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災區祈福」微信熱帖被誤傳含毒

2020-12-20 網易新聞

微信祈福?網絡詐騙?傳播謠言?一場有5000萬人參與的「希區柯克式懸疑劇」在昨天下午上演。真相大白時,人們才發現,從頭到尾,海量的手機用戶都被利用。

事件最初發端於前天晚間,不少網友發現,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被一條名為「我叫××,我來自××,我是第×××位為災區祈福的人」的帖子刷屏了。點擊該連結,就能在打開的頁面上點擊祈福。該頁面顯示,到昨天下午,參與者已突破5000萬。

不過,昨天下午三點左右,一條關於該祈福的「警告」開始在微博、微信上大規模傳播。「警告」聲稱,該「微信祈福」將打開惡意網頁,導致用戶敏感信息洩露,並遭遇一場「度身定製」的網絡詐騙。

一位網友告訴記者,這份「警告」的語氣似乎很專業:「當你輸入信息後,它會通過網絡抓取數據包的形式,套取你的身份、手機、微信和居住位置等內容。」

因為害怕陷入騙局,許多原本參與祈福的網友,迅速刪除了自己分享的祈福內容。儘管如此,他們仍然擔心,自己的信息安全遭遇了怎樣的危機?

專家告訴記者,這份所謂的「警告」,基本可以判定是一場謠言。

國內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安全團隊Keen的相關負責人呂一平告訴記者,經過仔細檢查,這個「微信祈福」活動不會導致任何用戶敏感信息洩露。據記者觀察,到下午5點左右,微信已經解除了對「祈福」頁面的屏蔽。新打開的祈福頁面上多了一則聲明:「經微信官方確認,本活動無任何不良信息。」聲明同時說,部分人士惡意造謠攻擊,對此,他們已經報警。

