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認清當前嚴峻形勢,積極應對困難和挑戰,努力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數個月前,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墾利集團」)董事長滕濱強在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上如是說。如今,墾利的資金狀況已經告急。
新京報記者獲悉,墾利集團近期出現多起司法糾紛,少則一千多萬、多則五千萬多元的存款已遭到法院裁定凍結,其不動產也被法院裁定查封,墾利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騰濱強甚至還被法院下發限制消費令。
墾利為石化行業大型民營企業,其資產超百億元規模,業務遍及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紡織、熱電、釀酒、供熱等,煉油主業一次加工能力610萬噸/年,綜合加工能力1100萬噸/年。新京報記者獲悉,墾利集團與當地多家民營企業存在擔保乃至互保的資金關係,勝通集團、慶祥石油化工、明珠集團就在其中。目前,勝通集團已進入破產重整,而慶祥石油化工的借款糾紛已將墾利集團捲入。
12月17日,新京報記者撥打墾利集團募資說明書中的電話,該號碼已不存在,記者撥打墾利集團工商信息登記中的電話,無人接聽,記者發送郵件至郵箱,截至發稿時暫未收到回復。
訴訟陰雲
新京報記者獲悉,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人民法院12月9日作出執行裁定書顯示,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截至2019年4月20日,被告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欠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墾利支行借款本金2800萬元及利息、複利36.69萬元,本息合計2836.69萬元。由被告於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於2019年8月20日前向原告付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原告中國建設銀行東營墾利支行對被告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所有的在墾利集團的應收帳款4002萬元享有優先受償權。被告墾利集團、秦慶祥、張秀英、薛國棟、秦小霞對上述款項在最高額1億元額度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在執行過程中,法院通過全國法院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和傳統查控相結合的方法對被執行人進行不定期多次查詢均未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財產,亦對被執行人使用限制高消費措施但被執行人均未能實際履行。因此,本案在執限內不能執結。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裁定書顯示,該案被執行人為墾利集團、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秦慶祥、張秀英、薛國棟、秦小霞、秦國瑞。
墾利集團和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是何關係?
工商信息顯示,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9月15日,註冊資本5000萬元,公司股東為秦慶祥、薛國棟,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新京報記者查閱上述判決書,並未披露墾利集團與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關係,不過在另外多份訴訟案中,新京報記者發現,兩家公司存在擔保關係。
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年10月14日作出的(2019)魯05民初644號民事判決書顯示,光大銀行東營分行提出訴訟請求稱,光大銀行東營分行與慶祥石化公司於2019年3月7日籤訂《流動資金貸款合同》,合同約定慶祥石化公司向光大銀行東營分行借款共計人民幣2988.32萬元,借款期限自2019年4月11日至2020年4月10日,貸款用於貸新還舊,專項用於償還慶祥石化公司在光大銀行東營分行原國內信用證的到期兌付。
墾利石化集團、秦慶祥自願為上述借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被告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償還原告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借款本金2988.32萬元及利息、複利;被告墾利集團、秦慶祥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今年12月,一位山東企業界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在重資產、資金需求大而區域性又較強的東營石化產業,民企互保並不罕見。
新京報記者還發現,在前述墾利區人民法院裁定書中,法院稱已對被執行人山東慶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秦慶祥、張秀英、薛國棟、秦小霞、秦國瑞適用限制高消費措施,並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公布。
近日,新京報記者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獲悉,墾利已被法院發去限制消費令。
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年8月14日立案的(2019)魯05執447號限制消費令顯示,執行申請人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申請執行墾利集團保證合同糾紛一案,因墾利集團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法院對墾利集團採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墾利集團及墾利集團(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滕濱強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以上訴訟案並非孤例。
法律文書顯示,墾利集團的財產近期多次被法院裁定凍結。
新京報記者獲悉,東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7月5日作出的執行裁定書顯示,被執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法院裁定,凍結被執行人墾利集團在平安銀行的存款1893.17萬元,凍結期限為十二個月。
新京報記者獲悉,東營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在7月30日作出的執行裁定書顯示,凍結被執行人墾利集團在東營銀行的存款1893.17萬元,凍結期限為十二個月。
2019年9月12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法院依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但被執行人至今未履行。
法院查明被執行人名下各有不動產登記信息,裁定查封被執行人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名下位於東營市墾利區的不動產兩處【魯(2017)墾利不動產權第0013248號、魯(2018)墾利不動產權第0004050號】。查封期為三年。
被執行人負責保管被查封的財產。在查封期間,被執行人可以使用被查封財產;但因被執行人的過錯造成被查封財產損失的,應由自己承擔責任。在查封期間,被執行人不得轉移被查封的財產,不得對被查封的財產設定權利負擔,不得有妨礙執行的其他行為。
12月16日,記者查閱發現,墾利集團未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但有10條被執行信息。上述5條被執行信息均發生在2019年7月-9月期間。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上市公司智通科技2019年半年報中,公司應收帳款中欠款金額的第一位就是墾利集團,截至2019年上半年帳面餘額為13.5萬元,佔應收帳款總額的比例為5.21%,壞帳準備為6750元。
實際控制人為職工持股會
墾利實力雄厚。
據墾利官網介紹,集團始建於1970年,現擁有資產101億元,佔地350萬平方米,員工3123人,註冊資本10339.18萬元。是以石油化工為主業,集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紡織、熱電、釀酒、供熱、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是2000年國家清理整頓後保留的地方煉油企業之一。目前,公司煉油主業一次加工能力610萬噸/年,綜合加工能力1100萬噸/年。
山東省工信廳今年11月22日發布《山東省第二批擬認定化工重點監控點公示》稱,化工重點監控點是指處於省政府公布的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之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水平高、規模總量大、稅收貢獻突出、安全環保措施完善的化工生產企業。墾利集團就出現在此次的公示名單中。
墾利石化2018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債項信用評級報告及跟蹤評級安排顯示,墾利集團前身成立於1970年的墾利縣煉油廠。2011年11月1日,公司更名為墾利石化。
截至2017年9月末,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職工持股會,內部入股職工共計1739名。
墾利集團官網顯示,8月3日,墾利石化集團五屆一次股東代表大會召開,集團公司121名股東代表參加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
墾利官方消息稱,五屆董事會、監事會一次會議上,選舉滕濱強為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化秋為集團公司副董事長,聘任王化秋為公司總經理。
滕濱強是誰?
