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界有三煩——衣服、鈴鐺和潮溼,喵星人佔領地球的腳步每一天都在接近了,但是依然解決不了煩喵的三大樣,本姜要和你們(還有助理汪)討論的,就是三大煩之一:鈴鐺。
不好意思,放錯了,是這個。
說起鈴鐺,這本該喜慶的物件最先出現在英國,而後隨著變遷,在中國古代時主要作為農耕畜牧的佩戴品,目的是為了讓農人即使沒有無時無刻盯著的時候,依然能靠聲音辨別農畜是否在辛勤的勞動中。
氮素……這既喜慶,又代表約束的東西出現在鏟屎官的視覺範圍內時,能想到的只有「啊啊啊啊……這麼可愛精的小鈴鐺一定適合我家主子」「主子老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有了鈴鐺,一定就能隨時找到他了」「這叮鈴叮鈴的聲音在家響響也挺熱鬧的」
好的,在喵星人的眼裡,這就代表著「勞資這麼可愛還需要鈴鐺的輔助?」「這不就是變相監視朕的行蹤嗎?」「鏟屎的你是熱鬧了,我都要煩死了」
那麼,關於鈴鐺,鏟屎的你們應該怎麼看?
1、戴鈴鐺是為了什麼?
綜合鏟屎官們的答案來說,給主子戴鈴鐺是為了好看、可愛、隨時找到、提醒存在、避免踩踏事件,恩……還有躲避主子的隨時肉體攻擊。
不可否認,市面上的鈴鐺種類繁多,對終於有了貓的鏟屎官來說,那簡直是致命的可愛誘惑啊!
有精緻小巧型的
有暗黑沉穩型的
有古樸的
有土豪的
還有鈴鐺戴貓的……
各式各樣的鈴鐺成了主子標配,但是有沒有鏟屎官發現,怎麼全世界的貓都好像很正常,只有我的主子像是戴上了緊箍咒?
貓的野外生存史比家養史要久遠多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習性,使得家養的貓總是保持著好奇和警惕心。
鈴鐺對於鏟屎官來說,是能隨時找到主子的蹤影的道具,而對於自帶捕獵者天賦的主子來說,是一樣隨時能暴露自己的「壞東西」!
在主子的屢次嘗試捕獵下,鈴鐺一直讓它不勝其煩,主子理所應當會對鈴鐺進行排斥;而排斥行為,就是不停的嘗試脫離項圈,打滾,使用後肢扒拉鈴鐺,像是戴上了「緊箍咒」。
鈴鐺的警示作用也不僅僅是在室內,在國外,不少鏟屎官被獸醫建議在主子外出時要戴上鈴鐺,目的是減少主子隨意捕鳥的機會;在國內,鈴鐺的作用變成了警示鏟屎官的作用。
貓的視線平視範圍之內,活動的物體常常都被當做是假想敵,來滿足室內的捕獵活動。於是,鏟屎官的腿就遭殃了……
在幾次躲避不及而主子又恰好掌握不好力道後,鏟屎官默默的接種了狂犬疫苗,然後給主子戴上了鈴鐺……
從那以後,主子的每次出擊都會被鏟屎官發現,也避免了又一輪鬥智鬥勇。
這種種理由,都是鏟屎官拒絕不了的「鈴鐺誘惑」啊!
同時,細緻入微的鏟屎官們也注意到了,話說貓的聽覺這麼靈敏,性格又這麼自主,在主子身上強加鈴鐺,真的不會傷害到它嗎?
