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影業江湖:光線博納爆賺當龍頭,華誼被甩出一線梯隊

2020-12-12 超愛娛樂8

2019年是電影行業企業差異化的一年。光因獨家控制「哪吒」大獲利潤,逆市盈利,公司市值再創新高。Bona電影、華夏電影、Ali電影等公司參加了製作《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列火英雄》等幾部熱門商業片,站在時代的風波中,取得了很大的收穫。華誼兄弟和樂視網這兩家業內最著名的企業,深陷困境或已退出主流競爭舞臺。從網際網路行業演變而來的阿里巴巴影業、騰訊影業和貓眼微影憑藉自身的平臺優勢,在短短幾年內在業界站穩了腳跟,並以替補身份進入一線梯隊。

(本文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雷晉身影視上市公司年度利潤王

整個2019年,電影業只有雷和博納兩家領先公司。

因為獨家掌握了《哪吒》,雷獲得了真正的名利。這部動畫片的成本約為1億美元,總票房為50億,最終將為投資者帶來約18億的票房積分。它不包括其他無法估計的版權收入。此外,他還參與了幾部轟動一時的電影的製作,如《瘋狂外星人》、《銀河補習班》、《誤殺》。2019年光在整個電影投資上賺了不少錢。

票房反映在收入和股價上。2019年前三季度,光線傳媒淨利潤為11億,在所有主流影視公司中名列前茅。自哪吒上映以來,股價已見底反彈。市值已升至約370億,超過中國電影,僅次於萬達電影。

博納主旋律商業片迎來精彩時刻

博納抓住大慶70周年的歷史機遇,迎來了主旋律商業電影的高潮時期。三部獲獎影片《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的總票房為77.31億美元。

從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到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陳國慧的《列火英雄》和劉偉強的《中國機長》,Bona今年的成功是由於其與其他公司不同的獨特優勢,即:它一直與香港董事緊密合作。博納可以說是香港北方最大的「橋頭堡」

每年,博納都有穩定的香港電影發行數量,而香港電影也有一定數量的穩定觀眾。2019年,《葉問4》和《追龍2》都賣得很好,是博納參與的作品。

此外,韓寒從《後會無期》開始就一直在合作,他繼續為博納的兩部大片《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作出貢獻《飛馳人生》在春節的激烈競爭中獲得17.26億票房,在今年國產電影票房中排名第六。

中國電影取代了中國電影而突然崛起

2019年是「主題」最大爆發年。博納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烈火英雄》背後還有許多其他的受益者。例如,以國企為背景的中國電影和阿里電影都是從網際網路行業演變而來的。

今年,華夏電影承擔了「大哥」中國電影的責任,推出並組織了禮品電影的製作。「我的祖國和我」是它的主要項目。同時,作為主要投資方,還參與了由博納控股的《中國機長》、《烈火英雄》和《決戰時刻》的製作。此外,還參加了「使徒行者2」、「誅仙」等商業電影。這也使得以資源為基礎的國有企業過去在行業中主要以「分銷」的形式存在,今年實現了大爆炸,全年票房總票房排名第四。

同樣分享獎金的還有《攀登者》主打製作的上海電影,票房近11億。

一直是電影主旋律的中國電影,今年的捐贈任務被中國電影和上海電影所取代。他們想念《我和我的祖國》和《攀登者》,他們沒有參加博納的《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決勝時刻》」。因此,今年的總票房相對較低,包括《流浪地球》、《新喜劇之王》、《最好的我們》《誤殺》和《小小的心願》為主要製片人。

在中國也有幾部大的電影不盡如人意,比如投資巨資的《上海堡壘》(投資額約3.6億)、《龍牌之謎》(據說成本5000萬美元)、《天火》。票房分別只有1.24億、2100萬和1.64億。

阿里電影業以其主題性和敏感性而聞名

主旋律的另一個受益者是阿里電影,該片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決戰時刻》、《解放·終局營救》為主要投資方,以合拍方的身份參演了《攀登者》,包括2019年的所有重點主題電影,具有無與倫比的敏感度。

阿里是博納私有化時的大股東。今年的電影排行榜與博納有著高度的巧合。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這其實是博納的光芒。除了商業電影的主旋律外,博納的《飛馳人生》和《追龍2》也有阿里電影界的參與。

2019年,阿里影業的主控項目僅為《只有芸知道》、《小豬佩奇過大年》、《未來機器城》,但該片總票房達到110億5800萬,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一。此外,合拍方還參與了《流浪地球》、《少年的你》等大片的拍攝。合拍影片總票房達到95.36億。

