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0組常見易混概念對比,建議收藏!

2020-12-11 騰訊網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內涵和外延比較接近的地理概念。多數學生由於對這類概念沒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題時經常出現模稜兩可的現象。為幫助大家在複習時能更好地掌握此類概念,現將高中地理中,一些常見的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比較如下:

1.天體與天體系統

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

天體系統是就天體的運動關係而言的,是指運動著的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所構成的相對獨立和層次不同的系統。

2.流星體、流星現象與隕星

運行於行星際空間的固體塊和塵粒稱流星體。當它高速衝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燒產生的光跡稱為流星現象。

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燒盡的流星體的「殘骸」則稱隕星。

3.晝夜之分、晝夜更替與晝夜長短

晝夜之分是指由於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對應的另一半黑暗的現象。晝夜更替是由於地球自轉而使地球產生的白晝與黑夜以一個太陽日(24小時)為周期的交替現象。

而晝夜長短、是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轉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使除赤道外的各緯度晝夜長短產生周年變化的現象。

4.節氣與季節

節氣是根據天氣和物候的演變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為劃分標準,一個回歸年有24個節氣。

季節;是根據各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情況確定的,以太陽在黃道上運行90度為劃分標準;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來暑往及物候的變更情況。

5.氣溫遞減率與地溫遞增率

前者表示對流層內氣溫隨高度而逐漸下降的變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

後者表示常溫層以下一定深度內,地溫隨深度逐漸增高的變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溫度增高3℃。

6.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強度與太陽常數

太陽輻射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太陽輻射強度是一個物理變量,指每平方釐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鐘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

其大小隨緯度、太陽高度和時間而變。而太陽常數是一個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離條件下,地球大氣上界太陽高度角為90°時的太陽輻射強度。其數值為8.16焦/釐米·分。

7.海陸風、季風與季風氣侯

海陸風是由海陸之間的氣壓日變化而引起的,僅出現在濱海地區,是一日之內風向轉變的現象。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所導致的海陸之間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或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而季風是一種大範圍內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

但有季風的地區不一定就形成季風氣候,只有在海陸對比顯著、風向變化明顯的熱帶、副熱帶和溫帶大陸東岸的季風區分布的才是季風氣候。

8.氣象、天氣與氣候

氣象是表明大氣特徵的物理狀態和物理現象的總稱。包括氣壓、氣溫、溫度、風、雲、降水等要素。天氣是指短時期某地大氣中的氣象變化情況。

它是由各種氣象要素綜合表述的大氣物理狀況。氣候則是指一地區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氣象情況。天氣是多變的,而氣候則較為穩定。

9.水體與水圈

水體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體,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氣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種水體的總稱,是一個連續的不規則的圈層。

10.徑流與徑流量

徑流是指降水扣除蒸發量等損耗後沿地表、地下運動的水流。徑流量則是指一定時段內通過某一河流斷面的水量,單位:立方米/秒。

11.汛期與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時水位上漲的現象。洪水期則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過正常水位達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時期。

12.水資源、水利資源與水力資源

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資源指能被人類控制或基本控告的應用於灌溉、給水、發電、航運、養殖等方面的用水。

近年來常以「水資源」一詞替代、包容「水利資源」。水力資源屬於水利資源的範疇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蘊藏的動能資源。

13.地殼、軟流層與巖石圖

地殼的範圍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軟流層位於地幔上部,在地下約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處。巖石圈則從軟流層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關係可表示為:巖石圈=地殼+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

14.礦物、礦產與礦床

礦物是形成礦產和礦床的物質基礎,礦物不等於礦產,只有當有用礦物富集起來達到基農業利用要求時才為礦產。

有礦產不一定就叫礦床,只有礦產的富集地段才稱為礦床。礦產是巖石形成過程中形成的,礦床在一定地質作用下才能形成。

15.地質作用、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殼運動僅是內力作用的重要表現形式,而地殼中的各種地質構造基本上都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16. 斷裂與斷層

斷層是巖石在斷裂變形階段產生的,只有當巖石沿斷裂面有明顯的移動時,才能稱斷層。形成斷層,巖石必定斷裂,但巖石產生斷裂,未必一定形成斷層,關鍵在於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

17. 印度+板塊與印度板塊

印度洋板塊為全球六大板塊之一,主要以大洋地殼為主,屬於大洋板塊。而印度板塊從屬於印度洋板塊,是它的一個子板塊,為小板塊,由陸殼組成,屬大陸板塊。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度板塊(而非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形成的。

18.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

風化和侵蝕都是對巖石的破壞作用。但風化作用相對侵蝕作用來說b是在靜態下比較緩慢地進行的,短時間內不易被人們覺察,而侵蝕是在較為明顯的動力作用下進行的,易於察覺。

19.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種群的聚合體。其中的各種生物由於彼此間相互影響、緊密聯繫並與其生存環境進行著連續的能量和物質交換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即生態系統。二者關係可簡單表示為:生態系統=生物群落+生存環境。