墾利集團2018年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顯示,滕濱強先生在1984年12月至1988年6月為工人;1988年6月至1991年1月為催化車間副主任;1991年1月至1991年6月為催化車間主任;1991年6月至1991年12月為墾利縣煉油廠生產調度;1991年12月至1995年6月為墾利縣新安鄉副鄉長;1995年6月至1997年11月為墾利縣化肥廠副廠長;1997年11月至2010年7月,歷任墾利石化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總經理,2010年7月15日至今,為墾利石化黨委書記、董事長。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近日發布的2019山東創富榜中,墾利集團董事長滕濱強以13.7億元的資產位列山東富豪第269位。
工商資料顯示,滕濱強為墾利持股比例第三的股東,持股比例7.73%,認繳出資額798.98萬元。
新京報記者尚未獲悉墾利集團的最新財務數據。在上海清算所上,墾利集團最新財務數據更新至2017年。
2014年-2016年,墾利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44.68億元、157.82億元、174.5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分別為6.38億元、6.86億元、7.32億元,負債率分別為66.44%、62.98%、61.81%。
2017年前三季度,墾利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51.87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54億元。
擔保企業倒下
雖然可獲取的近年財務數據有限,但從過往披露來看,墾利的對外擔保之前就已經存在。
大公國際出具的評級報告顯示,墾利集團對外擔保較大、集中度很高,同時被擔保企業所處地區企業間互保現象較多,容易受到資金鍊斷裂連鎖反應影響,存在較大風險。
墾利集團2018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末,墾利集團對外共提供擔保餘額為26.64億元,佔同期公司所有者權益的39.02%。
新京報記者看到的一份墾利集團對外擔保明細(截至2017年9月末)顯示,墾利與多家擔保對方存在互保關係。明細顯示,其中對外擔保餘額最高的是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餘額為12.89億元和2.6億元,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餘額為4.2億元,富海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餘額為1.85億元,東營齊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餘額為1.5億元,山東萬得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餘額為1億元,山東勝利明珠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餘額為1億元。
墾利集團在發行文件中稱,目前上述公司均正常經營。儘管被擔保方資信和經營情況較好,但較大的擔保餘額仍有可能因擔保方出現違約事件,導致墾利集團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能。
兩年時間如今過去,墾利集團一語成讖。
除了前文所述山東慶祥石油化工訴訟案之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墾利對外擔保的勝利明珠集團子公司也存在多起訴訟案,墾利捲入其中。
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魯05財保12號民事裁定書披露,2019年8月28日,申請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與被申請人山東明珠石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墾利集團、許林民、周玉秀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申請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於2019年8月27日向本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請求查封被申請人名下銀行存款5219.90萬元或同等價值的其他財產,並出具了財產保全擔保書。
法院裁定,查封被申請人名下銀行存款5219.90萬元或同等價值的其他財產。財產保全費5000元,由申請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分行負擔。
裁定書顯示,本裁定立即開始執行。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向本院申請複議一次。複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本院將依法解除保全措施。提起訴訟後,需要續行查封的,應當在查封期限屆滿前十五日內向本院提出續行查封的書面申請;未按期提出書面申請的,視為自行放棄權利。
工商資料顯示,山東明珠石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正是山東明珠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工商資料還顯示,山東勝利明珠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為山東明珠集團有限公司。
明珠集團官網顯示,創建於2002年4月,現已發展成為總資產44億元,集專用汽車製造、石油裝備、建築建材、房地產、金融投資、送變電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六大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先後榮獲「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等。
此外,上述擔保明細中墾利對外擔保餘額最高的勝通集團已經倒下。
今年3月,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通集團」)公告,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具備重整條件,公司向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3月15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公司重整申請。
2017年,勝通集團總資產達263.22億元,總負債為158.8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12.59億元,實現淨利潤14.23億元。
工商信息顯示,勝通集團有14名股東,大股東為王秀生,持股比例22.99%,二股東為山東勝通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4.27%,此外,劉安林持股比例8.60%,王忠民持股比例8.49%,王秀剛持股比例5.76%等。
和勝通集團股權結構不同,墾利集團背後存在國資股東。
工商信息顯示,墾利集團的二股東為東營市墾利區城市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2.58%,其背後股東為東營市墾利區財政局,持股比例100%,認繳出資額1.68億元。
墾利集團2018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墾利縣財政局持有公司9.81%的股份。
墾利官網顯示,今年9月,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委書記劉斯傑就工業轉型升級和安全生產工作來集團公司調研指出,要以工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轉型提質,推動我區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新京報記者 林子 編輯 徐超 校對 陳荻雁
linz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