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信、態勢感知能力 美陸軍發展高空氣球項目

2021-01-15 新華社客戶端

↑安裝中的美陸軍高空氣球平臺

據外媒報導稱,美陸軍正探索利用高空氣球作為一種低成本方式,為部隊提供更強的通信和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增強陸軍在多域作戰中的裝備多樣化能力。

據報導,美陸軍高空氣球項目主要指可在1.8萬米至2.7萬米高空長時間飄浮的氣球平臺和飛艇,可在陸地、海洋和空中進行遠距離、廣域通信,偵察、監視敵縱深目標,中繼和增強現有空、天傳感系統等。近年來,隨著商業市場對高空氣球的研發投入,該領域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其中最重要的是續航和有效載荷性能。目前,高空氣球可在大氣平流層懸浮數周,在空機動和操控性更強,完成任務後更易於回收。通過高空氣球上攜載的各類智能系統,可提升任務區通信和態勢感知能力。主要包括:作為網絡節點,擴充網絡體系;連接關鍵傳感器並擴大其覆蓋範圍,確保各類信息遠距離傳輸和接收;所攜載傳感系統可連續提供覆蓋區域的數據和視頻畫面;加裝特殊系統後,可執行特定任務;在航空、航天資產受損時,作為替代選擇;提供無線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報導稱,最近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進行的高空氣球作戰演練表明,高空氣球用途廣泛,適用於支持新興作戰概念發展。未來,美陸軍希望高空氣球成為支援陸軍多域特遣部隊作戰行動的關鍵能力,協助執行各類任務。目前,美陸軍各單位正聯手推進該項目,驗證有關作戰概念和樣式。

報導稱,早在幾年前,美陸軍已提出「高空」概念,即高空平臺及其攜載的有效載荷。其中,高空平臺指高空氣球和飛艇,有效載荷是各類通信、中繼、偵察和監視系統。目前美陸軍已將此概念融入各類作戰演練中,以此研究未來作戰需求。

與近地軌道衛星相比,高空氣球成本更低,同時可以承擔相近任務。據報導,此前美國谷歌公司曾在「瑪麗亞」颶風過後,利用高空氣球恢復網際網路連接。(成高帥 張校磊)

