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說教育
學生所讀的大學性質不同,每年所需要交的費用高低也是不一樣的
2020年的高考已經完美收官了,各大高校在31省份的投檔錄取環節已經臨近收尾了,有的省份已經結束了本科批的招錄,進入了高職和專科最後一個批次的招錄,這也就意味著2020年的錄取工作要完事了。
迎來9月,各省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都已經正式開學,返回學校裡面上課了,而各位大一新生也要開學了,有的新生已經開學報到了,有的新生離開學時間只剩幾天了。
眾所周知,大學屬於高等教育,和義務階段最大的不同是,學生每年都需要交納一定的學費,大學是有公辦和民辦之分的,公辦性質的高校一般都是幾千元左右,民辦性質的高校都在萬元以上。
有的民辦學校一年的學費還達到了三四萬左右,這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得起的,關於大學的學費情況,也有新的變化。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的通知,2020屆大一新生迎來一個「壞消息」,不少家長表示無奈,但老生還是開心的,覺得自己幸虧入學早,才躲過去了,根據通知,做出了對2020屆大一新生學費標準上調的規定,其中公辦性質本科院校學費的調整是這樣的。
文科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4400元,理工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5000元,醫學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5500元,藝術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8000元,藝術類專業的學費一般都會比別的專業要高一些。
公辦性質專科院校學費的調整是這樣的,文科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3700元,理工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4200元,醫學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4800元,藝術類大一新生每年的學費變成了6000元。
這次調整的對象針對的是河南省內公辦性質的院校,民辦院校、獨立學院和中外合辦的院校是不包括在內的,較之前相比,本次學費大概上調了1000元左右吧,學費上調後,從秋季學期開學就開始執行了,就表示對2020屆要入校的大一新生就生效了。
而在2020級之前入學的老生是不包括在內的,對於老生還按之前沒上調的標準來收學費,這也讓不少新手家長很頭疼無奈,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
據了解,河南省內一共有151所高校,其中有57所是本科級的院校,有94所專科級的院校,本科高校中有38所是公辦性質的,專科高校中有70所是公辦性質的,河南省雖然院校數量很多,但像「985工程」和「211工程」這類的重點高校卻很少,河南省只有1所211大學,沒有985高校。
眾所周知,河南也是一個考生大省,每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人數都是很多的,這對於省內的考生來說是有些難的,如果想考取211大學和985高校的話,只能往外省考了,這對於省內的教育發展和人才儲備也是會有一定影響的。
這所大學就是鄭州大學了,是一所有著64年辦學經驗的院校,是「雙一流」的211重點大學,還入選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和「卓越醫生培養計劃」,該校有3個一流的建設學科,分別是臨床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化學,有6個國家重點培育的學科。
分別是凝聚態物理、材料加工工程、化學工藝、中國古代史、有機化學和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該校有7個學科入選了ESI全球排名的前1%,鄭州大學開設了51個二級學院。
一共有116個本科專業,有6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的試點專業,有14個國家級的特色專業14個,有16個通過國家級認證的專業,鄭州大學的科技創新能力還是不錯的,有9個教育部的重點實驗室,還有多個直屬的科研機構,還承擔了100多個國家級的各類科研項目。
物理學、化學、預防醫學、通信工程、工程力學、新聞學、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工程、法學、歷史學、金融學、行政管理和旅遊管理等都是該校的優勢專業。
公辦性質的院校和民辦大學不僅在學費方面差異明顯,在辦學條件、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也是有差別的,考生在報考前要全面地了解清楚後,再慎重填報。
對學費上調大家有什麼看法?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帶你了解和教育相關的大事小情,如果你也對教育感興趣的話,歡迎關注我。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