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篇獻給曾經奮鬥的自己和即將致力於中級日語導遊考試備考的各位同仁們。
2019年4月27日中級導遊考試結束2個月後的今天,6月28日,成績出來了,看到合格名單上自己的名字,心裡特別開心,2個月的閉關備考終於有了不錯的回報,人間值得。
考試之前我就想著不管結果合不合格都要寫一下心得,才不枉我2個月的認真努力,備考過程中信息的匱乏讓我走了很多彎路,這篇心得希望能對其他即將要考試的朋友有所幫助,少走彎路,有的放矢地備考,更是對我複習過程的一個回顧和總結。
導遊可能跟其他行業的資格證書不一樣,導補薪酬不會隨著級別的提升而水漲船高,有些做了很多年的老導遊即便只是初級導遊證,也仍舊有很多團,可以掙很多錢,而即便有了中高級導遊證,也不一定就有很多團或者導補就比初級高,帶團是看個人能力的,而不是看證件,所以很多人對中高級導遊證的報考積極性一直不高。
那我為什麼還要報考呢?
這源於我的一次帶團經歷。那次是帶學生的寫生團,跟小朋友聊天的時候,他拉起我的導遊證看著說:「導遊姐姐,你是初級的啊,還有高級的嗎?」小朋友可能是無心的,看著初級的,想知道有沒有更高一級的,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個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換證,往更高的級別考。雖然級別不能代表你的能力,但卻是區別你跟初級的最直觀的反映。
根據報考要求,取得導遊資格證書滿3年或者大專以上學歷取得導遊資格證書滿2年且實際帶團不能少於90個工作日。
我是15年7月份拿到的資格證,所以等到可以報考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決定報名了。
我大學專業就是日語,但是是計算機日語方向,旅遊是我工作以後接觸的方向,所以就想著考一下中級日語,作為學習旅遊日語的動力。
中級導遊考試是全國統一考試,語種分中文和外語。考試分兩門,上午是導遊知識專題,不管考什麼語種,都是一樣的卷子,下午是考外語或者漢語言文學知識,報考中文的就考漢語言文學知識,報外語的就考外語。
外語又分英語和日語法語等其他小語種,但是不管什麼語種都是用同一份試卷,中譯外,用自己所報考的語種答卷。
題外話:廣州考場小語種報考人數比較少,好像是小語種都在一個考場,所以我們考場英語、日語、法語、西語都有,妥妥的聯合國考場。哈哈。
導遊知識專題:
新、舊版教材+101貝考app+往年真題(2005-2017年)
日語:
新、舊版英語教材+網搜試題+日語導遊相關書籍
備註:因旅遊局和文化部的合併,2018年的中高級導遊考試時間是2019年4月27日,2019年的考試時間未定。
上圖為舊版,下圖為新版
我最開始就是先看書,想著一個專題看完就總結,後來試著做題看效果,結果發現還是錯,而且光看書容易走神,所以後面幾個篇章就沒看了,通過做真題看出題範圍,再到書上找答案、歸納考點。
臨考試不到1個月的時候才搜到101貝考app,好可怕,他們每個小章節都有練習,摳得特別細,單選多選、判斷題還有簡答題總共有2千多道題,做到想吐,而且有些答案還需要我們來糾錯,但還是想說,有題做比沒的做要好,他們還有錯題分析和筆記收藏,這個很贊。我當時一邊做題一邊懊惱找這個app找得晚了,如果早一點用的話,我一輪複習就會更從容些,後面錯題和收藏的知識點也就能複習完了。
知識專題我大概複習了2-3遍,第3遍沒看完。簡答題就看了一遍,基本處於放棄狀態。
所以,知識專題總結下來就是通過課本+刷題來總結考點了。
今年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加了時事政治和法律法規,考點分布在各個題型中。
還有個不知道怎麼吐槽的是新版教材4月12日才出版發售,而4月27日就考試了,是不是很坑?更坑的是考的還有新版教材的內容,幸好我新版也買來看了,部分章節略有改動更新。(前期複習都是舊版的內容)
簡答題的第一題就是導遊人員管理條例中,導遊在執業過程中的職責是什麼?其他兩題是佛光的形成原理和中國繪畫的技法。
網上關於中級導遊考試的備考資料大多是面向中文考生的,基本都是知識專題和漢語言文學的,網購的教材贈送的備考資料也是這兩門的,而外語方向的試題或者複習資料很少,即便有也都是關於英語備考的,日語備考的經驗帖基本沒有。這也是我寫這個心得的初衷,希望備戰中級日語導遊的能有料可查。
考試大綱是18年12月才出,外語的考試大綱統一都是這一份,但沒有說外語用同一張卷子,我也不確定是不是分語種出題。所以就一邊按照日語教材總結詞彙和翻譯,一邊搜相關的信息。