本報記者 張懿

本文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為災區祈福」微信連結騙人身份信息?
    衡水新聞網-衡水晚報訊(記者袁佔林)3日雲南魯甸6.5級地震發生後,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起一條「為災區祈福」的連結,許多朋友都祈福並分享了這個連結。然而,6日,情況突然逆轉,一條說「祈福連結是為了詐騙」的信息又在微信圈裡瘋轉。一時間,微信圈凌亂了。
  • 佛子同悲 全國各地寺院為雅安災區祈福
    20日當天及21日,全國各地多個寺院與地方佛教協會緊急為遭受震災的雅安人民啟建消災祈福募捐法會,以悲心施予無畏,以佛法度脫劫難。佛教四眾弟子用佛教特有的方式為災區人民祈福募捐,祈願死難者能夠聽聞佛法,嚮往佛國淨土,解脫生死苦惱。祈願生者早日度過此次劫難,儘快走出傷痛的陰霾,在此,鳳凰網華人佛教亦呼籲全體佛教信眾誦經念佛回向,為雅安祈福,為同胞祝禱,祈願災區人民早日擺脫災難苦厄,重建美好家園。
  • 廣東韶關雲門寺為宜賓長寧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
    韶關雲門寺為四川長寧地震罹難者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雲門寺)韶關雲門寺為四川長寧地震罹難者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雲門寺)韶關雲門寺為四川長寧地震罹難者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雲門寺)
  • 《親愛》主創亮相北京電影節 著黑白為災區祈福
    《親愛》主創亮相北京電影節 著黑白為災區祈福 據了解,此次亮相電影節,《親愛》劇組特意以黑、白兩色為服裝主色調,為雅安地震災區同胞祈福。    作為今年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影片,《親愛》以獨特的女性視角來觀察快節奏社會中的情感變化。導演李欣蔓對影片信心滿滿,她表示,從目前影片的點映情況來看,觀眾對於《親愛》的反饋出乎意料,「點映後,各界影評人對影片的反應給我們很大鼓舞!」
  • 微信「祈福」連結 盜取個人信息
    原標題:微信「祈福」連結 盜取個人信息   本報訊(ymg記者李瓏通訊員孫飛)從昨天起,微信朋友圈中出現讓用戶填寫個人信息、為災區祈福的連結,頁面中文字以「我叫***,我是第***位為災區祈福的人」的形式出現。另有網絡傳聞稱該連結「這是詐騙身份信息的程序,趕快刪除,拒絕傳播犯罪!
  • 中國佛教協會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募集捐款
    中國佛教協會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募集捐款 2016-02-12 17:19:53  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募集捐款  2016年2月12日,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廣濟寺為臺灣地震災區舉行祈福超薦法會並募集捐款。
  • 外媒關注中國地震 各國網友為災區人民祈福
    外媒關注中國地震 各國網友為災區人民祈福   人民網8月9日電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截至8月9日9時00分,經初步核查,「8·8」九寨溝地震已致13人死亡,175人受傷。
  • 微信地震祈福引質疑 是愛心傳遞還是災難營銷?
    隨著地震遇難人數的不斷增多,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也出現了為災區祈福信息:「我叫×××,我來自×××,我是第×××位為災區祈福的人……」從前日起,這條祈福信息在朋友圈裡被瘋傳,目前已有6000多萬人通過該網站進行「祈福」。「我的朋友圈裡都在轉發這條信息,因為是表愛心,我也沒想那麼多,就跟著一起轉發。」一位市民表示。
  • 微信瘋傳祈福活動 提醒:若有彈窗需謹慎
    原標題:微信瘋傳祈福活動 提醒:若有彈窗需謹慎   大洋網訊(記者李光裕)雲南昭通魯甸地震牽動了廣大網友的心,當有這樣一個微信祈福分享活動:寫下你所在的城市和你的名字就能在朋友圈發一個祈福的動態,你會參與嗎?近日朋友圈這個祈福分享活動被廣泛傳播。
  • 注意:朋友圈 「實名」祈福蘊藏詐騙風險
    「我叫***,我是第***位為災區祈福的人」,近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現大量以祈福為由讓用戶提供個人信息的連結,對此,多地警方提醒網民,需警惕詐騙風險。從昨天起,微信朋友圈中出現讓用戶填寫個人信息、為災區祈福的連結,頁面中文字以「我叫***,我是第***位為災區祈福的人」的形式出現。另有網絡傳聞稱該連結「是詐騙身份信息的程序,趕快刪除,拒絕傳播犯罪!
  • 侯旭《不哭》成賑災大熱主題曲 用音樂祈福災區
    侯旭  中國雲南、日本接連發生地震,全球為之震驚,各地娛樂圈明星紛紛以各種方式向災區人民伸出援手,臺灣火速舉行《相信希望fight&smile》賑災晚會,超過100位藝人響應,而內地藝人也紛紛捐錢捐物,日前剛剛推出新專輯《東北人》的內地「鐵質男聲」侯旭,便義不容辭地加入到了抗震救災隊伍中,並用自己的經典歌曲《不哭》為災區祈福,鼓勵大家勇敢面對,重建家園。
  • 災區救完災後,翟天臨隻身現身泰國,雙腿下跪虔誠祈福
    6月25日,有網友稱在泰國偶遇到了翟天臨,並且拍下了小視頻,視頻中翟天臨身穿一身黑衣,戴著帽子看上去非常低調,而這次他現身的地方還是一個類似寺廟的地方,很多人都在此祈福。翟天臨不一會也跪在了地上,他這次也是雙膝跪地看上去非常虔誠,手裡也拿著一根香再次祈福,隨後他把香插到了地上便慢慢走開了。
  • 為臺灣同胞祈福!臺灣高雄發生6.7級地震
    慈濟人從中到南,平安的都已經在啟動了,臺南的慈濟人,從四點多就開始成立起來,都是投入在災區裡,委員們已經在張羅早上的早點,而且氣候很冷、很溼, 宗教處已經在聯絡所有的地方,趕快備用物資,往臺南地方運送,毛毯或者是福慧床、圍巾……總而言之,緊急需要的都已經在匯整,要送到災區去。
  • 蘇州慈濟為臺南震區祈福
    蘇州慈濟為臺南震區祈福 2016年02月23日 15:03:58  來源:中國臺灣網 2月20日早上,臺灣花蓮靜思精舍舉辦2016年慈濟志業體「新春祈福·慈濟大愛一直都在」活動,通過視頻即時連線,蘇州慈濟門診中心、蘇州慈濟慈善基金會的同仁、志工和全球各地的慈濟人一起參與此次新春祈福活動,分享臺灣慈濟人賑災行動中的點點滴滴,並在活動後寫下祈福賀卡。  目前現場搜救告一段落,但慈濟的賑濟工作並未因此而停止。
  • 技展員工捐款經由慈濟基金會救助災區
    繼公司向災區捐款之後,深圳市三諾技展電子有限公司工會又在第一時間組織公司員工獻愛心支持災區同胞重建家園。5月21日晚7時,工會組織召開捐贈儀式,將所募善款43037.1元通過臺灣慈濟基金會捐獻給災區。技展公司行政部、工會主席以及部分員工來到會議現場,與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一起為災區祈福。
  • 大陸網友為花蓮地震祈福 臺灣同胞點讚"滿滿的愛"
    大陸網友紛紛為臺灣祈福。花蓮地震,也牽動著大陸同胞的心,不少大陸網友在網絡社群號召賑災,許多人表示要捐錢「跨海送暖」。截至8日22時,微博閱讀量已達1.8億,討論量43.7萬。大陸網友紛紛祈福,為臺灣加油,願花蓮人民平安。
  • 北京國際電影節為蘆山祈福 紅毯變藍毯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活動現場,明星們也心繫著「4·20」蘆山地震災區,頒獎儀式前的明星紅毯則由莊重的深藍色地毯替代。頒獎儀式前的明星紅毯換成莊重的深藍色地毯,據組委會工作人員透露,這是因蘆山地震而臨時決定的,藍色更加莊重,以此表達對地震中死難同胞的哀思,並為四川人民祈福。
  • 上海名剎萬佛寺新春微信祈福
    人民網上海2月4日電 (記者沈文敏)辭舊迎新之際,在上海市區全面禁放煙花爆竹的號召下,地處嘉定江橋的著名佛教寺廟萬佛寺號召市民從以往新春佳節前往寺院焚香祈願的傳統活動,演變成「手指祈福,同做公益」的新年俗。市民還可以通過微信許願祈福發送到寺廟的公眾號,寺廟即根據許願數量捐助公益金到貧困地區,幫助更多人歡度新春。
  • 中新特寫:籤名祈福凝真情
    中新特寫:籤名祈福凝真情 2008年05月20日 18: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福州五月二十日電 題:籤名祈福凝真情
  • 【心繫災區 祈福雅安】多難興邦 玉汝於成
    這次雅安救災,李克強總理親臨災區指揮,回京前明確下一步工作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負責,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有關方面根據災區需要提供支持和援助。打破了以往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最初各項救援工作由中央政府總負責,地方政府配合的慣例,有利於了解實際的地方政府放開手腳,自主決策。在接受捐贈上,民政部、紅十字會等職能部門紛紛推出新規,讓援助資金、物資能夠公開、透明、及時地送達災區、受惠災民,同時令捐贈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