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是否有科學依據?
中國從古代就有「相面」的說法,相面者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臉部特點就能推測出命格,到了現代很多人認為是封建迷信。
學者通過調查統計發現,「面相說」有一定的道理,通過調查跟蹤不同年齡層人的智商總結出四種「一臉聰明相」的特點,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01面相一:額頭飽滿
想必不論是書中還是影視裡,我們總能從中看到聽到旁人對於氣度不凡的人讚不絕口。「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讚美之詞更是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如今看來,這句話還真具備一定的科學依據。腦科學家曾指出,若寶寶額頭飽滿,證明其大腦前額葉比較發達,寶寶的自律性及執行力會比較好,將來智商也會比常人高一些。
02面相二:嘴角上翹
調查研究表明,越早出現微笑這一面部表情的寶寶,智力發育越高。
由於微笑可以帶動身體肌肉和器官的發育,促進血液循環,及時向大腦輸送氧氣,這樣的寶寶發育自然比常人快。同樣,正如人們常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愛笑也有助於寶寶樂觀開朗性格的養成。
可見聰明的孩子對於情緒感知的靈敏度更高。當然如果父母希望寶寶以後智商發育更好,可以適當地嘗試多逗寶寶笑。
03面相三:瞳孔顏色
根據華盛頓大學的最新研究:人體內的黑色素不僅影響眼睛的顏色,還與大腦活力相關。當黑色素越少時,腦細胞活力越高,智力發育越好。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其實根據眼睛這扇窗還能看出寶寶的專注力及思維能力。當父母對寶寶說話時,他能及時轉動眼珠做出反應(轉動眼珠可以牽動視覺運動發育同時聯動大腦神經網絡),顯然,這樣的寶寶思維活躍,靈動無比。
04面相四:耳高過眉
古書記載:耳高眉一寸,大富大貴,耳高眉兩寸,王侯將相。在古人看來,耳朵高過眉骨的孩子生而不凡。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於高智商的孩子耳高於眉,其實是他們的聽力更為常人敏感,一旦身邊有什麼動靜,就會立馬吸引他們的注意。這樣能夠充分調動思維,培養寶寶的凝聚力以及觀察分析能力,利於寶寶大腦發育。
在部分新手父母看來新生寶寶什麼也不知道,需要長大後慢慢培養。其實對於新生寶寶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對外界刺激的感知的能力、分辨能力和理解力。父母也要適當給予孩子一些視覺、聽覺和觸覺方面的刺激,這對孩子日後的智力發育和心理健康存在潛移默化的影響。
1)言語溝通——聽覺鍛鍊
給寶寶餵奶,換尿布時,試著對寶寶講話,讓寶寶對爸爸媽媽的聲音產生記憶。也可以適當逗弄寶寶,讓寶寶受到快樂氣氛的感染,從而放鬆身體,露出笑容,這對於寶寶大腦發育極為有利。
2)拓寬視野——視覺訓練
帶寶寶看看戶外風景,引起寶寶對風景的興趣。也可以適當給寶寶演示基礎圖形,鍛鍊寶寶學會視覺判斷。
3)抓握按摩——觸覺訓練
抓握物什是鍛鍊寶寶手部的一種技巧。可以通過一些能發出聲響吸引寶寶的玩具獲得寶寶的注意,逗引其抓握。在給寶寶洗澡換衣物時,按摩寶寶身體,不僅能促進寶寶肢體發育,同時還能滿足寶寶摩擦皮膚的需求。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