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
6月17日,美國政府就「3000億美元關稅」如期召開聽證會。首輪入場的美企代表,開門見山地告訴川普政府,對華設立關稅的邏輯本身就是錯誤的:
想通過關稅迫使美企離開中國市場,不存在的。一些商品只能通過中國市場採購獲得;若強行更換採購渠道,美國相當於給自己設立了一道25%以上的關稅。
值得一提,現場有一家美國羊絨製品公司,告訴美國政府其公司羊絨採購只能在中國內蒙古實現。而美方官員還追問:不是蒙古國也產羊絨嗎?美企代表隨後指出兩地羊絨產品的不同,鑑於美國市場的喜好,該公司必須採購內蒙古產的羊絨。
而CNBC新聞網、《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曾透露,「迫使美企離開中國市場」,恰恰是川普政府設立關稅的目的。
這些產品,中國主導全球生產
本次聽證會為期7天。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給出的議程名單,第一批入場的有47家企業代表,行業從零售、製造、高科技企業不等;召開聽證的一方為來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美國商務部、美國國務院等機構的代表——前者向後者提交了口頭或書面陳詞。
參加首輪聽證會的部分企業名單 圖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路透社透露,現場有「幾十家」企業代表表示,將企業的採購、運營等項目從中國搬到越南等地,在這幾年內是行不通的。因為那些國家缺乏勞動人才和基建基礎。從鞋子到電子產品,再到龍門起重機,中國主導了全球的生產。
部分企業認為,如果強行將採供生產搬出中國,美國相當於給自己設立一道25%以上的關稅。
「把稅加到25%,就等於我們被重重拍了一記頭皮。」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主席裡克 赫芬貝(Rick Helfenbein)說道,「如果我們能將更多生產搬出中國,我們就做了,問題是做不到。」
明尼蘇達州一家嬰兒用品生產商Regalo Baby的總裁弗朗奈裡(Mark Flannery)指出,若強行將生產轉移至越南,將會帶來50%的額外成本;墨西哥產線的額外成本甚至比50%還要多——相比之下,不選擇搬出中國的成本,也就25%的關稅。
「就目前來看,除中國以外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在生產嬰兒鐵欄安全門。」弗朗奈裡說道。
Regalo Baby嬰兒安全門產品圖 圖自亞馬遜
美國時裝企業Kenneth Cole總裁施耐德(Marc Schneider)指出,25%的關稅會抹去所有的利潤空間,並造成裁員現象。如果選擇中國以外的採購渠道,該公司產品不僅會漲價,「質量也會下滑」。
羊絨進口商Quinn Apparel稱其反對關稅的目的,更多是基於「地理角度」:該公司銷售的一種淡色羊絨只能在中國內蒙古地區採購,這種羊絨產於阿拉善白絨山羊。
央視《農廣天地》曾於2012年10月介紹過這種山羊。它所生產的羊絨纖維細長、手感柔軟、拉力大、光澤好、顏色正, 被譽為「纖維寶石」,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曾經獲義大利「柴格那國際金獎」、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
Quinn Apparel羊絨製品(上)和阿拉善白絨山羊
現場美國官員還向這家公司CEO克洛夫(Jean Kolloff)確認,是不是只有中國才有這種羊絨,因為「蒙古也產羊絨」。
克羅夫回答:「蒙古的羊絨一般是棕色、黑色。」她指出美國客戶喜歡淡色羊絨製品。這也意味著這家公司必須使用白色羊絨,便於染色。而這種白色羊絨只有中國內蒙古才有。
沒了中國,如何裝扮聖誕樹?
上述企業均於17日參加了首輪聽證會。不少未獲得邀請的企業,在場外通過接受媒體採訪發聲。除索尼、愛普生、三菱等跨國企業「組團抗議」、661家企業「聯名上書」外,昨日又有一些中小企業接受美聯社的採訪,「哀求、懇求、祈求」川普政府「運用貿易常識」。
而這次聽證會計劃開到25日,僅首輪結束,路透社就擔心起了今年美國人的聖誕購物假期。
文章以英國作家查爾斯 狄更斯1843年小說《聖誕頌歌》中主人公常用的一句口頭禪,「聖誕節什麼的都是騙人的」為題,稱預計今年聖誕購物計劃不會順利。就往年美國人「購物車」內主要商品來看,從玩具到電子產品,每樣擋在了關稅牆之外:
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從中國進口了價值430億美元的手機和370億美元的筆記本電腦,其中中國手機進口佔美國手機總進口的80%以上;中國去年對美出口119億美元玩具,佔比美國進口該類產品總額85%;對美出口智能手錶、藍牙耳機等產品179億美元;對美出口50億美元遊戲機,佔比高達98%。
沒了中國,今年的美國聖誕節甚至連聖誕樹都可能裝扮不了。
中國去年向美國輸送的聖誕樹燈、聖誕樹掛件等聖誕周邊,總計23億美元。美國紐約州一家聖誕裝飾品公司Gordon Company透露,「從中國以外的市場進貨聖誕襪,聖誕帽什麼的東西,是個折磨人的問題。目前來說我們一直做不到。」
聖誕周邊、禮品玩具等 圖自今日美國
CNBC曾透露,川普曾於5月對外聲稱關稅已經在迫使企業從中國轉向越南,還稱這是一件「OK」的事情。而《華爾街日報》在年初透露,就關稅問題而言,白宮認為「迫使企業搬出中國就是一種勝利」。而就本次聽證會首日情況而言,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路透社稱,美國消費者曾是前幾輪貿易摩擦的保護對象,因為此前關稅僅是針對企業製造商設立。但值得一提,類似嬰兒製品、藍牙耳機、平板電視等產品曾在2018年9月的那波關稅中獲美國豁免,但又在近期重新被美方列入關稅之中。
「川普說中國會為關稅買單,但實際上美國進口商自掏腰包,並將負擔轉嫁消費者、供應商上。」路透社總結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