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過了「金九銀十」的招聘旺季,哈爾濱的招聘市場依然火爆,根據智聯招聘統計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哈爾濱的招聘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0.62,求職競爭仍較為激烈。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求職難和招聘難同時存在,一些企業提高待遇、放寬招聘年齡仍難招到員工。職介專家表示,「錢多、事少、離家近」以及追求「體面、穩定」的心態,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成手月薪一萬三,
高於南方薪資仍招不夠人
復工之後,訂單增多,企業因為招不到人很著急。26日,在道外區人社局職介中心舉辦的招聘會上,哈爾濱宏益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出了「學徒床墊打包月薪4000-8000元,裁剪4000-8000元」的價碼,但前來應聘的人並不多。「目前我們開出的薪資條件已經比南方分廠的工資高,但僅裁剪工的缺口就達到80人。」該企業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訂單很多,但工人不夠,出貨較慢,「客戶特別著急」。企業為找到足夠的人,在公交車、街頭LED廣告牌等媒介投入十幾萬元,但應聘者仍不多。
嫌活累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即便一兩個月就能出徒,半年就能成為成手,一個熟練工人的月薪可達1.3萬元。但很多求職者都因不想太累而放棄求職。
哈爾濱光宇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負責人孫先生,同樣為招不到人發愁。「技工學徒的年齡已經放寬到50歲,月薪3500元左右,手把手教技術,但一聽說訂單多,很多人嫌累不想來。」
道外區人社局職介中心金玉表示,在招聘市場上,沒有技術要求的崗位競爭壓力非常高,而技術崗位的競爭壓力較低。但近年來,工資待遇不再是求職者最看重的條件,90後的求職者中,不少人寧願少賺點也不想太累。她建議求職者,尤其是沒有一技之長的求職者,從學習技術角度出發選擇工作,提升未來在招聘市場的競爭力。
工作地離家遠,五險一金也不香
在五常市潤農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臺前,轉正就給「五險一金」的條件是招聘企業中並不多見的。但招聘負責人孔經理告訴記者,當求職者得知要到五常市上班時,超過一半的人會轉身離開。「五常市是稻米之鄉,大多數求職者會選擇大米企業。為了招人,我們在哈爾濱周邊參加過多場招聘會,甚至將男性工人的招聘年齡由45歲放寬到了55歲,求職者仍寥寥無幾。」
「我們有車,有訂單,8000-12000的月薪也不算低了。」黑龍江鑫鵬博運輸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物流司機的崗位要求比較高,能符合要求的人本就不多。即便是司機轉正後可以享受「五險」,仍不好招人。臨近過年,正是訂單量增長的時期,很多司機因為不想「雪天開車」「不想開長途」等原因,寧願在家「貓冬」。
道外區人社局職介中心金玉表示,「離家近」是不少求職者心裡的一個結,其中不乏租房住的人,大部分人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根據以往職介經驗,很多人並不能從事一份工作到退休,階段性選擇一個工資高,有保障,能對自身未來職業規劃有幫助的崗位也是職場不錯的選擇。
寧願坐辦公室賺2000,
也不願「伺候人」賺上萬
相較於製造業企業崗位難招人,餐飲服務業的崗位缺口更大。哈爾濱市人社局職業介紹指導科科長梁棟表示,近幾年來,招聘市場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願意選擇不經常與人交流的職業。疫情期間,一些餐飲服務員轉行進入企業工作,月薪與原來差不多,不需要跟陌生人交流,還能學些技術,讓不少年輕人留在了企業工作。隨著餐飲企業復甦,對服務人員的需求增多,但求職者人數較往年變化不大,使得餐飲企業出現了招聘難。
在汽修、按摩等行業,因為工作環境較差或者涉及到修腳、按摩等服務,招收年輕學徒的難度更大。從事汽修行業多年的吳宏松告訴記者,近年來修車學徒越來越難。技校畢業生大多被大型車企、4S店定向培養、招聘,民營的修車店只能面向社會招收學徒,但學徒往往會嫌工資低,不想等1-2年學成後才拿5000-6000的月薪,更嫌棄這個工作「髒」。開足療按摩店的小張店裡招了2個40多歲的學員,「年輕人一聽說學修腳、按摩,就嫌丟臉,根本不願意來。」小張說,現在的中醫按摩是可以考相應資格證的,好的按摩師月薪上萬很正常。即便這樣,一些人年輕人寧願去應聘月薪2000多元的文員,也不願意幹「伺候人」的活。
哈爾濱市人社局職業介紹指導科科長梁棟表示,求職者的心態轉變很重要,在選擇行業的時候,除了風口行業,那些未來不可代替、長期被需要的行業也是比較穩妥的選擇。服務行業相對低門檻,市場足夠大的時候,學會一門技術後,在行業內跳槽成功率比較高。在基層崗位上,要做好職業規劃,看準機會,才會有較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