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路城是一座位於本兵庫縣姬路市的城堡,為該市主體象徵。作為日本最具象徵意義,且保留度最為完整的城堡,姬路城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跡,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姬路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與熊本城、松本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由於其保存度較完好(城內的天守為日本的12座現存天守之一),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
姬路城建於14 世紀中葉,並在 16 世紀由武將豐臣秀吉下令建造了3 層的望樓「天守閣」,其後在 17 世紀又由當時的城主、武將池田輝政作了進一步修築。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經歷348位領主,終於逐漸擴建成今日的規模,現存的城堡規模是於1609年完成的。姬路城堡建造在海拔46米的姬山上, 主要城樓海拔高92米。由於其白色的外牆,形態優美,被比喻為展翅的白鷺,故也稱白鷺城。1931 年被指定為國寶。
城堡由83座建築物組成,它擁有高度發達的防禦系統和精巧的防護裝置。城堡也有助於我們對始於幕府時代的日本封建文化的理解。姬路城堡是17世紀早期建築保存最為完好的典範,而日本在這個時代的防禦建築技術則達到頂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樓的8座建築被視為國寶,其餘74座建築被確認為國家的重要文化財產。保存完好的建築物和外圍工事在給世人展示了偉大遺產的同時,又體現了日本城堡建築的精緻和戰略防禦技能。
姬路城堡以高大雄偉的五層主樓天守閣為中心,。但從外部看,這塔樓似乎有五層, 但實際上它有六層和一個地下室。這錯覺是因從上數下來第二層和第三層似乎只有一層,而輔助以三個較小樓塔。其周圍有防禦性的護城河及城牆所包圍,城牆上有射箭和射擊的小孔,分別呈矩型、圓型及三角型。城牆上還建有膫望臺和眼孔,可使防禦者向敵人倒潑滾燙水或滾燙油。
而防城牆建成自上斜下呈扇型的石牆,使攻城者很難攀登。城堡內設有迷魂陣的路徑,所有的防禦可說是固如金湯豪無破綻。整個建築都用日本特有的塗壁材料──白灰漿進行封塗,屋頂採用了瓦片,瓦片的疊縫也塗抹了白灰漿。姬路城結構堅固宏大,外觀線條清晰,而且還有複雜巧妙的防禦構造,被認為是日本最有名的城堡。
姬路城堡一年四季遊客人潮不斷,在春天會舉辦姬路城賞櫻會「花見大鼓」、千姬牡丹節,夏天有姬路「港口節」,秋天有姬路城賞月會,冬天有姬路全國陶器展等,春天有姬路城賞櫻一年四季遊客不斷。另外周圍還有與城堡關係頗深的日本庭園──好子園、男山千姬天滿宮和兵庫縣立歷史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