阿里巴巴電影並不是唯一一家參與中國電影業的公司。在阿里巴巴的娛樂之下,有兩大品牌:淘寶和優酷。這兩家公司控制的電影很少,主要是後續。2019年,淘寶網投票選了《誤殺》、《犯罪現場》、《寵愛》等影片,優酷網則投票選了《流浪地球》、《飛馳人生》、《少年的你》、《使徒行者2》、《小小的願望》、《一吻定情》,但份額非常小。

貓眼微電影總票房第一

在有網際網路背景的電影公司中,除了今年強勢的「阿里系列」外,還有騰訊電影和雷控股的貓眼微電影兩個穩定的玩家。

騰訊的電影產業也主要是賺錢和參與具有平臺優勢的電影。不過,今年騰訊電影的整體票房表現並不強勁,總票房約10.47億部,如《大約在冬季》、《受益人》、《南方車站的聚會》、《我為你犧牲》、《上海堡壘》、《吹哨人》等。作為一個聯合製片人,有很多受歡迎的電影,如《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飛馳人生》》。

騰訊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近年來投資了許多好萊塢大片,包括《大黃蜂》、《終結者:黑暗命運》、《黑衣人:全球追擊》。

貓眼微電影作為中國最大的在線售票平臺,在電影發行和投資方面的參與度越來越高。2019年,貓眼微電影參與了大部分大片。作為主要製片人,參與了《飛馳人生》、《銀河補習班》、《反貪風暴4》、《熊出沒:原始時代》、《新喜劇之王》、《老師·好》等影片,總票房67.74億元。作為聯合製片人,他參演了《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少年的你》、《掃毒2》、《攀登者》、《葉問4》,總票房147.85億。如果計劃和合拍電影的總票房是2019年的第一,那麼就足以證明其強大的資源優勢。

作為第一和第二大售票平臺,茅堰和淘寶有著競爭關係。其控股股東是光線傳媒,騰訊也是其大股東。騰訊和阿里巴巴都是光線傳媒的大股東。就在今年,當光線傳媒成為網查的焦點時,阿里宣布了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計劃,並實施了總股本1%的減持。此舉揭示了阿里巴巴、廣匯和騰訊之間微妙的關係。

萬達電影不再強勢,其高位正在下降

除了雷、博納、阿里巴巴、騰訊、貓眼微電影外,其他民營電影公司,特別是前幾年的領頭羊和熱門人物,如萬達電影、北京文化、華誼兄弟、樂視電影等,今年都不太搶眼,有的甚至很不開心。

萬達影視近幾年發展勢頭強勁,總票房位列傳統電影公司前三名。但2019年的表現比以前差得多。萬達影視主推的《沉默的證人》、《人間·喜劇》、《過春天》三部電影票房分別只有1.81億、6300萬和995萬。作為主要製片人,電影《誤殺》、《熊出沒:原始時代》、《老師·好》、《小小的願望》、《受益人》、《南方車站的聚會》都表現得很好,但收視率不高。作為合拍人,他曾參演過《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飛馳人生》、《烈火英雄》等影片,但份額不大。

北京文化作為一家由旅遊業轉型而來的影視公司,在過去的幾年裡因為贏得了《戰狼2》和《我不是醫神》而聲名鵲起。2019年,還有一部熱播劇《遊蕩地球》,是三部熱播劇。但其他各大電影的票房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比如特警、被人抓到的燈光和舞蹈!大象,平原上的夏洛克,法師是一座城市,而你是兇手,他們誰也賺不到很多錢。

華誼兄弟電影數量少,演出損失巨大

最糟糕的是樂視和華誼兄弟。

樂視影業(後更名為樂創文娛)在被賈躍亭、掌舵人張昭拖累後,基本退出主流競爭舞臺。2019年,樂創影業只有一部名為《熊:原始時代》的電影,樂視影業只有一部名為《熊出沒:原始時代》的電影,票房只有3億。在樂視製作《敢死隊2》、《小時代》、《歸來》的幾年裡,它曾經非常受歡迎,躋身民營電影公司八強。現在這個品牌有消失的趨勢。

華誼兄弟仍處於債務危機之中,沒有走出泥潭的跡象。與其他公司相比,華誼兄弟的競爭力越來越弱。2019年,華誼只發布了《小小的心願》和《只有芸知道》,兩家都不是主創。後期介入的《灰猴》票房僅為388萬。最大的項目《八佰》尚未發布。

去年,華誼淨虧損10.9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華誼淨虧損6.52億元。目前,華誼市值已降至130億左右,曾經的行業龍頭雷的市值約為華誼市值的2.8倍。

