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午,赤壁市新九龍商務酒店。周紅蘭好半天才從廚房出來,接受採訪。
當天中午,她為全店員工做了四菜一湯:扣肉、蒸臘肉臘魚、芹菜炒香乾、大白菜和香菇肉丸湯,現在正在洗碗涮盤。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親自下廚,為員工做飯,成為這位酒店負責人的日常。「二十幾天來,每天兩餐飯都是她在做。」酒店員工趙爽說。
「新九龍」故事,是一個抗疫後方故事,後方支援一線的故事。
1月25日,大年初一,同為新九龍商務酒店負責人的劉明星接到赤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因為與赤壁市人民醫院一路之隔的獨特「地理優勢」,新九龍被臨時徵用,作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臨時住宿地,成為赤壁市首家用於抗擊疫情的酒店。
劉明星、周紅蘭隨即帶著員工老祝,第一時間趕回已關閉幾天的酒店,樓上樓下打掃衛生、消毒 、更換布草……作好接待準備工作。同時在酒店工作微信群中發出通知,通知員工迅速到位。
這裡有一個「逆行」故事。酒店保安方爭賢家住嘉魚縣方家鋪,接到返崗通知,初一、初二兩次因交通不便返赤未果。初三一大清早5點多鐘,一片漆黑,方師傅心一狠,從家裡步行出發,走了3個多小時終於進入赤壁境內。酒店獲悉,急忙請便車把他接回來。「酒店員工受感動極深!他是最基層逆行人。」家住鹹安區的趙爽接到通知,也想方設法按時趕過來。客房部羅少紅在人員不足時主動放棄休息,回來上班。根據實際需要,酒店安排一半員工復工,均已到位。
住進新九龍的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是真正的抗疫一線工作者:他們來自呼吸科、感染科、發熱門診三個科室,直接投入疫情患者救治工作。酒店共有70餘間客房,給每位醫護人員都單獨安排了一間。
「說真話,哪有不怕的呢?」劉明星承認,自己曾有過一絲疑慮,但轉瞬即逝。
新九龍商務酒店把一線醫護人員後勤保障做實做細:每天兩次對店內公共區全面消毒,在大門外自製鞋底消毒池,在大堂進門處放置塑料鞋套;醫護人員下班不規律,有的回來時盒飯已經涼透,酒店就在大堂添置一臺微波爐,供他們熱飯;購進120件、價值幾千元的「百歲山」牌純淨水,準備七八箱水果,免費供給醫護人員;七樓露天平臺上的陽光房,則專供這些抗疫一線戰士晾曬衣物。
周紅蘭主抓後勤,劉明星就華麗轉身,主抓「思政」,化身「段子手」。
他深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運用典型事例,最易入腦入心:「員工回家/壓力重大/路遙不便/老牛舉家/義無反顧/多虧儒志/最美爭賢/克服困難/無私無畏/陸續到位……」受到表揚的儒志、爭賢等,都是返崗積極的員工。
段子傳情傳信息,穩定人心穩隊伍。他們一個抓住了員工的胃,一個抓住了員工的心。
新九龍的抗疫「戰事」,引起遠在北京的赤壁籍著名詩人葉文福伉儷的關注。他們每隔幾天就打來電話,發來微信,詢問情況,表示關心。
2月3日11:51,劉明星給詩人伉儷發去一條微信:「在酒店堅守第十天。安好勿念!」
隨信附圖兩張。酒店陽臺上,花盆裡,紅梅怒放,吐露盎然春意,報導著歲時消息。
詩人伉儷隨即回信:「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
來源:通訊員 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