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校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新增5人入選江蘇特聘教授

2020-12-15 小生博士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特聘教授入選名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趙小寧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卜雲飛教授、化學與材料學院張譞教授、大氣科學學院李娟教授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尹君教授成功入選,其中趙小寧教授獲得特別資助。

趙小寧,2001年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環境保護專業,2006年碩士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環境科學專業,2011年博士畢業於德國霍因海姆大學土壤與土地利用學院土壤學專業,德國霍因海姆大學博士後,現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陸地地表水碳過程與模擬、陸地生態系統碳氮循環、溫室氣體減排與同位素應用技術等研究,現主持海外引才計劃青年學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已發表SCI學術論文13篇。

趙小寧

卜雲飛,2008年、2011年分別本科、碩士畢業於常州大學,2015年博士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期間於2013至2015年在美國喬治亞理工聯合培養,任科研助理。2016至2018年任韓國蔚山國家科學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2018年9月被聘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青年教授。卜雲飛教授致力於新能源材料開發、大氣汙染控制等方向的研究。已經發表SCI論文70餘篇,其中一作/通訊SCI論文共22篇(其中IF大於10的8篇)包含:Nature Communication, ACS Nano, Advance Energy Materials, ACS catalysis, Small, Apply Catalyst B Environmenta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Journal of Power Sour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青年自然科學基金及中國博士後面上基金等。同時擔任上述國際權威期刊審稿人,在能量轉化與儲存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卜雲飛

張譞,2008年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應用化學學士學位,2014年獲大連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博士學位,日本東北大學高等材料研究院博士後、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化學系博士後,現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是以有機功能材料設計製備、藥物修飾改性為導向的合成方法研究。近年來,參與國家級項目4項;先後以第一作者和主要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 Com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Catalysis等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15篇,其中一區論文10篇,二區論文3篇,三區論文2篇。相關研究成果已應用於製備部分有潛力的光電材料、抗癌藥衍生物,正在測試其性質,有望實現新材料、新藥的創製。

張譞

李娟,2007年本科畢業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專業,2012年獲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氣象學專業博士學位, 美國夏威夷大學博士後,現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季風動力學,氣候可預報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李娟

尹君,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獲得美國杜克大學水文及流體動力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工作。尹君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limate Dynamic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頂級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參入編寫生態水文學著作《Dryland Ecohydrology》及水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Water》,曾獲張光鬥科技教育基金獎、水論壇十佳優秀論文獎。受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邀請,目前正在主編英文教材《Ecohydrology》。

