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家長左右為難!
近日BC疫情異常「兇險」,眼看著就要開學,家長們已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
早於加拿大開學的美國,頻傳學生確診,更讓家長愁上加愁。最新消息,美國知名大學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開學1周就傳4起群聚感染事件,多達135人感染!300多人被隔離。
昨天(17日),該大學宣布緊急停止當面授課,全面改成遠距離教學。
教堂山北卡大學8月10日才剛剛開學,到16日,短短1個星期,學校就通報了135起新增確診。
主要是4個地點——2個校內學生宿舍、1間校外學生宿舍以及兄弟會俱樂部。
參加檢測的共有954人,結果確診者130名學生,還有5名教職員工。確診率高達13.6%。
7天時間而已,一個校園就爆出如此大規模感染,著實讓校方震驚。
17日,學校痛下決心,宣布所有大學部課程從19日起全部改成遠距離教學,學生通通回家。
這一下,學生叫苦不迭,怨憤不已,在網絡上噴成一片,吐槽學校的防疫措施實在是太差了。
在面對記者採訪的時候,校方說:校園要求在校學生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
學生會主席說:學生們未必會保持社交距離、堅持防疫標準!
學生則評:複雜、完全混亂和管理不善!Complex and utterlydisordered and mismanaged
事實上,像北卡大學這樣的情況正在美國其他許多大學發生。而且,很多都與「兄弟會」等學生俱樂部有關。
比如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一場周末兄弟會派對,23人感染。校方當即把「出事」宿舍封鎖,禁止學生外出。
印第安納州南灣市聖母大學8月至今已58人確診,其中至少兩大感染源,確定是在校外舉辦的派對。華盛頓州、加州和密西西比州大學兄弟會等學生俱樂部,也都爆發群聚感染。
這樣看來,開學面授,同吃、同住、同上課、同派對,這樣的情況下,校園要想不爆發疫情,真的很難……
因為你真的無法百分百確定,那個睡在你上鋪的兄弟,是不是個帶毒者;甚至,是不是個有意帶毒者……
比如發生在這所公立高中的事,就讓所有人心驚肉跳了一把。
事發奧克拉荷馬州,一高中才剛開學,學校就收到了一封檢舉信,指一名學生明明確診,卻還要堅持返校。
校方也驚呆了,立即找到了這名學生查證。
誰知道這孩子兩手一攤:「我是無症狀患者啊,我不知道無症狀還要隔離14天啊。」
說話之時這孩子幾乎和全班同學接觸了個遍,直接導致班上22名同學需要隔離。
而且,校方在找到孩子家長的時候,對方含糊其辭地說:「哎呀,算錯了孩子隔離結束的日期啦。」
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碰到這樣不負責任的,要不是被舉報了,估計再過一陣子,全校只怕都要被這學生傳染個遍……
這麼一看,開學要想百分百放心,要做到百分百安全,幾乎是不可能的。
由Leger及加拿大研究協會共同進行的1項調查就指出,有66%家長認為十分擔心子女重返校園,如果社區感染數字大增,有69%家長認為應停止所有學校課程,改在家中接受教育。
還有76%家長認為學生必須戴口罩,84%家長認老師及學校工作人員須戴口罩,75%家長認為校方應為學童量體溫。
BC省比較「坑爹」的地方是,還不能像安省那樣,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是去學校還是在家學習,BC省原則上,除非孩子病了,都需要去學校。
BC的家長几乎沒有選擇……只能顫巍巍多給孩子準備點洗手液.
昨天,BC已經宣布,所有中小學教職員工以及中學以上的學生都必須戴口罩,改變了過去「不強制學生戴口罩」的說法,但仍然對小學生不做口罩要求。
雖然我們能理解要如同猴子般的幼齡孩童乖乖戴口罩不容易,但這真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嗎?
加拿大傳染專家Sharkawy就直言:很多反對讓小學生戴口罩的理由是:孩子們忍受不了口罩的、他們不會正確地戴好,肯定會汙染到口罩……
但是,Sharkawy以身說法,她家孩子4歲到9歲不等,在被教導口罩的重要性後,孩子很快就習慣了戴口罩,並且因為口罩上的卡通圖案讓他們覺得很酷,並喜歡上戴口罩。他們還知道怎樣正確脫口罩和將廢棄口罩放到塑膠袋中密封。
現在,很多BC家長都在網上發起請願,有的希望省府不要強制開學,有的希望省府能提供線上課程的選擇。
希望省府能聽聽民聲,儘快作出反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