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動亂」結束後,一部分當年的「打砸搶」小青年變得無事可幹,開始在社會上從事違法犯罪活動。這些犯罪分子和流氓團夥十分猖獗,成為了當時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迫於現狀,中共中央在1983年8月25日正式頒布了《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決定》,這就是著名的1983年全國嚴打事件。
1983年的全國嚴打期間,任何人不問身份、不論貢獻,只要犯了罪就會被處罰。
最典型的就是朱德的孫子朱國華因「亂搞男女關係」被執行了槍決,而當年和他一樣被槍決的高幹子弟還有陳東平。
陳東平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是太熟悉,但他的身份卻十分不一般,她的爺爺是開國上將陳再道。
那麼陳東平為什麼會被槍決?這件事還要從他1862年的犯罪開始說起。
陳再道
「走後門」進「哈軍工」的高幹子弟陳東平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中國派遣志願軍入朝作戰。在戰爭中我軍和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相比,敵軍士兵已經武裝到了牙齒,而志願軍因為裝備簡陋,常常因此而延誤重要戰機。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美軍第七艦隊入侵我國臺灣海峽,阻止中國解放軍解放臺灣,已經嚴重幹涉我國內政。
在認識到美國軍工體系的強大後,中國領導人發現即使國內建設得再好,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保護,那麼敵人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新中國迫切需要建立一支現代化的國防軍隊,促進國防建設和國防布局。
基於這樣的情況,聶榮臻和粟裕兩位將軍向中共中央提交了《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報告獲得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的同意。
1952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批覆了此報告。並且將在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副司令員陳賡召回國內籌建學校。1953年9月1日,「哈軍工」正式成立,陳賡任第一任校長,毛澤東為學院成立頒發了訓詞。
陳賡
成立之初,「哈軍工」設有空軍、炮兵、海軍、裝甲兵和工兵五個系。但是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才三年不到,科技人才十分稀缺,中央軍委從多地抽調幹部進入了「哈軍工」任教工作。
1952年6月3日,周恩來總理還曾致函邀請蘇聯方面派專家來當顧問。
這所軍事工程學院全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校址位於黑龍江省的省會哈爾濱市,所以又被稱為「哈軍工」。它是一所專門培養各種兵種和軍事人才的高等院校。當時新中國的高級幹部都會將自己的子女送到「哈軍工」求學。
十大元帥中有七位元帥的子女就讀「哈軍工」。分別是朱德的兩個孫子、彭德懷的養女左太北、林彪的女兒林曉霖、陳毅的兒子陳丹淮、羅榮桓的兒子羅東進、劉伯承的兒子劉太行、葉劍英的孩子葉選寧。
十大將軍中有六位大將的子女就讀「哈軍工」。分別是粟裕之子粟戎生、陳賡之子陳知建、羅瑞卿之子羅健、肖勁光之子肖光明、張雲逸之子張光中、許光達之子許燕兵。
從「哈軍工」走出來的高幹子弟,最後大部分都成為了「紅二代」精英。
哈軍工紀念館
「哈軍工」成立之初是為新中國的國防建設服務的,所有的高幹子弟都需要靠真材實料考進去。但是在1958年,情況發生了改變。
1958年,「哈軍工」招生政策改為保送就學,「走後門」的情況變得不可避免。一些素質差的高幹子女就進來了,成為了「哈軍工」裡面的「害群之馬」,而陳東平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哈軍工」的害群之馬、紈絝子弟陳東平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但是這句話有的時候並不準確。
開國上將陳再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著名上將,戰爭年代他戰功赫赫,為了革命事業出生入死。
毛主席曾經稱讚陳再道:「他是一員打仗很勇敢的戰將。」
土地革命時期,18歲的陳再道參加黃麻起義和秋收起義,19歲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先後擔任工農紅軍第11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是一位貨真價實的老革命家。
陳再道
抗日戰爭時期,陳再道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他多次率領部隊和日軍、日偽軍進行戰鬥,並且取得了勝利。
1938年1月,陳再道進入冀南三個多月後,在冀南區建立20多個縣抗日政權,率領的部隊也由500人發展到1萬餘人,為八路軍開展平原遊擊戰和開闢冀南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解放戰爭時期,陳再道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冀南縱隊司令員,第二縱隊司令員兼冀南軍區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
