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開工,預計2021年建成

2020-12-13 海報新聞

半島記者 婁花

9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開工儀式在青島藍谷舉行。

據介紹,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位於濱海大道以東、港中旅海泉灣以北,緊鄰青島地鐵 11 號線、濱海大道等,總佔地面積149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73438 平方米。交流中心與已開工的教學科研區呈東西兩側軸帶布局,主要定位於打造世界領先的、現代功能設施完善的、開展國際學術及創新會議交流的重要場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除北京外又一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研討重地。

青島藍谷管理局副局長李傑表示,把項目建設作為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工作抓手,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進一步統籌資源,強化協調,加大力度,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我們將組織起最強大的施工力量,倒排工期,加班加點,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推進,確保項目在既定時間節點內交付使用,創造項目建設『藍谷速度』『藍谷質量』,助力青島藍谷城市發展和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施工企業負責人說。

據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建成後,將成為聚集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創新思想碰撞、最新科技成果發布和實現資源共享的高端平臺,將進一步提升藍谷的公共服務配套和城市品質,將進一步助推藍谷乃至青島加快成為高端人才薈萃、優勢資源富集、更具發展活力的海洋科技創新排頭兵、試驗區和策源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科教新城一期建設用地約700多畝,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0多萬㎡,其中,國際交流區地上建築包括國際專家谷、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教學科研區地上建築包括圖書館、行政辦公、公共教學實驗片區、學生宿舍、核心學院、體育館及部分生活輔助設施等,一期工程預計2021年建成。

解讀:

先期啟動中德學院等本科和研究生培養

將形成「南山大、北北航」的高校布局

為何要建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科教新城,設置哪些學科,何時建成?半島記者進行了採訪。

青島藍谷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深入貫徹國家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戰略,引領空天技術融合海洋學科交叉發展,加強高校與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促進地方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發展,實現青島市建設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青島市政府研究商定,在青島藍谷建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科教新城。

未來沿青島地鐵11號線,將形成「南山大、北北航」的高校布局。擬先期入駐啟動中德學院、亞太國際空間學院(亞太學院)、微電子學院三所學院進行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擬設立工學院、信息學院、商學院進行研究生培養;擬逐步開辦航空航天、材料科學、智能製造、微電子、儀器儀表、智能交通、生物醫學工程等7個特色學科專業。

青島市在「十三五」規劃中強調,著力打造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國內重要的區域性服務中心和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青島在世界城市體系和區域發展中的價值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北航青島國際科教新城位於青島藍谷,是青島市構築創新發展高地的核心區。青島市的發展規劃為北航在藍谷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面向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的辦學理念、發展模式和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戰略導向,充分發揮校地資源和優勢,增強青島藍谷核心競爭力,促進產學研合作,推動青島市藍谷創新核心區建設及北航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

三所學院是這樣定位的

中德學院(青島):擬由北航與德國知名理工科大學聯合建立的北航二級學院。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為一體,旨在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國際化研究型學院。

在人才培養方面,與德國高校共同設計制定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在工程或跨學科領域建立本科及研究生人才培養項目,並面向全球招收優秀學生。在科學研究、師資和管理團隊、管理機制等方面探索國際合作的新模式。

亞太國際空間學院(亞太學院):擬利用學校空天信專業融合綜合優勢,以及建於學校的聯合國附屬空間科學與技術教育亞太區域中心(中國)的平臺條件和教育資源,對國內、亞太區域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學生提供空間科學與技術應用領域的優質教育,以培養「大視野、寬口徑、重應用、國際化」的卓越空間技術應用工程師為專業培養目標,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和商業航天國際化提供人才儲備。

面向未來二十年,圍繞亞太地區各國家急需的空間科學與技術領域人才需求,以「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三位一體的通用空間技術應用為特色專業方向,在提供寬廣的衛星應用專業領域知識的同時,強調卓越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

針對本專業高水平學生培養需要,建設一體化、全方位、多層次、多模式的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本專業需要建設衛星通信技術實驗室、以北鬥為代表的衛星導航綜合實驗室和遙感與GIS專業實驗室三個專業實驗室,根據規劃分批建設。

微電子學院:微電子學院作為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校「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目標的重要支撐,將促進集成電路設計、微納器件加工、封裝、測試等方向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北航的學科體系。