我搜遍了全網也只是些網友回憶的試題,而且14年考試還改革過,關於試題和真題真的少得可憐,後來才知道所有外語考生都用同一套試題卷,考題範圍參考英語教材,更可悲的是中級導遊英文和日文的教材內容、類型都不一樣,也就是說,我之前看的日語教材相當於做了無用功,當時日語教材都整理完了,我覺得好無奈,但也沒辦法,又買了英語教材,再重新調整複習資料和計劃。所以,詞彙和翻譯我相當於準備了2份,有效的是英文教材的那份,這個過程雖然浪費了很多時間,但也擴充了日語詞彙量,各有利弊吧。
當然,外語能力很強、不需要歸納考試範圍的也就沒這些煩惱了,可以在此略過。
外語考試內容分4個題型:詞彙翻譯題、段落翻譯題、旅遊應用文寫作題、導遊辭創作題。其中詞彙和部分段落翻譯來源於教材,應用文和導遊詞是考導遊業務知識和語言能力了,這個是參考的其他日語導遊相關書籍。
今年教材改版,考試前幾天才拿到教材,大約對比了一下更新的內容,單詞還能看一遍,段落翻譯直接放棄看,憑能力發揮了。單詞還真的考了新教材的。
詞彙:英語教材每一篇課文後面單詞表中的名詞+注釋中的解釋性名詞。只能英譯中中譯日了。 (30題*1分=30分)
比較糾結的是,同一個英語或者漢語單詞,日語對應的可能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單詞或者其他相同意思的單詞,我不知道考官要哪一個,所以沒有上下文,沒有範圍,我一度在猜考試要填哪個答案,崩潰的時候好後悔選了日語(選英語就簡單多了)。
段落翻譯:英文教材的課後段落翻譯練習+日常翻譯練習
(5題*5分=25分)
段落翻譯有2段是來自課後練習,還有3段是考你的翻譯能力,19年考的5段都不是很長,也不難,日語N2以上的水平都沒太大問題。
練習翻譯的時候我順便了解了一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ATTI),當時上學的時候沒在意,現在是我下一個奮鬥目標。有興趣的可以搜一下相關公眾號,會讓你更有目標和動力。
段落翻譯的日常翻譯可以關注CRI日語頻道、人民中國、NHK等公眾號找相關有中日互譯的文章來練習。也可以作為詞彙擴展資源來學習。
tip:
考試的時候答案直接寫在答題紙上吧,先寫草稿後面再謄抄太浪費時間了。我就是這樣費勁地謄抄,導致我作文差點寫不完。
應用文和導遊辭寫作:參考日語導遊書籍,按照大綱給的專題範圍準備作文。
(應用文15分,導遊辭寫作30分,各1題)
應用文:
今年考的是行程設計,說的是一位外國友人在網上預約導遊,通過郵件聯絡,想讓作為導遊的你設計一下在中國遊玩的線路和行程安排。郵件回復要求要寫明往返航班和時間,寫明線路安排和景點推薦理由.(這不是計調的活嘛)
導遊辭:
考試大綱給的專題基本上都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現象的。
如果自己平時很少寫作,就要動筆寫寫了,我是真的按照大綱的範圍一篇一篇寫的,當然沒有全部都寫,當時覺得文房四寶應該不會考,就沒寫,結果就悲劇了,考的筆墨紙硯.還好我們知道寫什麼,日語相關的表達也會,套用其他專題總結的常用句式,結果也沒有很難。
《觀光日本語 日語導遊教程(第2版)》穆潔華 編
《實用導遊日語》 劉金舉 主編
《導遊日語》 鐵軍 主編
《旅遊日語會話》 車小平 編
以上參考書有考試相關專題的日語文章介紹和導遊業務知識的說明,不知道旅遊日語方向的朋友是不是用上面的教材。
日語大部分時間給了導遊辭寫作和詞彙,詞彙只能一個個查相關的單詞表達,至於寫作,因為平時很少寫日語文章,從開始備考以來,每天逼著自己寫400字以上的日語日記,不會的單詞就去查,一天不落的寫,保持寫作的語感,所以即便考試題目沒有準備到也有內容寫,不至於慌張。
一定要去考試,不管你準備得怎麼樣。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一定不要棄考。
越是臨近考試,越是派了幾個團,本來就少的複習時間就更緊張了,知識專題的練習複習了又錯,還要更新教材,複習計劃改了又改,心慌慌得幾經崩潰到想棄考,最後還是堅持到了考場上。
所以,心態一定要繃住,你要相信,你不會的別人也可能不會,你換教材別人也要換,所以不必慌張。答題的時候能寫的都寫上,最好都寫滿。考前要休息好。
每個考場都有缺考的,走上考場,你就贏了一半,我們小語種本來就沒多少人報名,而一旦有棄考的,如果你也不是很差,過關的就是你了。
事實上,我們考場上的非英語的小語種考生基本上也都過了。
寫到最後,思緒又回到了之前埋頭備考的那些日子裡,因為太久沒有沉下心來準備考試了,剛開始複習的時候總是難以集中注意力,2個月的閉關複習,是對知識的系統鞏固和加強,也是自己心態的沉澱和歸位,而今再次回望復盤這個認真努力、充實且又有點成就感的奮鬥過程,略有心滿意足,雖然當時累得瘦了將近10斤,但秉著一定要通過中級考試的信念,所有的糾結、痛苦、崩潰和壓力都能忍受,所幸苦盡甘來,未來可期,很是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