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5G網絡的到來,Intel在今年2月開源了軟體工具集OpenNESS,要讓開發人員更容易在網絡邊緣或本地機房(on-premise)中,開發、部署和管理5G網絡服務,創建起多接取邊緣運算(MEC)的應用環境。而鴻海自今年7月起,也應用OpenNESS來開發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將會在集團內部部署,目前也正在與海外電信設備商洽談合作,明年更要瞄準臺灣企業專網市場來推廣。
Intel開源的OpenNESS軟體工具,宣稱能讓非電信專業的開發者,也能通過API,輕鬆把在雲計算訓練的模型部署到邊緣端來執行,包括AWS IoT Greengrass、Azure IoT Edge以及Baidu Intelligent Edge等環境。也就是說,OpenNESS提供了在邊緣調度的框架,類似OpenStack、Kubernetes的功能,不同的是,它支持了ETSI多接取邊緣運算(MEC)標準,以及5G網絡架構的3GPP標準,更適用於如LTE、5G、WiFi和有線網絡等電信網絡架構中。
且因OpenNESS是個開源工具集,所以部分企業也可以通過其中的軟體來創新服務。比如鴻海,就是將第一代企業專用網絡解決方案中應用的OpenStack平臺,改以OpenNESS替代,開發出第二代Local5G邊緣解決方案。
鴻海資深副理黃智源表示,與OpenStack相比,OpenNESS平臺更聚焦網絡架構來優化,讓開發者能通過API將數據流量從核心網絡引導到5G邊緣端,同時也提供API來部署、管理、與自動化邊緣運算的集群與集群上方的應用。
儘管Intel在今年2月剛開源OpenNESS時,將該工具集比喻為一個簡單按鈕,讓雲計算、IoT開發人員能在網絡邊緣環境創建起5G應用,但黃智源認為,要應用這套工具集仍需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門檻,這也是鴻海要集成OpenNESS平臺到硬體伺服器的原因,「我們提供SI客戶集成過的API,它後面可能還有10幾個API,要操作很困難,就是要讓SI不用去管這麼複雜的虛擬化、加速、通信這些技術跟基礎建設。」黃智源表示。
而鴻海推出的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搭配的是通用型的硬體伺服器,企業可以將整套設備部署在5G基站附近,再通過API執行AIoT的應用。而這套解決方案也會先在鴻海集團內部署,再擴展到全球的客戶。「我們的目標是企業專網市場。」黃智源說,除了正在與海外電信設備商洽談合作,明年也要瞄準臺灣企業專網市場來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