明星和導演作為製片人分享票房紅利

影視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也是風水輪流轉的速度極快的一個行業,每年都有公司漲,公司跌。有些公司賠錢,有些公司賺錢。在這條產業鏈中,唯一能保持旱澇保收的是著名導演和明星創作者。而這些年,他們不再只是以工作報酬的形式,他們還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電影投資,分享票房紅利。

比如,熱映的徐崢拍了一部《囧媽》,總成本2.17億元。徐崢導演收入2700萬元,製片人收入1000萬元,編劇收入1000萬元,演員收入4000萬元。他的公司振樂道以3000萬元作為製作費,共計1.17億元。2019年,徐崢的公司振樂道參與了《我和我的祖國》、《寵愛》,《寵愛》的投資,振樂道是主要製片人。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者,徐崢在這兩部電影中都賺了不少錢。

另一個例子是吳京。2019年,他的公司登封國際有限公司參與《流浪地球》、《攀登者》、《銀河補習班》三部影片的製作,均收穫頗豐。

其他人,如寧浩、韓寒、郭凡、周星馳、劉德華、顧天樂等,也通過投資自己導演或主演的電影獲得額外收益。

相關焦點

  • 博納、光線、華誼、萬達如何再戰「劇集江湖」?
    隨著博納出品的電視劇《掌中之物》未播先火、華誼出品的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突破1億、光線傳媒發布20部劇集片單,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頭部影業的劇集業務。 近日,我們梳理了四家老牌民營影業——博納、光線、華誼、萬達(按照首字母排序)的已播劇和待播劇,以此分析相關領域的影響和發展趨勢。
  • 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市值為華誼、光線的1/50,如何A股上市?
    阿里影業今日宣布,博納影業集團的私有化已於4月8日完成。  交易完成後,其中出資8600萬美元的阿里影業將間接持有博納影業約8.94%股權(按全麵攤薄基準計約8.29%股權)。阿里影業入股博納影業後,雙方將加強在內容製作和發行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提升在娛樂全產業鏈的優勢。
  • 回歸A股,博納影業沒那麼容易
    相反,當博納因為融資額忿忿不平時,國內A股市場卻是一片繁榮,競爭對手華誼兄弟(300027)、光線傳媒(300251)在此混得風生水起,兩家市值都曾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   面對誘惑,博納最終不得不選擇回歸A股,但彼時的資本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不是幾年前的那個市場了。
  • 博納影業收下萬達院線3億元投資,避免成為下一個「華誼兄弟」
    昨晚(5月15日),萬達院線發布,宣布與博納影業籤訂《投資框架協議》及《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後雙方達成如下合作:公告1、萬達院線對博納影業投資3億元,持股比例達1.875%,博納影業投後估值為160億人民幣;2、博納影業旗下新增博納影院(包括新建及收購影院)加盟萬達院線
  • 博納影業老總墜樓身亡,影視行業寒冬幾時休?
    10日凌晨1時許,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從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墜樓身亡,享年52歲,案件具體情況仍在調查中,墜樓原因不明。博納影業訃告10日下午,博納影業集團官方發布訃告確認黃巍先生墜樓逝世,並公布了治喪委員會名單,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擔任組長。
  • 國慶檔單片票房沒了10億+,博納、阿里影業、華誼誰笑到最後?
    博納:獨中兩元。在國慶檔笑傲江湖的非博納影業莫屬,《無雙》和《影》實現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可謂慧眼如炬。博納的參投可能更多是側重在張藝謀的個人品牌上,這次在高品位審美電影作品押寶也是旗開得勝。阿里影業:喜憂參半。
  • 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 博納影業借殼哪家公司上市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博納影業ipo說明書公布了,擬登陸深交所,募資14.25億元。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與360相同的是,博納影業老總於冬認為自家股票被低估了;不同的是,博納影業採取直接IPO方式上市。披露的資料顯示,納影業計劃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籌集資金規模為14.25億元,主要用在博納電影及博納影院。
  • 博納影業「流年不利」,從納斯達克退市後一蹶不振,股東:腦闊疼
    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包括房地產、汽車在內很多行業都一度步入「寒冬」,「娛樂影視」行業更是幾近冰封,直到光線傳媒的作品《姜子牙》首映,才仿佛為影視行業注入一支強心劑,之後影視製片巨頭華誼兄弟的《八佰》又拿下暫時的票房冠軍,隨後的《金剛川》雖然大跌眼鏡,但是這也讓幾近冰封影視行業逐漸解凍
  • 博納影投負責人縱身一躍,電影院的「至暗時刻」到了嗎?
    2014年至2017年3月31日,博納影業參與發行並上映的影片共42部,累計實現票房106.01億元,2019年也憑藉《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獻禮主旋律大片排名第二。 2019年,博納影業率先拿到了《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出臺後的第一張院線牌照,這也是繼「電影發行許可證」、「攝製電影片許可證(單片)」之後博納影業拿到的第三張行業準入牌照;現博納影投下屬影院共74家,進一步完善了集團全產業鏈布局。 黃巍就是博納影投的董事長。
