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滿身「鋼筋鐵骨」的國家體育場(鳥巢),能否經受住雷電的考驗?在日前出版的《科技奧運──解析北京奧運的科技創意》一書詳細揭秘了「鳥巢」、水立方的防雷、抗震技術。書中透露,「鳥巢」外表平滑,沒有普通大型建築上突起的避雷針,實際上,它的整個「鋼筋鐵骨」構成了理想的「籠式避雷網」。
鋼結構避雷不傷害觀眾
書中透露,「鳥巢」的防雷設計並不神秘,只是充分利用建築結構自身的有利條件。設計師將「鳥巢」的金屬屋面、鋼結構中的鋼構件以及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通過焊接方式進行有效連接,這樣「鳥巢」自身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避雷網,而「鳥巢」的鋼結構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接收閃電的裝置,能把閃電迅速導入地下。
「鳥巢」自身鋼結構接收閃電,會不會影響到「鳥巢」內觀眾的安全呢?書中解釋說,為了防止雷擊對人體的傷害,場館內人能觸摸到的部位,比如鋼結構上,都做了特殊處理,抵消了雷電對人的影響,絕對不會傷害到人;同時,「鳥巢」內幾乎所有的設備都與避雷網做了可靠連接,保證雷電來臨的瞬間,能順利將巨大電流導入地下,保證了場館自身、儀器設備和人身安全。
水立方能抗擊8級地震
外表充滿泡泡的水立方,也沒有尖尖的避雷針豎在場館旁,難道泡泡也能避雷?書中透露,原來水立方的地下和基礎部分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是鋼網架,鋼網架和地下混凝土中的鋼筋焊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立方體的籠子,這種避雷網完全依靠自身的結構材料,作為引線與地下連接,不用再單獨設立避雷針,就能把雷電導入地下。
最特別的是,外表柔弱的水立方,身上卻有1.2萬個承重節點,這些節點能夠均勻地承擔建築物的重量。同時,水立方地上鋼結構與地下鋼筋混凝土完整地焊接在一起,使整個場館成為一個整體,達到抗擊8級地震的標準。
1 「鳥巢」表面沒有一般大型建築上的避雷針。它的鋼結構通過焊接方式進行連接,遭到閃電襲擊時,鋼結構就成為一個巨大的接收閃電裝置。
2 為了防止雷擊對人體的傷害,場館內人能觸摸到的部位,都做了特殊處理,抵消了雷電對人的影響,絕對不會傷害到人。
3 「鳥巢」內幾乎所有的設備都與避雷網做了可靠連接,雷電來臨的瞬間,能順利將巨大電流導入地下,保證了場館自身、儀器設備和人身安全。
責編:許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