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每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是北方防洪關鍵期。7月19日,一場強降雨席捲著東北大地,地處長白山脈間的長琿城際鐵路,正經受著暴風雨的洗禮。雨夜裡,高鐵「隱形守護者」――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高鐵基礎設施段的橋梁工們,再一次「應約」踏上了巡檢徵程。
400餘公裡的長琿城際鐵路就是這群「隱形守護者」的主戰場,這條高鐵線路雖在塞外,卻帶著分明的南國神韻。它橫穿長白山脈和松花江水系,沿線地理環境複雜多變、水網縱橫,從平原到山脈、湖泊、江河一應俱全,隧道、路塹、江橋等防洪關鍵處所極為密集。況且,北方的對於強降雨的承載能力有限,短時集中強降水極容易匯入地表徑流,形成防洪隱患。每一次降水,對於「隱形守護者」們來說,都是一次挑戰。
7月19日22時許,最後一列動車通過了拉法山隧道,山區徹底陷入了沉寂。雨還在不停下著,時值盛夏,但人跡罕至的山區卻清冷如秋,氣溫甚至不足10℃。長春高鐵基礎設施段橋梁維修二隊的安白喜和趙日東這一老一少高鐵「隱形守護者」從黑暗中漸漸走來,由於雨後的泥土溼滑,所以他倆的步履有些蹣跚。雖然他們已經冒雨在網外巡檢了數個小時,但任務卻依然沒有結束――他們必須利用天窗時間查看隧道的狀況。
拉法山隧道是瀋陽局集團公司管內最長的隧道,全長10.028公裡。是今年高鐵隧道及軌旁設備排查整治的重點。22時40分,「隱形守護者」們進入了封閉網內,開始對這座隧道進行巡檢。
此時,線路上安靜到只能聽見雨聲,頭燈的光柱只能勉強劃破眼前的雨簾,卻照不清隧道入口頂端的樣子。年齡大的安白喜當機立斷:「上去看看!」
兩道光柱驀然轉向,不多時,護坡臺階上就多了兩個攀登的身影。
通往隧道入口頂端的「道路」實際上就是護坡的邊緣,不過一米寬,一面是植被叢生的山體,另一面就是腳下數米高的護坡,雨後更顯溼滑泥濘。兩名「隱形守護者」舉步維艱,橡膠雨靴每次落下,都會濺起泥漿,每次折斷眼前攔路的枝葉,總會有大片水滴飛濺到臉上,但二人始終步履堅定。雨後的隧道出入口是防洪的關鍵,短時間匯聚起的地表徑流就像一場場「小型山洪」,一旦樹木、巖石等異物被衝上線路,後果將不堪設想。
「老安,這樹咋整?沒帶鋸啊!」趙日東驚呼道。兩人即將走到隧道口頂端時,一株根系已經外露的灌木吸引了二人的注意。一個月前,他們已經將隧道口附近的喬木全部砍伐,但這些低矮的灌木卻沒有統一處理。
「咋整?動手!」安白喜俯下身子,直接用手去拔灌木的根須,縱橫的枝葉刮掉了他頭上的帽子,冰涼的雨水順著後頸灌進雨衣裡,他打了幾個寒顫,三下五除二的將灌木扯斷了根兒:「走!拿下去扔嘍!」
兩人繼續順著護坡的「小路」往前走,這時,年齡小的趙日東手機響了,接通電話,裡面傳來了隊長王磊的叮囑:「隧道看完了,順便看看附近的天溝和排水溝!」
雨未停,夜漸深,安白喜和趙日東冒雨巡檢一夜未眠。像這種鮮為人知的夜間巡檢,對他倆來說,早已成為家常便飯。
(龍雲飛 李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