編輯:張驕瀛

相關焦點

  • 美軍新型無人機項目,計劃用高空氣球當平臺,中國要想破解很簡單
    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11月30日報導,美國陸軍對一項新型無人機戰術項目進行了立項。據悉,美軍計劃將一批高空氣球作為新型空中監測平臺。在到達目標空域後,這些高空氣球除了可以執行情報搜索、目標監控和信息通訊任務之外,還能釋放「無人機蜂群」,執行定點作戰任務。按照美國陸軍的設想,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戰術理念大有可為。
  • 美陸軍新軟體:可感知全球多個戰場
    保證指揮官與士兵之間持續的戰術聯繫,是美軍推進陸軍現代化進程的重點項目之一。近日,美軍「防務新聞」「軍事」等多家網站報導,該項目迎來階段性成果,即「追蹤應用節點戰術界面」軟體。 美軍稱,這是一套供指揮官與前沿部署部隊進行遠程溝通的軟體。
  • 美陸軍玩無人機蜂群又搞新花樣,這次中國只要想做很快就能跟進
    美國陸軍的幻燈片之一,圖中紅圈裡是高空氣球釋放無人機集群 美國陸軍在這些幻燈片中,展示了高空(HA,High Altitude)氣球飛行在平流層中,它們可以攜帶電子情報(ELINT)和通信情報(COMINT)設備,以及合成孔徑SAR雷達(帶有移動目標指示MTI功能),甚至直接釋放集群無人機/遊蕩彈藥來攻擊地方的地面目標,或者向地面部署無人地面傳感器(UGS)。 傳統的高空氣球難以控制,並只能在高空停留數小時的時間,這使它們的實用性受到限制。
  • 院士專家聚首電子科大聚焦智能態勢感知前沿研究—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張錫祥、何友、楊小牛、陸軍,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銀福少將以及來自國內24個高校、科研院所的80餘名專家與會,就近年來在智能態勢感知領域及相關交叉學科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交流展望。     開幕式上,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靳敏、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崔繼先代表主辦方致辭,表示將結合雙方優勢,在國家重大項目方面不斷增強科研合作和協同創新能力,力爭牽頭組織區域性的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為我國智能態勢感知研究再添新功。
  • 360左英男: 態勢感知能力落地的三要素
    隨著《網絡安全法》和《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相繼出臺,在我國,態勢感知被提升到了戰略高度,眾多大行業、大型企業都開始倡導、建設和積極應用態勢感知系統,以應對網絡空間安全嚴峻挑戰。  安全態勢感知應該是一種基於環境的、動態、整體地洞悉安全風險的能力,是以安全大數據為基礎,從全局視角提升對安全威脅的發現識別、理解分析、響應處置能力的一種方式,最終是為了決策與行動,是安全能力的落地。
  • 美防務公司偵察機頻頻赴中國周邊地區抵近偵察
    同時該帳號還稱這是美陸軍多域作戰任務的一部分,旨在為美陸軍提供高空偵察感知能力。這表明拉塞航空公司編號為N488CR的龐巴迪CL-650偵察機正是美陸軍的首架有人駕駛偵察機。CL-650偵察機裝備了美陸軍正在開發研究的「高精度探測和開發系統」(High Accuracy De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System,HADES),這套系統是美陸軍多域感知系統(Multi-Domain Sensing System,MDSS)的一部分[3]。
  • 美陸軍裝備:AH-64D/E阿帕奇攻擊直升機
    阿帕奇被裝備到現役陸軍和陸軍國民警衛隊的武裝偵察營和騎兵部隊。該飛機旨在支持各種戰爭中的旅戰鬥隊。目前的採購目標是812架飛機。 AH-64E項目是阿帕奇最新的演變。AH-64E採用開放式系統架構設計,集成了最新的通信,導航,傳感器和武器系統。
  • 蘋果新專利:懸掛系統配觸覺反饋 提升駕駛員態勢感知能力
    (圖片來源:patentlyapple)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蘋果公司(Apple)又獲得一項與其泰坦項目(Project Titan)相關的專利,名為「全驅動型懸掛系統」(Fully-Actuated Suspension System)。
  • 安全七八談 | 我國態勢感知發展(4):等保2.0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
    等級保護一直是我國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是國家網絡安全意志的體現,《網絡安全法》出臺後,等級保護制度更是提升到了法律層面。等保2.0標準的發布,對加強中國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提升網絡安全保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安全七八談 | 我國態勢感知發展(3):公安行業態勢感知應用實踐
    2015年7月1日,公安部頒發了《關於組織開展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通報預警平臺建設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15】1851號),對網絡與信息安全通報機制及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和通報預警平臺建設也提出了明確要求,並將網絡與信息安全通報預警機制納入全國綜治工作考核中。
  • ...8月20日,美陸軍1架龐巴迪「挑戰者650」偵察機(Bombardier...