20.熱帶雨林與熱帶季雨林

熱帶雨林分布在終年溼熱的赤道地區,由高大茂密、常綠的喬木為主組成的植物群落。熱帶季雨林不連續分布在熱帶雨林外圍乾濕季喬交替的熱帶季風氣候地區,由旱季落葉的喬木為主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與雨林相比,外貌有明顯的季相變化,群落組成種類和結構比較簡單。

21.土壤、土地與土地資源

土壤是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物的疏鬆表層。土地比土壤內涵豐富,除土壤外,土地還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巖石和巖石風化物。因此。土地是一個廣泛的概念。而土地資源是對人類利用而言的,指人類在目前和預見到的將來能開發利用的各種類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屬性,又具有土地的社會屬性。

22.森林覆蓋率與林木蓄積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的百分比,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面積的佔有情況。後者則指森林面積上生長著的林木材積總量,是測定一個國家或地區森林資源總規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標。

23.草原、草地與草場

草原指生長在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佔優勢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場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統稱。草地屬於土地資源,而草原、草場屬於生物資源。

24.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為沒有經過加工的天然能源;屬於自然資源。而二次能源是經過人為加工轉換後得到的另一種形式的能源,不屬於自然資源如沼氣與人工沼氣;煤與煤氣、天然氣與液化氣、核能與核電等都是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的關係。

25.大農業與小農業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通過人工培養和養殖,來獲得農產品的一個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其中大農業是指廣義的農業概念,主要包括農、林、牧、副、漁各業。而小農業是指狹義的農業概念,專指種植業。

26.耕作制度、複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布局、熟制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措施的總稱。複種指數是一農業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反映出某地農業生產 力水平、耕地重複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27.工業分布與工業布局

工業分布是已形成的工業生產的地區分布。工業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義之外,還有把工業生產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28.人口流動與人口遷移

前者是未改變定居地的人口移動。如民工流動、旅遊和度假等。後者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在地區之間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變動。二者的區別表現在是否有較長時間變動居住地。

29.環境容量與環境承載量

前者是對汙染物而言,是指環境對汙染物的最大允許量。而後者是對人口而言,指一定區域內的自然資源所能養活的人數。

30.領土、國土與國土資源

領土和國土都是從國家主權的角度指一國主權管轄的地域空間。但領土是國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權的部分。國土除領土外,還包括國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權利但不具有絕對佔有權的海洋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部分,國土資源指一個國家主權管轄範圍內的一切資源的總和。廣義的國土資源是指國家的全部資源,包括自然資源、人口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

