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20日南京訊(記者 劉潔)七月的南京,蟬聲悠揚。20日,江蘇省委統戰部舉行的海外華裔菁英青少年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火爆開辦,來自全球的36個國家和地區的168所華文學校、華人社團的10000多名華裔老師和學生齊聚雲端,在專家學者的講解和教學展示下,開啟品運河美景傳中華文化的旅程。據德國全德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會長周開芬介紹,協會會員學校積極報名參加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接受祖籍國文化的薰陶;美國全美中文學校協會會長邢彬告訴記者,協會會員學校因時差選擇回放學習;亞洲部分華校因時間衝突也採取下載直播內容讓學生學習。
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李國華出席開營儀式並講話,他指出,海外華裔菁英青少年大運河文化體驗活動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相關要求推出的舉措。他強調,中華民族有著濃厚的故土親情和家國情懷,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海外華裔學子們利用這次豐富的運河文化體驗活動,以「根」為橋、以「魂」為本、以「夢」為舟,泛舟在運河文化中,徜徉在知識海洋裡,盡情領略江蘇獨特魅力,親近祖籍國文化,定能收穫滿滿。他希望,在未來的歲月裡,華裔青少年要做中外文化交流和傳播的使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僑辦主任王華,省僑辦副主任杜偉,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徐循華,省僑聯副主席宮琳,省委宣傳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開營儀式。
連線中,西班牙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董事長麻卓民表示,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時,江蘇省委統戰部送來了最好的精神食糧,大大豐富了學生隔離期間的生活,同學們一定會從中學到很多中華民族歷史知識。
德國卡爾斯魯厄中國文化語言學校校長張存滿說,疫情以來,海外僑胞得到祖國的極大關愛,讓老師、家長和學生受益匪淺。「疫情無情人有情」,最近半年的時間,我們這些海外的華人與祖國的情感更近了,愛國情懷更是空前高漲!
「有強大的祖國作後盾,有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涵養,海外華校有信心和能力在艱難的條件下持續傳播中華文化,傳遞中國精神。」澳大利亞華夏文化學校校長張晉如是說。
經了解,疫情在海外蔓延以來,省委統戰部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給海外僑團僑領、華文學校校長聯名信精神,面向海外僑胞推出了「江蘇僑愛援助行動」,在馳援防疫物資的同時,也成功舉辦一系列文化「知」援戰疫的「中華文化雲課堂」「中國書畫培養工程」「海外華裔青少年徵文比賽」等活動,廣受海外華裔學子歡迎。此次利用雲端,再度發力,依靠與海外華文學校、華人社團聯繫密切,發揮自身人才優勢,省委統戰部和南京、徐州、揚州、常州、蘇州等地市委統戰部短時間內完成了搭建平臺、設計課程、編撰文化腳本、完善直播程序等工作。活動為期30天,輻射五大洲,海外華裔青少年跟隨網絡直播鏡頭,在富有趣味性的解說中盡情領略運河沿岸城市風貌,學習中華文化,感受江蘇底蘊深厚的技藝、璀璨的文化、悠久歷史和改革開放矚目的成就,提升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在「六朝古都」憑弔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旖旎秀美的中山陵拜謁中山先生,聽中醫藥大學教授傳承中醫藥文化;在彭城品味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的漢文化精髓;在「木偶之鄉」揚州感受木偶、剪紙魅力,領略民間藝術瑰寶;在常州尋訪紅色名城追思「常州三傑」,探秘淹城遺址,體驗周禮和古樂;在姑蘇流連年畫、刺繡、雕刻等指尖藝術,走訪高科技產業園,感受科技的強大和國際化合作能力......
當下,不少海外華文學校線下停課以應對疫情,精心設計的線上大運河課程的開啟,引得世界各地華校紛至沓來,澳大利亞華夏文化學校、布裡斯本中文學校、大同中文學校、實驗中文學校、新金山文化學校;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孔子文化學校、博思語言學校、墨謙書院、烏蘭語言學校、馬拉加中文學校、哆來咪文化學校、塞維亞中文學校;德國的卡爾斯魯厄中國文化語言學校、華達中文學校、漢華中文學校;義大利中意學校、佛羅倫斯中文學校、米蘭弘揚中文學校、同華中文學院、瓦雷澤中文學校、馬爾凱國際中文學校、米蘭華陽語言學校;瑞士日內瓦華文教育基金會、比利時華協中文學校、阿聯僑星教育、愛爾蘭都柏林孔子學院、紐西蘭奧克蘭華人教育中心,匈牙利金橋漢語學校,日本神戶中華同文學校等華校和華人社團的學生報名微信群應運而生,專人管理,答疑解惑,一系列行動均卓有成效。在活動的網絡平臺上,記者看到印尼開明三語學校王馨老師留言寫道,江蘇省委統戰部在特殊時刻急海外華校所急,建立學習平臺是「文化及時雨」,豐富的內容讓眾多學子重返課堂。南非開普敦中國國際學校的華裔學生家長激動地寫道:因疫情中斷了中華文化的學習,現在有了學習平臺,孩子又可以跟著鏡頭學到喜歡的國畫和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他覺得仿佛到了一個鳥語花香、山清水秀的畫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