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一新生來說,開學後最有趣的事情莫過於加入學生社團。各個高校都有很多學生社團,既有比較官方的學生會、校媒,也有各種興趣社團,開學納新堪稱「百團大戰」。學生會是學校比較正規的社團,各個高校、學院都有學生會,但是很多學長學姐卻建議大一新生「千萬別進學生會」,這是為什麼呢?
重人情世故,太「官僚」
大學學生會原本是由學生選出的為學生服務的組織,但近年來高校學生會好幾次登上微博熱搜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學生會組織內部太「官僚」。學生會幹部因為和學校老師關係比較密切,有一定的權力,但也容易滋生「官僚」心理。而部分學生進入學生會的目的也不單純,可以和老師搞好關係,到部長、主席等職位後綜合素質測評可以加分,畢業後找工作也可寫進簡歷,所以很多同學加入學生會也不是奔著為同學服務去的,而是為了一些其他目的。
活動佔用太多學習時間
學生會經常需要組織各種活動,雖然一定程度能夠鍛鍊自身能力,但是往往需要為了完成任務而佔用學習時間。許多同學加入學生會後都會有這樣的共同感受,經常需要開會、組織各種活動,不僅佔用課外時間,有時還需要「翹課」,有些學生會幹部甚至把大學裡大半以上的精力都放在學生會了。
當然有付出就有收穫,舉辦各種活動對同學的能力也是不小的鍛鍊,但是對於重視學業成績、希望保研、希望留一些空閒時間培養興趣愛好的同學來說,卻需要慎重考慮一下能否接受。
瑣碎事太多,對能力提升沒有幫助
許多過來人都覺得,在學生會時做了很多瑣碎的事情,比如舉辦活動時當免費勞動力搬東西、充場面,佔用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對個人能力的提升沒有多大的幫助。另外部門幾乎每周都要開例會,但例會也沒啥內容,完全是為了完成任務,卻很浪費時間。
當然各個學校學生會情況都不一樣,也有人是單純抱著鍛鍊能力的態度加入學生會,各校學生會裡也有很多優秀的人。正如上文所說的,加入學生會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說一定程度上能夠鍛鍊自身能力,能夠更好地為人處世,能夠結識很多優秀的人、學生會經歷能夠給工作簡歷加分等。對於希望在這些方面有所提升的同學來說,加入學生會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