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部2019年的移民效果報告(Immigrant Outcomes 2019)顯示了加拿大移民政策在多方面的成功。首先,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各成員國中,加拿大每年接收技術勞工移民的人數最多。這種基於事實和證據的科學決策方式,令加拿大技術移民制度,被經合組織成員國廣泛奉為標杆。
預計11月,加拿大移民部將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接收移民計劃。
計劃新公民人數到2024年增40%
鑑於近幾年自由黨採取的移民人數漸進增加方式,可以預期,加拿大的移民人數目標是從2019年的330,800人,增加到2021年的35萬人。
到2021年以後,其移民目標是,每年將再增加1萬名左右。這意味著到2023年,加拿大的移民目標可能約為37萬人。
比如最著名的大西洋移民試點項目(Atlantic Immigration Pilot,簡稱AIP),已經永久化,以及鄉村和北方地區移民試點計劃(Ruraland Northern Immigration Pilot,簡稱RNIP)都是為了幫助加拿大各地的小城市吸引更多的移民。
新移民的經濟收入高於本地人
2019年的移民效果報告指出,2014年及2015年抵埠的移民(不含難民),所創造出職場首份工作的收入是自199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也就是說,經濟類移民主申請人在抵埠後不久,所得的平均收入超過了本地人。
原因在於加拿大的移民制度成功吸引全世界各地高科技精英人才。尤其是在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簡稱STEM)這四大領域中,新移民在持有學位的高專人才中所佔比例高達50%,遠高於移民在全國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20%。另外,藥劑師、廚師、跨國公司內部調動人員和食品服務這4個快速入境移民職務類別的申請類別,幫助緩解了加拿大勞力市場緊缺。
比如通過BC省僱主擔保類移民到加拿大的,大多是科技類、高學歷、專業性極高的人才;還有通過EE的通道技術移民加拿大的申請人,更是意味著學歷高,工作經驗長,語言能力又特別優秀。
移民對加國就業和經濟貢獻大
移民比本土人士更傾向於創業,成為企業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很多華人移民後的就業選擇就是籌謀開中餐館、美容店、中醫診所等各類私人營業場所,他們對於國家財政的淨貢獻更多,特別是經濟移民主申請人的貢獻最大。
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年齡在25-54歲之間的加拿大移民比他們的前輩能夠更快地融入勞工市場。
而加拿大的新移民能在就業和收入方面表現這麼好,還得歸功於加拿大的勞工市場大環境以及政策配合。首先是加拿大的勞工市場真的很缺人,其次是得益於移民政策的改革。加拿大各省都在使用省提名移民,政府對移民的一項評估發現,絕大多數通過省提名來的移民,普遍具有有經濟獨立、就業率高、收入不斷增加的特點。
美加政策態度天壤之別
隨著美國移民政策的收緊,甚至關閉,加拿大的大門瞬間被很多去不了美國的人擠破,因為不論是從學業還是事業的角度考慮,這些人都必須進入美國完成他們的事情。那只有曲線入國,那麼加拿大自然會成為香餑餑!
和美國緊張的社會環境相比,加拿大擁有更加包容的社會環境,實行的多元文化政策也卓有成效。雖然也有歧視發生,但大眾都對這種現象表示譴責。
此外,在工作籤證PGWP方面,加拿大更是遠勝於美國。美國的OPT和H1B都要求工作和專業對口,且H1B需要抽籤。加拿大的PGWP則不要求專業對口,也不需要抽籤。畢業後如果能找到對口專業的全職工作,僱主願意提供相應擔保材料,大部分省都會通過省提名,而讓留學生獲得楓葉卡。
可以說不止美國沒有這樣的政策,相信其他幾個移民國家也沒有,留學生轉移民的開放程度應該是世界絕無僅有的國家而不是之一了。
與此同時,加拿大政府最新消息,表示在保證加拿大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將採納新的邊境程序,以支持家庭團聚,國際學生和出於人道主義入境。
在這種天壤之別的區別下,加拿大自然成為全球最受移民歡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