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魏夫人向來沉得住氣,得知羋姝兒子的名字為啥後大哭?
對於後宮的女子來說,能沉得住氣,不急躁,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那些急於求成的人,最後通常都是枉死,就比如說虢美人,要說在大秦的後宮之中,最沉得住氣的人,第一是羋月,第二就是魏夫人,畢竟她潛心算計這麼多年,倘若沒點手段,沒點想法,又怎麼能笑了這麼久呢?但是,如此冷靜有心計的一個人,卻在聽說羋姝兒子的名字以後直接崩潰大哭,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說這魏夫人的來頭可不小,她是魏國的公主,她的姐姐是先王后,但嫁進秦宮以後,因為身體一直都不好,所以表面上是貴為王后,其實後宮的事務,這些年都是由魏夫人打理的,魏夫人也非常受秦王的寵愛,長子公子華就是最好的證據,當初,秦王給魏夫人的兒子取名為「華」,也是期盼著有明月之輝的意思,也足以看出大王對這個長子的重視,而公子華也不負眾望,小小年紀就功勳不少,可以說是太子之位的最佳候選人。
原本,魏夫人有如此優秀的長子,自己又把握著後宮的事務,本以為穩坐王后之位,可沒想到的是,秦楚聯姻,秦王決定迎娶楚國的嫡公主羋姝,作為自己的王后,這下魏夫人的如意算盤全部都被打碎了,為了阻止這一計劃,她甚至不惜與義渠人串通,想要害新王后,只是沒想到中間冒出了個羋月,又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最終,她還是沒能阻止這件事的發生,羋姝成了新的王后,而她也不得不交出後宮的政權。
做王后的夢想破滅以後,魏夫人將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傾注在了公子華的身上,而公子華也沒有讓自己的母親失望,這些年來,他跟著朝中重臣們平定各方叛亂,立下了不少的功勳,可與此同時,王后羋姝也懷上了皇上的子嗣,生下了一個兒子,作為皇后所生的嫡公子,這個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被寄予了厚望,皇上更是龍顏大悅,賜給他名字為「蕩」,在魏夫人聽到這個名字以後,不禁失聲痛哭。
其實,魏夫人之所以如此失態,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蕩」,意味著蕩平列國,也就是說,皇上心中最佳的人選,其實還是這個嫡公子,饒是「華」多麼的璀璨,但都是無論如何都是比不上嫡子的,說到底,最終還是差了一個王后的身份,這讓魏夫人徹底的失去了信心,
她的華兒在戰場上拼命,最終卻連個太子之位都換不來,作為母親的魏夫人,怎麼能不替自己的孩兒打抱不平呢,所以,在武王蕩去世以後,她聯合為武王后一起製造了假懷孕事件,為的就是把公子華推上大王之位,只可惜,她最終沒能拿到先王的遺詔,被羋月捷足先登了,而公子華也慘死在了羋月的劍下,魏夫人一生的算計,就此落了這麼個悲慘的結局,實在是令人嘆息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