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9日電 美國《僑報》28日發表時評說,作為與新中國「同齡」的電影製片廠,北影已經成為幾代中國人心中的特殊符號。轟然倒塌的不僅僅是有形的老房子。一位住在北影廠附近、年近半百的女士說,「城市變遷,很多記憶都會流失掉。」習慣在北影門口等戲的一位群眾演員則說:「只要大門還在,我們就會在這裡等,這已經是一種文化了。」
文章摘編如下:
思念故土,是中國人普遍的一個情結,不管時空如何轉換,故土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會記憶猶新。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在城市建設裡,有形的建築、無形的歷史與文化,隨著一座座老房子被拆而消失。位於北京市北三環中路77號的北京電影製片廠(簡稱北影),就是這樣一座老房子。
作為與新中國「同齡」的電影製片廠,北影已經成為幾代中國人心中的特殊符號。那個矗立在製片廠大門、在多部經典影片開場旋轉出現的「工農兵」形象,更是如同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一般,陪伴了中國幾代觀影人的影像生活。
成立63年的北影,先後推出了《烈火中永生》、《祝福》、《紅樓夢》(87版)、《霸王別姬》等經典作品,承載著無數光榮與夢想。如今,北影廠裡曾經門庭若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拆」字。拍攝《紅樓夢》的榮寧府,明清風情街內外,均將被新住宅和商業地產佔據。
轟然倒塌的不僅僅是有形的老房子。一位住在北影廠附近、年近半百的女士說,「我小時候,北影廠就在這裡,我從來沒覺得有一天它會不復存在,城市變遷,很多記憶都會流失掉,家門口也會變得陌生。」習慣在北影門口等戲的一位群眾演員則說:「只要大門還在,我們就會在這裡等,這已經是一種文化了。」
北影早已成為北京文化符號,而每一棟老房子裡都藏著文化,這些飽經滄桑的老房子不僅具有建築之美。而今多少老房子已化為了瓦礫,新起的建築充滿商業氣息。置身於現代高樓群中,難免會有種莫名的冰冷。
在寸土寸金的北三環,北影的三層小磚樓、仿古庭院、明清街道,也許是在一些人眼裡是有些奢侈。
「文化北京」中的「文化」二字又體現在哪裡?究竟城市發展的需要?還是有人逐利的需要?這或許一個不解自揭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