我先說一下,聲音的大小,與振幅和頻率的強弱有關係,而貓的聽覺很靈敏,能聽見人類察覺不到的高頻或低頻的超聲波或次聲波。
但貓耳本身並不具備能改變振幅和頻率的功能,也就是不能放大聲音,所以鈴鐺聲並不會直接損傷貓的聽力。
氮素,不代表鈴鐺聲不會給貓帶來焦慮。在如影隨形的鈴鐺聲中,有一部分的貓會表現出非常不安、躁動、過度理毛等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便不應該繼續強行給貓咪帶鈴鐺。
類似這樣的焦慮症狀可能還有食量的減少、睡眠時間的增多、玩耍時間的減少、過度的啃咬毛團或織物等等。這些焦慮的情況不僅僅是鈴鐺的原因,還有可能是鏟屎官越來越忙碌的日子,冷落了主子呢!
那麼,既然鈴鐺不會傷害貓的聽力,也只有極少數的會出現排斥現象,鏟屎官們是不是就可以盡情挑選鈴鐺,搭配萌出血的主子了?
在這個時候,本姜又要跳出來反問一句了:你真的會挑嗎?
首先,鈴鐺的大小是否合適主子的體形,所發出的聲音是否嘈雜,還有最最最重要的一點,你買的項圈,安——全——嗎???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本是防丟項圈,卻成為奪命利器」類似字眼的新聞,這不是誇大其談,我是警示各位鏟屎官,血的教訓告訴了鏟屎官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項圈和鈴鐺。
一般項圈有三種:
第一種——拉繩項圈,與鏟屎官手上會佩戴的手鍊一樣,由繩子編織成可收縮的活結,可自行調節項圈的鬆緊,這種拉繩項圈一般比較精緻小巧,可佩戴一顆或者一串的鈴鐺。
其中的隱患是,繩子過於纖細,戴在主子的圍脖上幾乎陷入毛髮下,時間過長後,粗心的鏟屎官忘記調節項圈的鬆緊,導致細繩勒入皮膚甚至皮下肌肉中,往往是發現主子身上有莫名的血跡或者不停的抓撓頸部項圈時,才引起重視。
但這樣的情況發生後,輕則讓貓的頸部一圈有掉毛現象,重則感染皮膚或組織,讓主子受罪。
第二種——皮帶扣項圈,此類項圈目前比較居多,對於霸氣的主子也能完美駕馭,項圈上有間隔的金屬孔用於調節大小,一般來說,皮質質地會偏硬,才能撐起項圈的形狀,有一個設計的拉環口,可以佩戴鈴鐺,也可以懸掛牽引繩。
其中的隱患在於,金屬質地的鎖扣邊緣會刺激貓皮膚,少部分會有搔庠反應,在經常打溼後,金屬會起鏽跡,染黃貓頸部的毛髮。
但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此類項圈在被勾住的情況下,無法掙脫,在拉力的作用下鎖扣只會搭的更加緊實,對於貓的好奇心和探險欲來說,皮帶扣項圈無疑是一個活動路線中潛在的最大隱患,而層出不窮的悲劇也正是出於此。
貓的天性讓他習慣於在滿是障礙物的環境中穿梭跳躍,但項圈的存在不在貓的跳躍計算範圍內,一些鏟屎官泣血的經歷告訴了大家,這些悲劇不能再重演。
第三種——安全卡扣項圈,此類項圈可以說是針對貓而特別設計的,安全卡扣的作用在於當出現意外情況,項圈被外界物體纏住,貓被懸掛時,可以利用體重和掙扎的外力解開安全卡扣。
整個項圈通常採用織物,對皮膚敏感性小,且一般安全卡扣的設計是沒有按鈕槽,可以直接拔出,當外力大於2kg—3kg左右時,卡扣便會自行脫離卡槽,解放貓咪。這樣的設計是防止貓被懸掛導致窒息死亡的悲劇。
這種項圈,也是鏟屎官們最合適的項圈選擇。
在項圈的基礎上,若是貓咪還是不喜歡鈴鐺的聲音,但你又怕貓咪走丟,其實佩戴寵物防走丟銘牌,或者是隨身迷你型懸掛GPS,這樣在貓咪走失後的尋回率會大大提高。
我說了這麼多,其實是因為——助理汪!你又在給我選的什麼花花綠綠的項圈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