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善小而不為
--李奇龍助人為樂先進事跡材料
李奇龍,男,漢族,1985年1月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濟寧經開區疃裡鎮中學初三、二班主任,擔任初三數學課。
2007年的初夏,他懷揣夢想,積極響應號召,投身農村教育事業,成為一名光榮的農村基層教師。作為一名農村基層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師德修養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行善仗義、解困救難、熱心公益、無私奉獻應當放在首位。
對貧困生的培養關係到千家萬戶,關係到和諧社會的創建與發展。身為班主任的他應對學生一視同仁,關注貧困生的心理、學習、生活狀況,用愛心和耐心、細心呵護感動每個學生。
2012年,初一學生楊某正在學校安靜地上課,突然家中傳來噩耗:其父親在秋收回家的路上、突遇車禍,不幸身亡。在鄉親們的幫助下,楊某埋葬了父親從返學校。然而他成績卻不斷下降,校園角落裡常出現他黯然神傷的身影。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數月後,又一個巨大的家庭變故打擊著小楊某,其母改嫁。楊某在家形影相弔,無依無靠,學業不能繼續。
該生急需關懷、急需溫暖、急需幫助,身為班主任的他,意識到一個年幼的孩子,難以承受這樣殘酷、接踵而至的天災人禍。李奇龍於是立即找到了這名學生,與他促膝長談,鼓勵楊某要勇敢面對現實,勇敢擔當,不向命運低頭,自立自強,不自暴自棄。並告訴楊某,「歷史上的勵志故事,始終不灰心喪氣,仍堅持自己的信念。」經過多次的耐心疏導,該生打消了退學的念頭,化悲痛為力量,重新回到了班集體,奮發學習。孩子沒有經濟來源,他就不間斷的給學生送物、送錢,解決了小楊某的後顧之憂。從初二到初三,在他的關懷下,楊某成績持續攀升。初三畢業楊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嘉祥縣第一中學,成為重點中學的學生,順利度過了人生道路的第一難關。
去年,李奇龍擔任九二班的班主任。一天發現班裡的一個叫李寧的學生沒來上課,心急如焚,立馬向學校領導匯報說明情況,並騎上摩託車向李寧的家北朱莊村趕去。在李寧家中,眼前的一幕讓他流下了眼淚。李寧家中連件像樣的家具也沒有,只見他一個人呆呆的坐在小板凳上,身旁放著數學課本。他走到孩子身邊問:「你為什麼沒去上學?」孩子無助的望著他,一時陷入沉默。過了好久,哭著說:「李老師,我不想上了。」李奇龍聽後心酸不已,恰巧孩子的爺爺背著柴禾回來了,他忙問原因,老人說:「你看我家,吃飯都成問題。」他忙對孩子爺爺說:「小李寧應當返回學校,繼續學習,根據政策,可以申請貧困救助,至於孩子的零花錢,就由我來擔負吧!我是李寧的老師,我要當李寧的靠山。」孩子隨李奇龍到了學校,他又給孩子買了新衣服新鞋,李寧對著他說:謝謝。當我聽到這兩個字時眼睛溼了。
十年來,經李奇龍資助或幫助的學生達30餘名,都圓滿完成了高中學業,其20餘名考入大中專院校。
在生活中他作為丈夫,對妻子虧欠太多、作為父親,對孩子虧欠太多、作為兒子,對父母虧欠太多。在工作中,能積極的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同事。時時刻刻把同事的事掛在心上。不管哪位同事有困難,都為其跑前跑後、送錢、送物、送溫暖,幫助解決。在生活中,誰思想上有了疙瘩,總是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學校來了新老師,他會送去關切的問候,把老師同事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學校這個大集體建設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近年來,李奇龍注重教學業務的學習和教研,教學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業績。班主任工作連續兩年全縣農村中學綜合評估優秀。2013至2014學年度,他所擔初三數學課取得了農村中學第一名的成績。
十多年的教學工作,使他深深體會到教師的工作責任重大,之所以重大是由於教師肩負培養下一代的重任。在此情況下,教師應當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無私奉獻,傳授知識,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