    2020-08-21 03:09:38來源:FX168 【美陸軍、海軍在臺灣海峽南部偵察】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稱,8月20日,美陸軍1架龐巴迪「挑戰者650」偵察機(Bombardier Chanllenger 650)、美海軍1架P-3C反潛巡邏機先後前往臺灣海峽南部空域進行偵察。
  • 「谷歌氣球」投入實戰,除了能救災,也是飛在高空的 AI 平臺
    特斯拉向受災地區提供了 Powerwall 電池儲能產品,Facebook 利用 AI 技術協助查找失蹤人口,而由 X 公司(前身為 Google X 部門)研發的高空氣球 Project Loon 也飛往波多黎各的上空,開始提供緊急的通信服務。
  • 2018年世界國防科技發展綜述
    美陸軍確定「遠程精確火力」「下一代戰車」「未來垂直起降飛行器」「機動通信指揮網絡」「一體化防空反導」「士兵殺傷」6個現代化重點項目。10月,未來司令部成立陸軍應用實驗室,尋求充分利用私營公司的創新能力,快速研發能夠轉為正式項目的產品和技術。該實驗室啟動4個試點項目,將陸軍外的創新人員與陸軍內人員聯繫起來。
  • 綠盟科技多行業案例入選安全牛《2020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應用指南》
    近年來,態勢感知已成為網絡空間安全領域聚焦的熱點話題,代表著當前網絡安全攻防對抗的最新發展趨勢。  近日,安全牛發布《2020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應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綠盟科技(300369)入圍年度代表性廠商,該《指南》研究闡述了態勢感知技術及方案建設的必要性、架構體系和核心能力要求,綠盟科技在《指南》中分享了服務眾多行業客戶的典型態勢感知應用案例,為國內用戶了解態勢感知技術及方案提供了參考,幫助組織和企業更好地部署應用態勢感知平臺。
  • 一文讀懂什麼是「態勢感知」
    現在咱們提問,請問什麼是「態勢感知」?最難實現的就是預測,能夠基於模型預測安全事件未來的一些發展趨勢,在目前的一些安全系統中,實際僅做到了「感知」。也就是第一個層面。現在讓我找找感覺,我感知到了你們想問態勢感知到底是怎麼工作的,咱們再接著聊……中國的態勢感知平臺分為政府部門使用的監管平臺和企業使用的實施監測預警平臺,國內的廠商平臺一般含有資產管理、漏洞管理、大數據平臺、日誌分析、威脅情報、沙箱、用戶行為分析、網絡流量分析、取證溯源、威脅捕捉等能力。
  • 美國陸軍這款偵察機最近頻繁在南海活動
    進入8月以來,美軍機的挑釁行為似乎更加瘋狂,美帝國主義在自尋死路、自取滅亡中一路狂奔。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軍經常派出海軍和空軍的偵察機,而最近,一款美國陸軍的偵察機在南海的活動頻繁了起來。▲「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8月25日發布的美國陸軍偵察機飛行路線據環球網援引「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8月25日發布的消息,當天上午一架美國陸軍的「挑戰者650」偵察機出現在南海海域上空。該機於8月25日上午8點左右自東向西穿越巴士海峽,隨後進入南海,向西飛行了一段距離。
  • 曝美正測試新氣球雷達系統方案,臨近空間成為各巨頭機構爭奪焦點
    (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在飛機誕生以前,人類探空的重要工具就是氣球,相比較於飛機 2、3 萬米的最高升限,氣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其具備飛到幾十公裡的高度、進入平流層的能力。而且,隨著現在以平流層為核心的臨近空間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和開發,一些平流層氣球被用於對地監測、情報收集甚至網絡通信的案例層出不窮。
  • 蜂窩車聯網(C-V2X)技術與產業發展態勢前沿報告2020
    汽車網聯化催生的車聯網產業已經成為包括美、歐、亞等汽車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戰略性方向,各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制定發展規劃,通過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示範建設等全方位措施,推進車聯網的產業化進程。本部分從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及示範建設等維度梳理以美、歐、亞為代表的全球車聯網發展態勢。
  • 攻防論道|安全態勢感知與SOAR
    眾所周知,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在技術要素層,相較傳統的安全運營中心而言更為豐富和更具先進性。它融入了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技術、雲安全技術、安全編排與自動化響應(SOAR)、威脅情報等等,使整個態勢感知平臺適用性更為廣泛;其提供的服務領域也逐漸增多,同時它也促進了安全行業的整體發展和進步。
  • 寧夏教育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項目中標公告
    寧夏教育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項目中標公告1、項目名稱:寧夏教育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項目2、項目編號:ZTSJ-NZC-A19490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地址:銀川市金鳳區上海西路127號  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