尊重教育 關懷每一位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30組常見易混概念對比!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內涵和外延比較接近的地理概念。多數學生由於對這類概念沒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定時經常出現模稜兩可、莫衷一是的現象。為幫助學生在複習時能更好地掌握此類概念,現將高中地理中,一些常見的學生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比較如下: 1.天體與天體系統 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天體系統是就天體的運動關係而言的,是指運動著的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所構成的相對獨立和層級不同的系統。
  • 高中地理40組易混概念辨析,80%的同學都在這裡翻過船!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易混概念一 天體與天體系統天體——宇宙中各種物質存在的形式,如恆星、行星、小行星、流星體、彗星、星雲等都屬於天體。易混概念八 地方時、區時、時區、北京時間、國際標準時間地方時——因經度不同的時刻。地球上有無數個地方時,經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時不同。
  • 高中地理:30條易錯易混知識點,提高你的做題速度!
    地理學科概念多,諸如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資源等,這些概念又都有各自的概念體系,從而組成一個龐大的概念系統。其中很多概念由於學生所處環境的局限,理解起來很困難,因而妨礙了學生對它們的理解與應用,所以想要提高成績比較困難。
  • 金卷先享題·知識 | 高中地理許多組易混概念辨析
    易混概念二 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與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三大金鎖鏈條件,液態水、適宜的溫度和適合呼吸的大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指形成三大條件的地球自身和宇宙條件,如日地距離適中、地球體積質量適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等。
  • 高中地理易錯易混知識點 高分必備!
    高中地理易錯易混知識點 高分必備!各位同學對知識記憶的不準確,是各位同學失分的關鍵因素,大部分同學在學習時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已經將這部分知識記住了,就進行下一部分的學習了,每當這個時候各位同學應該自己想一下是否已經將知識完全記準確了,而不是記了一個大概其。
  • 20年班主任:記住94組高中語文易混成語異同辨析,高考不丟分
    20年班主任:記住94組高中語文常見易混成語異同辨析,高考不丟分 相較於初中語文,高中階段的語文試題難度提升很多,考試試卷中所考察知識點更全面,對於大家的學習要求也會更高。在語文考試中,成語詞彙的語義判斷是很重要的考察點,也是初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高中語文常見易混成語異同辨析94例。
  • 高中英語丨11組【常考+易混】動詞詞組,快看看自己掌握了沒!
    ❤今天學姐給大家分享的是高考英語11組【常考+易混】動詞詞組匯總,這裡面涉及的詞組有些及其相似,大家一定要認真分辨,不要「張冠李戴」哦!❤這些短語是不是真的都很相似呢,學姐放在一起為了讓大家可以對比記憶加深印象
  • 衡中狀元:高中3年地理經常98,全靠吃透這份資料,建議收藏一份
    衡中狀元:高中3年地理經常98,全靠吃透這份資料,建議收藏一份地理雖然是初中就開始學習的一門科目,但是由於它不是中考的考試科目,所以在初中的時候老師和孩子都沒有怎麼重視地理,所以高中時,孩子們才開始系統的學習地理。
  • 高中知識一個不漏!高中地理必修一~三超全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學好地理,知識一定要記牢,重要的是思維導圖一定要會畫,要記得明白。今天給大家整理了貫穿高中地理三年的地理必修一~三框架圖,大家趕緊收藏好建議大家最好列印出來,或者寫在小本子上,時常翻看,複習的時候照著思維導圖回憶詳細內容,那麼就能把知識記得清楚明白,這樣一定能學好地理!因為篇幅有限,私信我回復「領取」就可以免費領取word電子版。
  • 高中地理考試中易混淆的概念總結!
    高中地理考試中易混淆的概念總結!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內涵和外延比較接近的地理概念。多數學生由於對這類概念沒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定時經常出現模稜兩可、莫衷一是的現象。
  • 高中地理複習必知345個地理知識點,超全面的資料!趕快收藏吧!
    高中地理複習必知345個地理知識點,超全面的資料!趕快收藏吧!2020年高考已經進入了複習,地理學科對於文科學生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學科,有知識點簡直令文科生直呼「求救」,其實對於複習,知識點都是要講究串聯起來,單個的知識點攻破就顯得為時過晚,今天學姐根據近年地理高考知識點為大家進行專題匯總,知識點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高考的綜合思維要求很匹配,內容較多,建議同學收藏下來,分專題複習攻克。
  • 【地理概念】風化作用的相關概念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盤點高中地理的108個易混考點(收藏)
    30. 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首先是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其次是佔領當地市場,再次是利用其地價便宜的優勢。對於我國重要地形區的經緯度位置,可利用重要經、緯線進行「串聯式」記憶,如沿30°N緯線從西到東依次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平原,沿40°N緯線從西到東依次有塔裡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同樣,還可利用90°E、100°E、110°E、120°E經線來串聯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效率較高,但準確性不高,與左邊的表格結合起來複習效果更好。33.
  • 殿堂級乾貨 | 古代文化常識易混一百組,超全整理!速速收藏
    文化常識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比重在不斷地增加,也就是說在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我們要更關注文化常識這一部分的學習,那麼文化常識又多,尤其是還有一些容易記混的知識點,我們更該加深記憶。為此,學姐給大家整理了古代文化常識易混一百組,記住這些再也不會記混!趕快學起來吧!由於篇幅限制,學姐只上傳了部分資料。
  • 150組近義成語,一篇全搞定,建議收藏
    在高考成語的考查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近義的易混成語經常出現在試題之中,這讓很多同學頭疼不已!為此,我整理了150組近義成語,供大家參考!有效進行對比記憶,更好地記住近義成語。由於篇幅限制,學姐只上傳了部分資料。想要資料完整電子版的小夥伴可以私信學姐。
  • 高考英語:100組易混詞彙+100個易錯知識點!附寫作模板+單詞表
    童鞋們好呀,學姐高中時候超級喜歡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感覺做完題後特別有成就感but,高中英語真的是把學姐搞得很煩,學姐每天背單詞,做各種專題訓練就是因為高考英語裡有很多易混易錯的詞彙和知識點,考試很容易出錯<<<<<<<<<<<<<<<<<<<<所以學姐就為你們帶來了高考英語:100組易混詞彙
  • 高中生物重要概念,梳理知識就靠這些了,建議收藏
    今天學長給大家整理的是「高中生物35個重要概念」,幫助大家更好地梳理知識點,可以列印,建議收藏。由於篇幅有限,僅展示部分。獲取方式:點擊頭像加關注後私信【資料】即可獲取~Ps:下一篇為大家準備了其他資料、記得關注我,否則就找不到了。
  • 「記住就拿分」高中生物經典易錯易混知識點「76問」!你都會了嗎
    高考複習以夯實基礎為主,同時高中生物重點是知識的記憶,這個過程中,有些知識點是必須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死記硬背的。今天學長給各位學弟學妹們分享的是高中生物經典易錯、易混知識點76問,以方便同學們進行複習時的查缺補漏,建議大家先列印下來,爭取把全部知識點都記牢。由於篇幅限制,只能上傳部分,私信回復【生物23】免費領取完整版!
  • 高中生物:高考生必看——經典易錯易混生物知識點76問
    精品生物題,快點去收藏!暴躁學姐上線撩~責任學姐線上聊~此篇《高中生物經典易錯易混知識點36問》不看愧為高考生!
  • 初中地理順口溜,建議家長收藏
    地理雖然是一門文科類的學科,需要孩子們記憶的知識點是非常多的。但地理也具備了理科類學科的一些特徵,比如說計算和邏輯轉換等,最常見的就是回歸線以及經緯度的計算。初中地理的知識點是比較複雜的,而且分布範圍比較零散,涉及的面非常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導致很多孩子學習的時候,會沒有耐心或者覺得地理的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再想要提升成績自然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