怕夠嗆?
8-10倍的音速,速度慢,動能不夠,無法靠單純的金屬彈頭去砸敵艦,它只能靠裝炸藥,靠爆炸去打擊艦船。東風16,21,26的速度,可以形成戰鬥力,金屬彈頭依靠速度,形成巨大的動能,砸到艦船身上,威力很恐怖。但17的速度只起到運輸的作用,把彈頭運到艦船頭頂,然後彈頭依靠自己爆炸的威力打擊目標,差距很大。
而400公斤戰鬥部,裝300多公斤炸藥,在航母甲板上爆炸,傷害偏低。威力和普通巡航式反艦飛彈差不多,區別在於普通的巡航飛彈很容易被攔截,17很難被攔截。這種威力的飛彈打在航母甲板上,至少得20枚能逼航母退出戰鬥。遠遠談不上摧毀,擊沉,打穿甲板。100枚都打中了,充其量也是把甲板,上層建築炸爛,離沉沒,摧毀還差的很遠。
那有人要問了,難道美國的反導攔截系統是個擺設嗎?
這裡就要說一下除了速度之外,高超音速飛彈的另外一個特徵了。那就是他的突防階段高度,處於大氣層內外的交匯處。作為反彈道飛彈武器來說,他們攔截大都是大氣層外進行動能殺傷,是需要預測飛彈的飛行軌跡的,類似於兩顆衛星的空中對接那樣。雖然攔截彈和飛彈速度都快,但是由於軌跡固定,因此是可以在大氣層外進行攔截的。
要麼就是普通的防空飛彈,他們需要在大氣層內攔截,依靠數十個G的機動過載能力,比如S-300飛彈的機動過載就是40G,以此來打擊飛行中的飛彈,飛機,但是都是在大氣層內,大家的速度最快也就3馬赫左右,都是可以精準攔截的。但是高超音速飛彈就不一樣了,他飛行在大氣層邊緣,反導攔截彈很難對他進行動能殺傷,即便是可以攔截,但是也因為東風-17這樣的乘波體飛彈可以機動變軌,因此飛行軌跡不可預測,他的飛行軌跡不同於軌道飛行,也不同於大氣層內,時而在大氣層內,時而出去,給攔截帶來了很大難度,何況他的速度極快,稍有反應不及就會被打擊。
進入大氣層內部的攻擊階段後,他的飛行速度超過了15馬赫,防空飛彈最大飛行速度也才3馬赫,對他是沒有應對之力的,何況等到進入大氣層,留給防空系統的時間就只有幾秒鐘,那來得及發射飛彈。所以,美國的伯克-2A驅逐艦即便是再擅長反導作戰,面對東風-17飛彈也只能束手就擒了。
因此,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不僅能打航母,而且非常擅長打航母,一打一個準,就算是300發擊沉一艘航母,也是賺的,畢竟一艘美國核動力航母要100億美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