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2016年,阜陽市衛計委出臺了《關於做好城市無用工單位居民享受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工作的通知》(衛計生〔2016〕254號)文件(以下簡稱254號文件),符合條件的城市無用工單位居民享受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每人每年享受960元獎扶金。
潁州區鼓樓街道辦事處清河社區居民邸道全看到此消息後,認為妻子張桂俠可以享受這一政策。當年7月份,張桂俠向清河社區提供了申請。時隔近一年,張桂俠多次申報的材料均被駁回。
潁州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原來2007年張桂俠的養老金參保方式發生了改變,導致了誤會的產生。目前,潁州區衛計委正在積極為老人辦理補報手續。
邸道全以前是阜陽市公路工程處的職工,已經退休多年。妻子張桂俠今年60歲,一直沒有工作。
二人婚後只生育一個兒子,今年已經35歲。兒子出生後,邸道全到相關部門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2016年6月22日,邸道全看到阜陽市衛計委出臺了254號文件。該文件要求各縣市區衛計委全面落實無用工單位的城市居民享受獎扶制度,即對只生育一個子女並且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年滿50周歲的城市無用工單位居民享受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每人每年享受960元獎扶金。
文件明確了城市無用工單位居民的概念——養老保險全部是個人繳納,沒有任何單位為其繳納的非農業戶口的居民。
「我妻子沒有工作單位,養老保險全部是個人繳納,符合上述規定。」2016年7月份,張桂俠向清河社區提出了申請。
此後,近一年的時間裡,張桂俠多次上交相關材料,但均被相關部門駁回,無法享受到無用工單位的城市居民的計劃生育獎扶政策。
針對張桂俠老人遇到的問題,5月17日上午,潁州晚報記者採訪了清河社區相關負責人。
據介紹,該社區非常重視張桂俠老人的問題,先後4次為老人辦理了申報手續,但是,均被上級有關部門駁回。
從反饋的信息來看,駁回的原因是:人社局系統查詢的信息顯示,張桂俠老人以運輸公司家屬工的身份參加了養老保險,不符合申報的條件。
潁州區鼓樓街道辦事處計生辦相關人員隨後向潁州晚報記者證實了上述原因。
據介紹,申報城市無用工單位居民計劃生育獎扶金,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一是無用工單位人員,二是沒有任何單位為其繳納養老保險的非農業戶口居民。
若人社局系統顯示,張桂俠為運輸公司家屬工參加養老保險,的確不能享受有關政策。
這樣的解釋,邸道全並不認可,他向潁州晚報記者提供了妻子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發票,上面顯示的信息均為個人繳納。
張桂俠老人到底是運輸公司家屬工參保,還是個人參保?潁州晚報記者陪同邸道全一起到阜陽市人社局,調取了張桂俠的社保檔案。
檔案顯示,張桂俠的確曾以阜陽市運輸總公司第八大隊家屬工(臨時工)的身份參加養老保險,首次參保繳費時間是1996年1月。
2007年,根據阜陽市人社局相關文件的規定,張桂俠與市運輸總公司解除了勞動關係,張桂俠的養老保險參保方式變更為個人繳納,養老保險關係轉入阜陽市人社局個私科。參保費用從1996年起開始補繳,共計23106元。
此後,張桂俠的養老保險繳費一直持續到2010年12月。同年同月,張桂俠辦理了退休手續,從阜陽市人社局個私科退休。
看到這一情況後,阜陽市人社局退管中心工作人員立即為張桂俠提供了相關證明。
5月17日下午,潁州區衛計委工作人員收到上述證明後,立即為張桂俠進行了補報。
據介紹,前幾次申報時,張桂俠老人提供的《社會保險參保證明》顯示,老人以下崗工人身份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不符合254號文件的規定,因此申報手續被相關部門駁回,且老人一直沒有提交新的證明。
今年潁州區申報的754名無用工單位的城市居民的計劃生育獎扶對象名單已經確定,資金正在由財政局打卡發放。
目前,潁州區衛計委已根據張桂俠提供的社保檔案證明,補報相關手續,並與相關部門協調,為張桂俠追加獎扶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