微電子學院擬將以學校的相關優勢學科為支撐,加強與集成電路領域骨幹企業、產業化基地和地方政府的產學研合作,致力於培養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集成電路工程高端人才,充分推動相關學科專業國際化發展。

根據規劃,擬在二期陸續建設工學院、信息學院、商學院。

建設龍宮一號深海實驗平臺

學科實驗室方面,青島藍谷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圍繞青島建設「國家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發展需求,擬重點在航空航天、儀器儀表、材料工程、醫工交叉、智能交通等方向,引進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團隊,搭建一批高端研發平臺。重點建設龍宮一號深海實驗平臺、智能車輛研究中心、高速鐵路列車複雜環境試驗系統、高性能輕質新材料研究中心,打造相關行業重大關鍵技術的供給源和國家科技創新高地。

比如龍宮一號深海實驗平臺:圍繞青島市建設「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發展戰略,建設龍宮一號深海實驗平臺。深海空間站是支撐海洋與大陸架主權爭議的重要手段,是國家「十三五」以來實施的重大工程及項目,「龍宮一號」深海實驗平臺是我國深海空間站研發「三步走」戰略的重要支撐。

面向1500m乃至3000m大潛深、長達60天水下逗留、載人等深海空間站的發展需求,直徑5m~8m的鈦合金特大型耐壓艙體高性能低成本製造、載人艙生命保障、環境控制與大氣再生及量子陀螺載荷試驗等,成為「龍宮一號」深海實驗平臺的重大關鍵技術。

「十三五」期間,將積極爭取國家科技計劃及相關部委、集團經費支持,同時希望青島市政府配套經費,突破「龍宮一號」建造核心關鍵技術,保障「龍宮一號」順利研製,以北航元素支撐中國自主研發的深海空間站的持續發展。

實驗平臺建設擬包括:鈦合金特大型耐壓艙體高性能高效低成本增材製造;深海生命保障研究;環境控制與大氣再生系統;量子陀螺驗證載荷。

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車輛研究中心:擬將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車輛開展新能源動力傳動系統關鍵技術、車輛環境感知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機器人關鍵技術的研究。該中心將成為青島市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車輛前沿技術的重要研究基地,對青島市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聚集區具有重要意義,並可輻射全國,促進區域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實現車輛的節能減排和智能化發展。

此外,還要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工程化中試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打造一流科技產業園區,服務青島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