  • 又綁定明星IP,博納影業回A,仍未打開的大文娛市場怎麼破?
    近日,博納影業首發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擬發行1.22億股,募集資金14.25億元,用於投拍影視作品以及籌建電影院。
  • 博納影業攜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回A,聯席承銷商控股超13%
    電影投資業務方面,疫情期間博納影業所投資的影片暫停拍攝工作;電影發行業務方面,疫情期間影院停業,原定檔上映的院線影片全部撤檔,博納影業的相關發行計劃均已推遲檔期;院線和影院業務方面,根據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博納影業於2020年1月24日關閉旗下所有境內電影院的對外運營,院線經營同步暫停。
  • 2019電影片單:流量明星退場,傳統影業重懸疑
    例如,博納影業的《風再起時》由郭富城、梁朝偉主演;光線影業的《保持沉默》由周迅和吳鎮宇主演;《雪暴》則是張震、廖凡、倪妮的組合;胡歌、陳坤、張譯則分別主演《南方車站的聚會》《陰陽師》《八佰》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曹保平新作《她殺》公布了一組劇照,範冰冰為其中的主演之一,疑似藉此復出。
  • 博納影業坎坷回A路 私有化轉戰A股 申請上市近18個月終獲反饋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博納的資產評估機構中企華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此前因為中企華牽扯到廣東粵傳媒資產評估項目被立案調查,因此博納項目受到牽連。而現在中企華已經根據證監會的要求對博納的項目出了相應的覆核報告和核查意見回復給博納,已報到會裡繼續審核。
  • 拍攝《中國機長》感動中國,副總裁墜樓而亡,博納影業遇到啥難關
    正值壯年的黃先生的生命一諾,折射出的是他背後影視行業難以化解的寒冬。事實上,在疫情之前,影院市場已經走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預見2019:《2019年中國電影產業全景圖譜》顯示:2018年被稱為影視行業的寒冬,A股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年報業績普遍下滑,院線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 監管趨嚴疊加疫情衝擊 明星股東雲集的博納影業能否成功闖關IPO?
    如此情況下,從美股退市後不久,博納影業便啟動了A股上市計劃,並於2017年9月首次提交了招股書。2019年3月,證監會官網曾公布對博納影業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文件的反饋意見。不過,2019年7月,博納影業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因康得新財務造假事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由此,博納影業的IPO一度被中止審查。
  • 增資博納影業,萬達影視戰略「內切」?
    5月15日,萬達院線公告與博納影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萬達院線擬以3億入股博納影業,持股比例為1.875%。合作後博納影業旗下院線將全部加盟萬達院線;博納影院映前廣告也交由萬達代理;在內容製作上,雙方將相互投資對方主控投拍的電影。
  • 博納影業攜多位明星回A:政府補助佔四成淨利,能否逆風翻盤?
    上市五年,華誼兄弟市值超過800億元,而美股上市的博納影業市值卻只有30億元(折合人民幣),變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殭屍股」。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表示,十年前,影視行業上市也是一種風氣,華誼兄弟、博納影業都在上市,正好當時是影視劇開始重視IP化、價格爆發,以及院線電影票房持續增長的階段,因此通過上市獲得更充裕的發展資金,成為了影視公司快速成長的一種路徑。
  • 博納影業即將登陸A股,業績起伏不定,或已錯失最好上市時機
    博納影業最早於2010年登陸紐交所,市值表現不佳。上市以後的最高市值不過50億人民幣,遠低於其競爭對手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後兩者在A股創業板上市,市值一度是博納影業的數倍。2016年3月,博納影業通過引入阿里、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資本、軟銀賽富等從紐交所私有化退市,耗費資金50億元。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墜亡 電影院線無處話悲涼
    根據官方信息,自2009年1月至今任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成功籤約、建成並開業了近百家現代多廳影院,擁有深厚的影院投資、建設和管理經驗,擁有15年以上電影院產業從業經驗。2019年3月,博納影業拿到院線經營新政後的院線牌照。
  • 估值8個月漲92億,背靠阿里、騰訊,博納影業如何與華誼、光線競爭?
    投資界12月20日消息,博納影業集團宣布完成繼私有化之後總規模為2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阿里影業、騰訊領投,中信證券金石基金、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中植企業集團、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工商銀行、新華聯集團等國內外知名機構參投。據悉,這是博納影業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此輪融資後公司估值為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