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片講述一群擁有超凡智慧與膽量的現代羅賓漢,運用魔術才華,與舞臺之上劫富濟貧,完成了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務後又迎來一次危險的搶劫任務的故事。
以魔術為題材的經典之作寥寥,諾蘭的《致命魔術》當列其中;以群盜神偷為題材的類型電影數量頗豐卻良莠不齊,有經典作品《騙中騙》、《火柴人》、《偷拐搶騙》,也有商業系列大片《十X羅漢》,而將魔術與群盜類型糅合的電影則為數稀少。魔術的神秘莫測、天馬行空,神偷的作案精巧、高智商犯罪,這些元素的雜糅必定會令觀影受眾好奇神往。披著魔幻黑衣眾目睽睽之下偷天換日實施盜竊,又在眾目背後驚天反轉完成復仇的《驚天魔盜團》,便擁有這般迷人的誘惑。
《驚天魔盜團2》延續了第一部的各種套路與反套路設定,差不多這個系列的「內核」就這樣定型了,電影的幾個「爆點」基本上集中在預告片當中了,幾個中國場景和元素的安排「笑」果還是不錯的,周公舉打了五分鐘的醬油,演繹得很自然,或許魔術這個東西離自己還有些遙遠,所以整場看下來多了幾分賞心悅目的感覺;電影其實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如果把魔術與劇情再融合得更深一些,口碑上會更上一個臺階,總的來說還是很酷,非常期待「天眼」組織在後續作品中真正的浮出水面。
《驚天魔盜團2》屬於好萊塢最不缺的那種電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爆米花電影。爆米花是沒有營養的,其價值核心在於讓人們心甘情願的去花錢享受那瞬間的甜蜜焦糖味道,本片也是一樣,從各種角度來看,怎麼也屬於那種追求刺激熱鬧的快餐娛樂產品。
《驚天魔盜團》的第一部,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商業電影。除了後面部分的梗不太夠,節奏略有些拖沓,整體來說是滿足了好的商業片的各個要求的。獨具特色的各異人物,漂亮的魔術手段,包含在最後,暗示隱士沒有卡片的反轉,從而讓整個片子含義完全改變,變成了一場電影魔術。這些,都讓這片成為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商業題材魔術電影。當年3.5億的全球票房,確實是不俗的票房成績。
《驚天魔盜團1》說實在的個人不算喜歡,完全在於那個浪費感情的結尾。第一部導演路易斯萊特裡爾,對這位的觀點五味雜陳,因為他拍過不少我偏愛的類型片,《諸神之戰》《無敵浩克》還有《驚天魔盜團1》,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類型或題材,但這些電影效果都未達到預期,好好的題材他能給你玩壞,懷疑他是不是根本不會拍,好在《王牌賤諜:格林斯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除了畫面效果讓人滿意以外,本片最大的亮點,可以說是在細節。舉一例當伍迪哈裡森飾演的「精分」催眠師雙胞胎在酒吧談話時,背景的霓虹字「幸運的傻瓜」,顯然有著明顯的暗示作用。這一點或許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眼就可以看出,而對於看不懂中文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
《驚天魔盜團2》讓人有些失望的續拍,沒有第一部那麼讓人驚豔,本該走視覺盛宴的電影,這部開始強調劇情和背景,很明顯是要續拍一列的節奏。運用魔術行俠仗義,特技方面本身就省了好多解釋。提問:[疑問]「怎麼做到這樣的?」回答:[噓]這是魔術,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有了這樣的藉口還不把各種手段演繹得天馬行空屌炸天?!但是我失望了,睜大眼睛奔著魔術表演來的觀眾,看一遍預告片就可以了,魔術戲份少之又少。團隊協作偷東西那段含金量也不高,看時感慨《Ocean》系列是無法超越了。
電影的故事一般,但整體比較均衡,不像第一集那樣洩氣,而是順風順水的故事,正反雙方雙重複仇的故事,魔術爭鋒是復仇的道具,並挖掘了摩根弗裡曼的深層含義,這是比第一集好的地方。而問題在於導演朱浩偉刻意對場面效果的追求導致群盜電影中那些非常值得玩味的橋段被眼花繚亂的視覺場面所掩蓋。
看了這部影片的人都會覺得,全程無尿點,是的,我認為,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當魔術師對我們滔滔不絕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又要上當了,但是,我們無法抗拒,因為,魔術師的話語中總帶著一種神秘感,我們無法讓自己不去關注他。而且好的魔術師總是知道這樣取悅觀眾,而這裡取悅觀眾的一大噱頭就是懲惡揚善。當然,絢爛的特技將魔術的手法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催眠、撲克牌這種古老到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原理,卻無法完成的技術性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