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 21: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馬悅 通訊員 陳勝偉
12月16日,浙江農林大學木材科學142班級學生徐璐璐得到一個好消息: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碳水化合物》發表了她的學術論文——《利用纖維素片作為結構調控子構築不同微納鈦酸鹽納米管網絡用於水質淨化》。經學校審核為被SCI收錄的高層次論文,將給她頒發10000元現金獎勵,她還可以憑藉這篇論文申請8個創新學分的獎勵,並根據相關答辯程序用於替代畢業論文。
根據浙江農林大學剛剛公布的2017年度學生素質獎勵情況的通知,該校決定對2017年在發表高層次論文、獲得高層次科研項目、申請並獲得國家專利、參加學科競賽獲獎等方面取得成績的學生給予現金獎勵,累計發放現金獎勵總額128萬元人民幣,學生相應的創新成果還可以申請創新學分。
一直以來,浙江農林大學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科研創新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開展學術研究,今年共有230名本科學生分別在核心期刊、一級期刊、SCI期刊等高級別刊物發表了學術論文,按照學校相關獎勵規定,這些論文的作者都可以獲得500至10000元不等的現金獎勵,部分被SCI、EI收錄或者發表在一級期刊、核心期刊的論文,經過論文作者申請和專家評審後,還可以用於代替畢業論文。
徐璐璐介紹,她發表的論文不僅獲得了現金和學分的獎勵,而且通過答辯還可以用這篇論文代替畢業論文。這就意味著,大四不用再寫畢業論文,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到考研和開展科學研究中。
發表論文能獲學校重獎固然高興,但很多學生更看重的,是學校通過鼓勵學生科研創新,培養了學生開展創新研究工作的科學態度。兩年前曾經獲得創新獎勵、現已是研究生的章麗萍認為,本科生能夠參與科研創新並獲得成果,要感謝學校給予的支持,這種支持不僅是給予學生科研經費支持以及科研成果獎勵,更是通過選派導師、給予政策等形式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科學研究氛圍。
作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高校,浙江農林大學為幫助學生解決開展科研缺少經費、沒有實驗室、沒有老師指導等方面的問題,先後出臺了設立學生科研創新基金、開放實驗室項目、科研成果獎勵創新學分、優秀論文代替畢業論文等一系列政策,每年用於鼓勵學生科研創新的經費累計超過千萬,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科研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對學生獲得的高層次研究成果進行獎勵,對於其他同學積極從事科學研究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我校大多數本科生,在校期間都有參與到各種形式的科研的經歷,未來我們將努力使所有學生在校期間都能參與科研活動。"對於重獎本科生科研創新成果,浙江農林大學教務處處長梅亞明說。
他說,鼓勵本科生開展科研活動,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提升畢業論文質量,"以往有的學生到了大四既要寫論文又面臨考研、就業等壓力,開展畢業設計、撰寫畢業論文的時間和精力難免會受影響。這幾年,我們積極鼓勵學生開展科研活動,學生科研成果不斷湧現,也為大四寫畢業論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對提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科研創新能力是大學生重要的能力之一,學生取得高層次創新成果,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體現。浙江農林大學十分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通過對學生開展科研進行資助,對學生取得創新成果進行獎勵,是學校鼓勵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學校希望通過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氛圍,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優秀人才。"浙江農林大學黨委書記周國模教授說。
15136884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