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精足不思淫」,是什麼意思?老祖宗教你養精蓄銳

2020-12-12 君子書苑

導讀

眾所周知,我們的古人是十分的重視養生的,因為在過去那個年代,人的壽命特別的短,所以人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延長壽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養生的文化,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也是致力養生,也給後面帶來了濃厚的文人氣息的養生秘訣。

蘇東坡就曾說過,養生就要「二安「,就是安心與安身!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鬥,戒之在得」

在民間還有一句話叫「精不足思淫」,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其實還有下半部分:「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這一句話,就道出了養生的關鍵——精氣神!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句話的3層意思

第一層:精足不思淫

「精足不思淫」跟「飽暖思淫慾」的意思有區別。這裡的「精」指的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也指精力、精元、精血,「淫」是指沉迷的意思,比如跟驕奢淫逸中的淫是一樣的道理。

就是說當一個人精力旺盛的時候,這個人的自控能力也是最強的,能夠控制自己的一些欲望,當一個人精力不足,筋疲力盡之時,就不能堅持不住原則,開始追求一些視覺、身體上的快感,比如沉迷遊戲,貪圖當下的享受等等。

古人認為,我們人的生命是由「精氣」所組織的,所以我們形容一個人病怏怏的,常用「精力不足」,形容一個人沒有精神、疲憊,常會用「精疲力盡」來形容

在古代一些神話故事中,一些修煉的妖精,常常會吸取人的精氣,來達到快速修煉的效果。當精氣被吸完之後,這個人也就失去了生命。

老話說:「人始生,先成精」,就是說人最先養形成,就是自己的精,而精是保存於腎裡面,所以也把「腎」稱為先天之本,所以想要養精,一定要養好腎。

第二層:氣足不思食

我們再來看看「氣足不思食」,比如說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會不思飲食,譽為「氣飽了」,這裡有著異曲同工之意,在古人看來,氣是一種摸不著卻實在的東西,因為氣推動著人的生命活動,是生命活動的動力,人體的脾就是運化氣血,氣又可以生成血。所以說要養好脾,食物才能得以消化利用,人才有能量。

第三層:神足不思眠

最後一句話,「神足不思眠」,神雖說排在最後,卻是最重要的,這個神也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情緒,我們常說閉目養神,如果一個人的神清氣爽,就不會經常犯困,反而精神不好的人,就容易出現犯困的現象。