相關焦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正式開工
    22日訊(記者 朱曉娟)22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開工儀式在青島藍谷舉行。青島藍谷管理局副局長李傑,北航青島基地建設與發展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項小兵,即墨溫泉街道黨工委書記劉豐貴,鰲山衛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徐壯舉等出席了開工儀式。
  • 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青島藍谷開工
    &nbsp&nbsp&nbsp&nbsp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今日(9月22日)上午,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開工儀式在青島藍谷舉行。&nbsp&nbsp&nbsp&nbsp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項目位於濱海大道以東、港中旅海泉灣以北,面朝大海,地理位置優越,緊鄰青島地鐵 11號線、濱海大道等,總佔地面積 149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73438平方米,計劃投資 55473萬元,與6月22日奠基開工的教學科研區呈東西兩側軸帶布局,交相呼應,主要定位於打造世界領先的、現代功能設施完善的、開展國際學術及創新會議交流的重要場所
  • 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青島藍谷開工建設
    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青島藍谷開工建設 2019-09-23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落戶合肥!
    2016年7月25日,對於合肥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北航合肥科學城項目正式落戶新站區!未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在合肥少荃湖畔打造一個國際化、開放式、一流的科學城,這不僅標誌著合肥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且在合肥市地校融合、推動科技創新經濟跨越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延世大學青島世福蘭斯醫院開工 爭取2021年建成
      半島全媒體記者 婁花  7月2日,作為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首個啟動項目,由新華錦集團與韓國延世醫療院共同投資建設的延世大學青島世福蘭斯醫院開工儀式在青舉行,這也是2018年青島新舊動能轉換重點工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申請辦法(2021年)
    為滿足國際社會對日益增長的中文教育類人才的需求,促進世界各國中文教育的發展,助力國際中文教育人才的成長,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設立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聚焦培養合格的海外中文教師。孔子學院、獨立設置的孔子課堂、部分漢語考試考點、外國相關教育機構、高校中文師範專業/中文院系、國外有關中文教學行業組織、中國駐外使(領)館等(以下簡稱推薦機構)可推薦優秀學生和在職中文教師到中國大學學習和進修漢語國際教育及相關專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是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接收院校之一,可招收一學年、一學期及四周各專業研修生。熱誠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學子到北航學習。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
    最近有不少網友來找小編打聽這類大學,當然,被問的最多的還是在我國航空航天類高校排名中,穩居第一寶座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天小編就以一些權威機構的排名情況作為參考,來跟大家一起討論討論北航在這些排名中的表現,進而從側面來展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綜合水平。首先我們來看北航的綜合排名。
  • 北京高考錄取查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查詢
    1952年10月25日,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京航空學院在北京元大都薊門城下柏彥莊正式誕生。建校之初,國家調集了全國幾乎所有的航空航天界精英,包括清華大學、北洋大學等八所高校的航空系專家、教授組成了北航的創業隊伍。          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北航始終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北航的發展和建設都給予了巨大的支持和熱情的指導。在各個歷史時期,北航都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1988年,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 「申請考核」 招生簡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介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工信部直屬的全國雙一流大學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電子學院招收2020年非全日制學歷碩士研究...
    一、背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電子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秉承「精誠合作、協同育人、互利互惠、實現共贏」的原則,對微電子專業,尤其是「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領域的專門人才實施高端引領、精準培養,力爭將理論教學、實踐、實習有機融為一體,以期符合北航青島研究院高水平科研創新基地和高質量人才培養基地的目標要求
  •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世界排名、中國排名、專業排名
    作為排名第一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1952年成立以來,已有40多個項目在中國排名第一。如今,它已發展成為一所多學科,研究型的工程科學大學,其技術重點是航空和航天工程,涵蓋科學,技術,文科,法律,經濟學,管理,哲學,外語和教育等多個領域。
  • 行走在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圖片實地拍攝,轉載請先徵得同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圖片實地拍攝,轉載請先徵得同意北航創建於1952年,由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併而成,時名北京航空學院。1953年5月,在西北郊海澱區柏彥莊選定校址。
  • 博士招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年「申請考核」 招生簡章
    >介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工信部直屬的全國雙一流大學,其外國語學院是該校發展最快的文科學院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北航外語系,外語系1978年開始招收英語專業本科生,1988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 「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2000年獲批「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2005年獲得  「外國語言文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同年開始招收俄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 國際教育中心——英美公立大學(第七屆)3+2本碩連讀課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 國際教育中心
  • 2020中國(北京)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活動亮點有哪些?
    ➤2020中國(北京)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活動亮點有哪些?  ●採購團:  展會將力邀總參、總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部、二炮、國家測繪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學會、十大軍工集團、空軍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陸軍航空兵學院等相關部門參觀交流,並就技術引進、項目合作、產品採購等問題同參展單位進行對接洽談
  • 中法航空大學預計月底在杭州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招生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9月2日從杭州餘杭區交通集團獲悉,中法航空大學項目將於9月下旬完成「設計採購施工(EPC)工程總承包」招標,預計月底開工建設。中法航空大學項目位於餘杭區瓶窯鎮。招標信息顯示,項目總用地約1001畝,總投資約93.8億元,計劃2023年招生辦學。
  • 強基計劃解讀:德才兼備、知行合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3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國家協同創新中心,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航空航天工程學科為世界第二、中國第一。
  • 早讀:青島奔向級國際城市 M4M8計劃2021年建成
    1、近年來,青島以推進國際城市戰略作為開放底色,擘畫了一幅新藍圖——建設國際灣區都市,進入β級國際城市行列。如今,這一夢想伴隨著青島國際城市戰略的推進,正漸行漸近。GAWC的世界級城市名冊是目前全球關於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排名,自1999年起GAWC以英國拉夫堡大學為基地,嘗試為世界級城市定義和分類。青島躍升兩級,得益於國際城市戰略的不斷推進。
  • 博士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 「申請考核」 招生簡章
    本次我們推出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招生簡章。詳情請看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介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工信部直屬的全國雙一流大學,其外國語學院是該校發展最快的文科學院之一。
  • 聚集丨我院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運澤教授作學術報告
    為拓寬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動力工程學科研究生學術視野,激發科學研究活力,值學校第十屆研究生學術論壇之際,2019年6月13日,我院特別邀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李運澤教授到校開展學術交流和科研指導,並作了題為《空天條件下的噴霧冷卻技術研究》的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