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河北省滄州市廣大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營造了服務社會、提升自我、傳播文明、守望互助的濃厚氛圍。前期,為適應疫情防控工作發生的變化,使志願服務與社會發展和群眾需求精準對接,實現服務項目精準化運作,滄州市文明辦、市志願服務聯合會在全市組織開展了「精準服務 志願同行」主題活動,各有關單位和志願服務組織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復產復工等工作中來,協助推動社會綜合治理和文明城市創建的全面落實,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協助疫情防控,配合復產復工。各縣(市、區)的志願組織和志願者繼續協助社區做好聯防聯控工作,特別加大對國外歸來人員的排查管控力度。市公交公司、大運河愛心協會、花好月圓愛心志願服務隊、博海愛心群等20多個志願組織主動請戰,到大運河公園、滄州西體北門、市圖書館和滄州體育場等復園場館的防疫檢測點值守,做好體溫檢測、刷碼登記及文明疏導、解答諮詢等志願服務。黃驊、河間、東光、孟村、青縣等縣(市、區)的志願組織和志願者到所在小區、村莊以及復工工廠,開展義務勞動,對公共場所進行全面消毒,減少病毒滋生蔓延。
提供心理諮詢,疏導公眾情緒。滄州思源心理志願者團隊利用微信群,小鵝通直播間等渠道,為滄州市居家夫妻、準新人開展經營婚姻,創建和諧家庭系列課程,同時開通心理援助熱線為有需求的群眾進行心理疏導。青縣教育局組織17名志願者開展義務心理諮詢活動,減緩新冠肺炎疫情給公眾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泊頭市心理學會心理志願者服務隊積極參加中國心理諮詢師第一屆大會主辦的「新冠肺炎陽光熱線4008692525」,以及清華大學、教育部設立的的公益熱線平臺,為全國各地隔離人員、患者、醫護人員提供專業心理疏導援助。河間、孟村等縣(市、區)通過在公眾平臺設置心理援助活動專欄,發布心理健康知識,組織心理輔導志願者義務為廣大市民提供線上諮詢等形式開展志願服務。
積極奉獻愛心,溫暖特殊群體。非常時期需要非常關愛,各縣(市、區)志願服務隊、博愛人生愛心社等志願服務組織廣泛開展街頭理髮、企業理髮、社區理髮等志願服務,為疫情期間不能理髮的居民群眾特別是老年人進行理髮;東光愛心聯盟、河間市教體局志願服務隊等志願組織通過捐贈生活物資,穩定家庭情緒,指導子女學習等方式,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家庭送上關懷;幫扶貧困村、貧困戶,鹽山各文明單位及志願組織幫助貧困村開展春耕春播,協助貧困戶解決外出務工難題,青縣快樂陽光愛心協會、青縣讓愛啟航巾幗志願服務協會、博愛人生愛心社等志願服務組織為貧困戶、困難戶、孤寡老人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用品以及慰問金並組織愛心人士義買貧困戶農產品等;孟村獻血志願者服務隊、博海愛心群、青縣讓愛啟航巾幗志願服務協會等志願服務組織在宣傳義務獻血的同時,組織志願者積極參與獻血活動;河間、東光等縣(市、區)志願者通過多種渠道宣傳銷售因疫情滯銷的雞鴨、蘑菇、香菜、鴨梨等農產品,減少農民損失。
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圍繞提升市容市貌總體水平,河間、黃驊、東光、孟村等縣(市、區)文明單位志願者和社會志願者到公園、街頭遊園、車站等公共場所開展清掃街面、撿拾垃圾等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宣傳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渤海新區、運河區部分志願服務隊分別到街道、小區等地打掃衛生,社區志願者對部分樓道牆體進行清理及粉刷,同時向群眾普及正確的環保防疫知識,倡導居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渤海新區群團工作部聯合渤海新區水資辦組織未返校大學生、單位職工及社會愛心人士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到渤海新區港城區南疏港路景觀河兩岸撿拾垃圾、清理河道。孟村博濟志願者協會在全縣10多個小區設立分會並在宋莊子鄉一部分村莊成立了志願者組織,積極開展創城工作的宣傳並參與全縣河道環境保護活動。
廣泛宣傳引導,推進移風易俗。倡導使用公勺公筷,黃驊市50餘名志願者到商業大街、餐飲場所開展使用公筷公勺、文明距離勸導等志願服務活動,發放宣傳掛圖500套,倡議書300份。培樹文明祭祀新風,各級婦聯以官方公眾微信號和農村大喇叭、社區小廣播為主陣地,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倡導尊重生命、綠色文明的殯葬新風,號召樹立厚養薄葬新觀念;河間市21萬志願者開展網上祭英烈視頻主題實踐活動,廣大志願者積極向親朋好友和身邊群眾宣傳環保文明的祭祀方式,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群眾綠色、文明、低碳、安全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