而最傷神的就是人的七情六慾,所以要學會豁達,凡事想得開、不計較,保持一種平靜的狀態,靜心守神不胡思亂想。以此來恢復精神和體力。

我們傳統的醫學,把「精、氣、神」喻為「三寶」,也是一個人生命的根基,它維持著人體的生命運轉以及所有的活動,是不可分割的3大要素,只有養足了精氣神,養精蓄銳,人才會健康少生病,才能延年益壽。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是什麼意思?你能做到嗎?
    民間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是什麼意思?你能做到嗎?民間俗語,就字面翻譯就是民間所流傳下來的語言,有的民間俗語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歷史!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古代由於醫學方面較為落後,現在有些看起來很荒誕的東西在古代卻是被推崇的,但是有些確實不無道理。就好比古代認定人的精神狀態是否完好是因為精血是否充足,現在所看的就是人的氣血,從一個人的面色情況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精神狀態,面色灰暗就是精氣不足,面色紅潤就是精氣良好。
  •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啥道理?男人早懂早受益
    有這樣一句民間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啥意思?古人為何如此說?男人不妨一看,早懂早受益精足不思淫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的精力十分旺盛的話,那麼他便不會將過多的心思放在男女之事上。王陽明曾與王純甫書指出:「變化氣質,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處」。神足不思眠「精、氣、神」缺一不可,說完了精氣,我們該來說一說神,神在這裡指的是精神狀態,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精神十足的話,就不會感到睏倦。
  • 俗語:「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後半句更經典,男人都應該懂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俗語揭示大道理,男人都應該懂!俗語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有些俗語適用於職場,有些則貼近日常生活,比如養生領域的的這句話——「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這句話有何道理呢?「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男人都應該懂!
  • 俗語:「精足不思淫」,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說鮮有人能做到?
    俗語:「精足不思淫」,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說鮮有人能做到?不欲極飢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葛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中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分支。再比如:「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這是人們對親戚和朋友親疏關係的總結。又或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人們對於一個人品質了解過程的總結。而今天我們要說的諺語叫:「精足不思淫」。而它的後半句,卻鮮有人能夠做到。
  •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有何含義?漲知識了!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有何含義?漲知識了!中醫認為「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人有三寶精、氣、神」。意思就是,如果做到精足,氣足,神足,就很難生病。一個人氣血充足、身體機能旺盛,就可以保證很長時間不吃東西並且沒有飢餓感,就不需要過量攝入食物補充能量。一個人精神很旺的時候,不睡覺都可以,和普通人對比起來,覺不容易缺。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拿得起放得下,如果你的心裡一直惦記著,那麼就很難成功。
  • 古人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什麼意思?早懂早受益
    經常可以看到武俠小說以及一些影視劇中會出現一些神人精神非常好,可以不眠不休的幾天幾夜都不睡覺,照樣一切如舊。這個肯定有誇大的成分在裡面了,古人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什麼意思呢?還有個比較神奇的一點那就是,如果你體內的精氣神都處於比較平衡的一種狀態的話,那麼你會知道如何愛惜自己的身體,自己身體何時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在現實中很多人往往是精氣神不足,所以做事情沒有重心,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了錯誤的地方導致了一生都沒有什麼大的成就,有的人會渾渾噩噩終日在紙醉金迷中度日。
  • 俗話說「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人性與現實
    比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等。這些話很多人聽過,但卻不知道其中意義,所以《增廣賢文》絕對值得一讀。 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增廣賢文》中,非常著名的一句俗語"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
  • 萬惡淫為首中的「淫」是什麼意思?世人的誤解,白瞎了古人的智慧
    也就是說,在古人的道德觀念裡,不但忤逆父母是不孝,不祭祀祖宗、不結婚生子,也都是大不孝的表現。中國古人對孝道的遵從和重視已經達到了宗教的程度,不僅有《二十四孝圖》,還有《百孝經》,「孝為先」思想更是根深蒂固,並且得到了普遍認同和絕對推崇。說完了「百善孝為先」,我們再來說說「萬惡淫為首」。
  • 俗話說:「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你知道「走水」指的是什麼嗎?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解釋,窮的時候不能走水裡,有錢的時候不能行淫。這樣的解釋明顯不通,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窮富兩種狀態,應該如何立身處世,又有怎麼樣的智慧在其中呢?
  •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什麼意思?可惜明白太晚!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什麼意思?可惜明白太晚!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在滾滾歷史長河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並以通俗易懂的俗語進行流傳。今天靜靜也給大家帶來一句農村人常說的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這是什麼意思呢?可惜很多人明白的太晚!所謂人窮不思三人,是說人在貧窮落魄時不要想著這三類人,即貴人、情人和復人!每逢低迷時期,我們都想要有貴人相助,可以幫助自己擺脫困境,甚至有人說只要有貴人拉自己一把,自己必定能夠崛起!
  • 老祖宗教你學做人:「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文/玉濁清老祖宗教你學做人:「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老輩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直至如今還仍有保留。比如說農村遺留下來的一些俗語,雖然有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看好,甚至將其摒棄,但是有一些的確有著不一樣的寓意,甚至還教會了人們怎樣做人。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
    俗語: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學做人生而為人,有太多需要一生去追尋的東西,而老祖宗從古至今積累了各種經驗教訓,他們將經驗教訓濃縮成一句句俗語,流傳千年,想要告訴後世的我們如何為人處世,做一個更好的人。
  •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淫」為什麼是萬惡之首呢?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淫」為什麼是萬惡之首呢?人們常用俗話說的好來告誡自己或者是旁人,那麼俗話到底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個俗語,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樣的一句話「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這句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但是不免會產生一些疑問,為什麼萬惡是以「淫」為首的呢?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淫」字什麼意思?感嘆老祖宗的智慧
    ,所以即使海上貿易很賺去,大家都不太想去做,從而就有了 「窮不走水」這句俗語出來,意思就是說再窮也不要去走水路。另外窮不走水中的水子,還有一個意思就財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一般畢竟有頭腦的人,都會升官發財過上富裕的生活,而一個人窮不是說頭腦不好,而是不懂賺錢的奧妙,也不懂得如何的去管理錢,而有錢人能讓自己幾千塊錢都可以賺上幾十萬,而窮人因為缺乏理財不夠強,也不敢冒險,所以窮人是不識貨管理錢財的,即使管了也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少。
  • 俗語: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啥意思,老祖宗教你看人
    但是,這些俗語並不都是靠譜的,比如說:「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這是老祖宗教給我們的看人方法,畢竟面由心生,所以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可盡信。「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離得遠的話看一個人的長相,離得近的話看一個人的眼,離得不遠不近的話就看一個人的眼窩。
  • 俗話說「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何為走水?老祖宗有何用意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叫「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句話,首先來解釋一下「走水」是什麼意思。第一種的意思就是走水路。「窮走水則散」的另一種解讀就是本來已經很窮苦了,可能只有一座茅草屋來避身,但是如果遇到了火災,等待的就是自己的房子化為灰燼的情況,本來已經什麼都沒有的人這下連可以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甚至可能妻離子散,這樣的打擊一個窮人是撐不住的。再看「涉淫」這兩個字,「涉」很好理解,就是涉及的意思,但是「淫」呢,我們現在的解釋是淫蕩下流的意思,古時候卻不單單指的這層意思。
  •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指的是什麼意思?整句話連起來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來聊聊古代窮富之道德的一句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窮不走水窮不走水大家問到窮不走水中的「走水」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斷錯了句子,這四個字應該念:窮·不走·水,走水在古時候是起火的意思,而窮不走水和打家劫舍沒有任何關係。
  • 「思而不學則殆」是什麼意思?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老祖宗教你為人處世
    老祖宗教你為人處世生存於世,就逃不過人情二字。人情是你有求於人助手,也可能是軟肋。如果日常生活中你是一個熱情且樂於幫助他人的人。那麼別人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踏你不少人情。你犧牲自己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別人都會記住的。若是到了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有很多人樂意幫助你。反過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你若是連一些小事情都總是讓別人幫助你。
  • 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這個「淫」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想錯了
    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這個「淫」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想錯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字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很多的詞經過了許多不經意間的加工,意思都變了。古人常說的萬惡淫為首,這句話中的「淫」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像漢字中一個比較敏感的字,「淫」。現在的人看到這個詞,都肯定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詞。但是在古代卻並不是這樣的,那這個詞又是如何才演化成現在這樣一個貶義詞的呢?像有一個由「淫」組成的詞,比奇技巧淫,這個詞不是貶義的,而是一個褒義詞。這個詞是用來形容一種設計的相當精妙,是絕對的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