1947年7月陳再道指揮發起魯西南戰役,他率領的7個旅戰士和敵軍整整戰鬥了12天,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66師,牽制了國民黨7個整編師17個半旅。
建國以後,陳再道率部剿滅土匪及國民黨散兵十餘萬人。曾先後擔任中南軍區副司令員、河南軍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兼湖北省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等要職。
陳再道宣傳畫
正是因為陳再道將軍為了革命貢獻半生,出生入死戰功赫赫,於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再道將軍公事忙碌,一生都在為新中國奉獻著,他對家人的關心並不多。所以陳東平年少時期並沒有受到父親太多的教誨。
覺得自己的父親是軍區司令員,陳東平從小學開始就看不起其他人,性格也是愈發變得飛揚跋扈,到了初中時期更是時常接觸一些不健康的書籍,經常以欺負女孩子作為自己的樂趣。
陳東平初中畢業考試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是在家人「內部關係」的幫助下他依然「順利」考上了高中。
高中時期的陳東平愈發的自甘墮落,時常會去購買一些不健康書籍。進入高三後他在高幹招待所開了一個房間,專門用於玩弄女性。
陳東平的家人對他也很失望,但是依然沒有放棄他。他們再次通過「走後門」的方式,將陳東平送進了「哈軍工」求學,接受軍事化管理。
陳東平
想要「叛逃投敵」的上將之子1949年解放戰爭末期,隨著淮海、遼瀋、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統治了中國22年之久的蔣家王朝四分五裂,蔣介石也敗走臺灣。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反攻大陸」的痴心妄想。
蔣介石明知在戰爭方面不可能打得贏中國人民解放軍,於是他開始向美國政府求助。
美國方面給蔣介石傳授了一套「洗腦戰術」,就是通過廣播電臺的方式宣傳有害信息,進而對大陸的老百姓進行「洗腦」。
大家都知道,美國一直都十分擅長於給美國民眾洗腦,他們一度篡改歷史,宣傳二戰是他們打贏的,美國民眾也一度相信是美國人帶領他們贏得了勝利。
蔣介石的手下人員成立了一個「臺灣之聲」的電臺,和「美國之聲」電臺共同廣播虛假新聞,鼓吹西方國家的美好和臺灣偽政權的「偉大、先進」。
陳東平在高中時期就收聽過「臺灣之聲」,但是在家庭的政治氛圍的薰陶下,他覺得「臺灣之聲」的廣播其實就是在胡說八道。
在「哈軍工」求學的時候,陳東平時常和同學一起打架鬥毆,沒少挨學校的批評處分,但是陳東平一點都不知道收斂。
「哈軍工」是一所軍事管理化的學校,陳東平覺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太大的限制。於是他三天兩頭地裝病以達到不去上課的目的。
時常裝病不去上課的陳東平成了「哈軍工」裡面倒數第一的學生,每次考試最多四門不及格,最少也有一門不及格。
陳東平放假回家之後,陳再道也會苦口婆心地勸說和教訓這個不爭氣的兒子。但是事後陳東平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變得更加的乖張跋扈。
陳再道將軍一家合影(1981年)
1982年8月,陳東平以「自己生了一場大病」為由,請求「哈軍工」領導讓他留級回家休養半年。
學校有可能是看在陳再道將軍的面子上同意了這個請求,也許是迫切地希望陳東平這個「害群之馬」離開學校,總之學校同意了他回家休養。
陳東平回家的事情並沒有和父親陳再道商量,在陳再道回家看到兒子的時候,他甚至一度感覺到很吃驚。
詢問陳東平得知他是裝病請假的時候,陳再道火冒三丈,對著陳東平就是一腳。踢完之後他罵道:「你不是喜歡休養嗎?以後就給我待在房間裡面,省得出去給我丟人現眼。」
都說恨鐵不成鋼,陳再道將軍此時此刻正是這樣的心情,他將陳東平關了禁閉。
陳東平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面,有時候會看一些不健康書籍和不良電影,無聊的時候他也會聽廣播。
「美國之聲」和「臺灣之聲」裡面描述的西方花花世界讓陳東平十分地嚮往,再加上看到外國「內部電影」裡的燈紅酒綠,讓陳東平的心更是蠢蠢欲動。
後來陳東平被放出來之後,他在父親陳再道的面前表現得十分乖巧,但是在暗地裡他卻和其他人一起觀看「內部電影」。
對於這種「內部電影」,曾有過一首概括各國影片風格的順口溜:中國電影新聞簡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哭哭鬧鬧、阿爾巴尼亞電影摸不著頭腦、羅馬尼亞電影又摟又抱。
上個世紀露天看電影的場景
在「美國之聲」和「臺灣之聲」的洗腦下,在「內部電影」的渲染下,陳東平逐漸產生了想要伺機外逃前往臺灣,過上自己夢寐以求的那種「燈紅酒綠」的生活。
陳東平根據「臺灣之聲」裡面提供的聯繫方式給臺灣特務機關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想要「上山入夥」的想法,
臺灣的特務機關在得知陳東平是陳再道的兒子,而且是「哈軍工」的學生後十分重視,他們希望陳東平能提供一些「秘密」來換取「上山入夥」的資格。
但是陳東平不學無術,臺灣特務所說的「秘密」他根本就拿不出來,但是他又不想放棄去臺灣「享福」的機會,陳東平十分地苦惱。
當時的「哈軍工」在新中國地位十分高,特務以為陳東平肯定有真材實料,只是不願意白白地吐出來,所以他開始了和陳東平之間的長期聯繫。
陳東平和特務說先幫他安排去臺灣「享福」,然後再給他們提供「秘密情報」,而且這個話他說的是信誓旦旦的。
特務為了取得陳東平的信任,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聯絡方式給了陳東平,讓他找美國幫忙進入臺灣。
拿到聯絡方式的陳東平大喜過望,他趕緊給美國中央情報局寫了一封信。
陳東平雖然沒啥文化,但是絕非是沒有大腦,他知道如果信件被查到,自己的問題就大了,所以他署名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