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去做nt檢查了,需不需要空腹?」,有一些新手孕媽媽,因為之前也沒有什麼經驗,在面對孕期產檢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無助。其實說到nt檢查還是建議媽媽們吃飽飯再去做,這樣的話寶寶也會更加的活躍,也會使你的產檢更加的順利。
之前有一位孕媽媽說自己做nt檢查的時候是空腹去的,檢查結束之後才知道應該吃飽飯再去。就特別的擔心會對結果有影響。其實既然已經做完了,而且拿到了安全的結果,也不用擔心空腹對於結果的影響。而且想必這位媽媽應該是在建檔的時候去做的nt檢查。
我們都知道建檔時是需要抽血化驗的,要檢測幾十個生化指標,像是鈣鎂離子血糖等項目,如果說吃飯的話,是很容易會影響結果的。會使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鈣鎂離子濃度有著一過性升高,就沒有辦法代表我們身體的正常水平了,也會影響到醫生的基本判斷,所以說做這些檢查項目的時候是需要空腹的,但是nt檢查,還是建議媽媽們吃飽飯再去做。當然nt檢查的結果可能和空腹無關。
NT檢查結果可能和空腹無關,主要是這4個方面,孕媽提前了解下
網友@涵妹兒:今天上午早早的就去了,正折騰了一中午,兩次沒看清寶寶的臉,還有一次寶寶竟然是趴在那兒的。
網友@乖乖聽話:前幾天剛做完nt, 我是折騰了三次才成功。頭一次的時候寶寶跳得太厲害了,第2次寶寶竟然安靜的睡著了。
網友@拾柒夫人:當時做nt檢查的時候就做足了功課,畢竟第1次懷孕啥都不知道,得多下功夫,看到有一些人說吃飽了飯去比較好,我就吃完早飯再去的。還帶了幾塊巧克力,不過沒有用上。
其實空腹的話,並不會直接影響NT的檢查結果
其實NT檢查實際上也是一種B超檢查,有一些孕媽媽覺得NTt檢查是抽血化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NT檢查和普通的B超一樣,是利用超聲波對媽媽的腹部進行掃描,只不過增加了測量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的這一一個過程。而且媽媽是否空腹,寶寶頸後透明帶的厚度並不會產生變化,所以說對檢查結果也沒有任何的影響。
但是空腹可能會對檢查過程造成一定的影響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NT檢查的時候,對於肚子裡的小寶寶來說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寶寶最好的姿勢就是仰面斜躺在媽媽的肚子裡,如果寶寶是倒立或者是趴著的話,都會影響到測量的過程,而且寶寶還應該儘量的彈力羊膜囊,以免和羊膜囊的液體混淆導致測量不清楚。
如果說空腹的話,小寶寶不夠活躍,很容易就會鬧脾氣,不配合醫生的檢查,這樣的話就會使得媽媽出現測量困難,當然有一些寶寶,哪怕她媽媽空腹的狀態也是比較活躍的,也會乖乖的配合。但有的時候小傢伙太過於激動,不穩定的躺在那裡,也會給醫生的測量帶來一定的難度。
總的來說不必糾結空不空腹,孕媽媽們保持輕鬆,以最好的狀態去檢查,更加容易通過。
那麼NT檢查的結果到底是哪些因素的影響?
首先和孕周有著一定的關係。
這一點主要是因為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與衣著有關,在孕11周之前,寶寶的淋巴系統發育不完善,還沒有形成脛後透明帶,雖說沒有辦法測量,11~13周加6的時候,寶寶的淋巴系統開始發育,有少量的淋巴液聚集在頸部淋巴囊或淋巴管內,從而形成頂頂透明層。
14周之後,寶寶的淋巴系統發育已經完善了,聚集的淋巴液迅速的流向頸內靜脈,而徑頂透明層也已經消失了,所以說也沒有辦法測量。
其次就是染色體是否異常。
因為頸後透明帶的厚度和染色體異常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正常情況下寶寶存在這一透明區代表著他的生理性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積液積存是對胎腦一過性的過度灌注的一種保護性表現,如果說透明帶增厚的話,則暗示寶寶有著染色體異常的情況,少見的基因症候群等。
當然nt值增厚程度越大,染色體異常的風險也就越高。所以說染色體是否異常已影響著nt檢查的結果。
另外就是胎兒畸形這個問題。
也是因為頸後透明帶厚度與胎兒畸形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一些情況下寶寶,並沒有出現染色體的異常,但也是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胎兒畸形,自然流產的問題,而有調查顯示nt增厚的患者當中,出現嚴重心臟畸形者的概率是56%,所以說如果nt檢查增厚的話,還要注意後期的大排畸檢查。
最後說的這個方面就是孕媽媽的年齡。
其實在國內通常會採用NT臨界值為NT≥2.5毫米視為異常,但如果媽媽是大於35周歲的高齡產婦的話,2.5毫米並不代表著異常的問題,針對於這一類與媽媽這個數據要更加的放寬一些,有研究顯示大約有80~90%的異常胎兒是一過性病變,最後的結果都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說在查出NT增厚的時候也是應該重視起來,不要太過於焦慮,要看後期的唐篩和大排畸綜合來判斷。
總的來說NT檢查的結果,和媽媽們是否空腹是沒有關係的,主要和孕周、染色體、胎兒畸形,以及孕媽媽的年齡有著一定的聯繫。希望對此問題我們能夠正確地去看待。
知道你們有沒有做過NT檢查,是否順利呢?
萬象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