尹君

「江蘇特聘教授」是江蘇省根據第十三次黨代會「兩聚一高」相關要求,在全省普通本科院校實施的、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專項設立的人才計劃,旨在面向海內外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推動若干學科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本次共有來自江蘇26所高校的80名教授入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入選5人,入選人數位列全省高校第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學校始建於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先後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相關焦點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新增5人入選江蘇特聘教授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宋耀)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特聘教授入選名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趙小寧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卜雲飛教授、化學與材料學院張譞教授、大氣科學學院李娟教授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尹君教授成功入選,其中趙小寧教授獲得特別資助。
  • 江蘇省新增一批江蘇特聘教授
    今天(12月9日)下午,2020年度江蘇特聘教授工作推進會在南京召開,今年江蘇省新增一批江蘇特聘教授。會上,來自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江蘇5所高校的江蘇特聘教授分享了他們的經驗與心得。
  • 江蘇新增一批特聘教授
    12月9日,2020年度江蘇特聘教授工作推進會在南京召開,省教育廳葛道凱廳長、潘漫副廳長,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相關處室負責人、江蘇特聘教授代表和全省本科高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共170餘人參加會議。
  • 5位教授同時入選這一名單,還都來自南京這所大學!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特聘教授入選名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趙小寧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卜雲飛教授、化學與材料學院張譞教授、大氣科學學院李娟教授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尹君教授等5位教授成功入選,其中趙小寧教授獲得特別資助。
  • 覆蓋全省32所高校!江蘇特聘教授計劃將持續開展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邱樂意 記者 舒越 文/攝)12月9日,2020年度江蘇特聘教授工作推進會在南京舉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特聘教授項目自實施以來已經覆蓋全省32所本科院校,入選條件嚴格,平均年齡在37周歲。
  • 江蘇特聘教授又多75人
    今天(1月4日),江蘇特聘教授選聘工作推進會在南京召開。   江蘇特聘教授計劃是江蘇省推動江蘇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雙一流」建設的四大專項之一,2010年實施以來已經選聘9批468人,覆蓋全省30所本科院校,平均年齡38周歲,
  • 大氣科學的王牌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全球氣候的變化,影響著人們生活,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大氣科學也是特別重要,值得研究的一門學科,在古都南京,坐落著一座發展迅速的雙一流高校,大氣科學全國第一,這便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坐落于于南京江北新區,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江蘇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在高校雲集的古都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雖然名氣略顯不足,作為原隸屬於中央軍委氣象局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絕對稱得上國內氣象學黃埔之校。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誠聘英才:安家費30-60萬,科研啟動費5-30萬
    接下來這幾天將集中介紹一下南京的幾所高校,今天介紹的是一所雙一流新寵: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一 、學校情況介紹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享有「氣象人才搖籃其前身南京氣象學院始建於1960年,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目前已形成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多方共建機制。
  • 江蘇專轉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介
    2019年南信大專轉本分數線南信大簡介南信大位於江蘇省會南京,坐落於南京江北新區,校園佔地面積約兩千畝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學校始建於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特聘教授工作推進會召開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訊 12月9日,2020年度江蘇特聘教授工作推進會在南京召開,為新入選的江蘇特聘教授舉行了受聘儀式。目前,江蘇特聘教授計劃已成為知名人才計劃品牌,取得了豐碩成果。項目覆蓋全省32所本科院校,特聘教授入選時平均年齡37周歲,入選後多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類「三大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等獎項,以及擔任973首席科學家(青年科學家)。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兩者還有多少差距
    ;2010年,成為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國氣象局籤約共建學校;2015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師資力量:,成信大有專任教師1200餘人,其中博士420餘人,高級職稱550餘人,有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聘有100餘名院士、長江、傑青等高層次專家為我校兼職教授
  • 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
    今天我們來解讀第二梯隊過渡院校的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中醫藥大學。這是第二梯隊的過渡院校,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解讀的17所院校中,除了南京醫科和人大蘇州校區,共計15所院校,這15所院校都是省部共建的高校。江蘇15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全部進入部省共建行列,並且江蘇省政府也給予高校4+1+1的政策支持。
  • 上海理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最新排名
    · 三所高校在全國排名情況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上海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89;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第93;廣東工業大學全國排名第95 。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上海理工大學全國排名第79;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第165;廣東工業大學全國排名第97。
  • 2020年江蘇省傑青名單出爐,南京大學6人入選,蘇州大學僅1人入選
    由於江蘇省省內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金額高達100萬元,因此每年都是江蘇省各大高校爭搶的對象,例如2019年度江蘇省傑青公示人選中,南京大學共有7位,入選人數最多。東南大學5位,位居第二。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和蘇州大學各有4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各有3位,南京醫科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等單位各有2位。
  • 江蘇考生成績排名多少能上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錄取分數預估
    6月27日,2019江蘇高考志願填報已經開始了,一些考生應該比較愁怎麼填寫吧,此前江蘇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會上,各個學校公布了今年江蘇招生錄取預估分數線考生們快看看自己的分數可以填哪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京工業大學相關錄取分數位次預估,考生可參考。
  • 2017江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招聘臺灣籍高層次人才公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享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美譽,其前身南京氣象學院始建於1960年,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共建,大氣科學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一,擁有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3個ESI全球排名前
  • 南京這兩所雙非高校,實力不俗,都有一個專業排名全國第一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京醫科大學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斬獲A+的評級。A+的級別則是要求高校的這一專業在全國同一專業中排名前2%(或前2名)。這一條件非常苛刻,甚至很多985高校都沒有評級為A+的學科。
  • 招生季|報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的十大理由
    一、轉設升格:市校共建助推跨越發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成立於2002年,舉辦方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34;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2018年,學院遷址無錫辦學,目前已形成濱江學院、南信大無錫研究生院、南信大無錫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和校地合作企業&34;的高層次辦學格局。學院在&34;上榜的全國234所獨立學院中位居第20名。
  • 江蘇四非「F4」: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京醫科、南京工大
    眾所周知,江蘇省的高教實力非常強大,擁有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為首的十多所985、211院校,並且在首批「雙一流」建設中,新增了南京林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四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江蘇「專轉本」選拔考試將於5月24日開考,新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揚子晚報網5月23日訊(記者 楊甜子)記者從江蘇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今年我省普通高校「專轉本」選拔考試重新報名、資格審核、考場編排等工作已順利完成,正式考試將於5月24日舉行。就今年統計情況來看,全省報名總人數達61780人(不含自主招生),較去年增加11795人,報考人數大幅增加,增幅為23.6%。確定南京師範大學等20所高校為考點院校,新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兩所考點院校。從設區市分布來看,南京安排5所考點院校,蘇州安排4所考點院校,其他各市均安排1所考點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