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我本文寫的是誰。你看得懂自然就懂。看不懂問個不停,就不雅了。
【1】
一般來說,助人為樂被認為是個優秀品質。
那麼你們一般會怎麼幫人?
我想,無非是人家開口,你若覺得幫下無妨舉手之勞,可能就做個順水人情。再或者無非是介紹人脈,金錢資助,輔導學外語什麼的。
對很多人來說:上述事情多半做得,可是也要回報的。
哪怕沒有對價的物質回報,起碼也是「為善欲人知」,總要圖點啥。
那幫人你們覺得可以幫到什麼程度?是託六尺之孤?還是寄百裡之命?上古時代那種調調,我是沒見過。但我知道一件事,可以聊聊。
【2】
大約在2001年左右,我有一疊叫E書無限系列的光碟。
那年代,電子書主要還是做成exe方式,打開後就像翻網頁一樣,閱讀效果也還可以。
但你知道,那時候這些盤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喜聞樂見」的書,也就是從那時候,我知道了風月,知道了十日談,知道了泥人、方寸光。
忽然間,看見一本書,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叫《美人贈我蒙汗藥》。
聽聽,這名兒多後現代,多帶勁!
那還等啥啊,看吧。
可是等我點開一看,誒,怎麼就是倆人兒在那聊天啊,全程對話體,什麼玩意?
那時候的電子書,有一點不好,就是他只能一頁一頁翻,不能全文閱讀,也不能關鍵字搜索。我翻啊翻,翻了半天,除了標題外,都沒找到蒙汗藥!一共提到美人的是兩處,一處是「屈原的《離騷》是把楚文化的巫術性神秘性納入儒家的世俗道德的開山之作,他的詩中的神話成分,全部服務於君子美人和昏君小人的道德劃分」,一處是「從屈原開始香草美人之類,成為中國文人以詩發牢騷的最得心應手的寫作技巧」。
很明顯,這不是我要看的美人。
【3】
中國有幾大名句,比如「給個面子」,「大過年的」,但最有廣譜性的,還是「來都來了」。
既然都打開了,那就湊合看看這書吧。
這書從一開頭到結尾,就是王朔和一個叫老霞的對話。
王朔,我是知道的。那時候雖然已經比較沉寂了,但是好歹《編輯部的故事》看得我樂得不行後,他的幾本書我還是去翻了翻,比如《我是你爸爸》。
聽長輩們說,王朔的書在所謂文壇引起了一些爭議,那時候的我當然還不懂解構的奧秘(參考《解構大法好》),但是就覺得丫怎麼那麼貧啊,幾乎段段順口溜,全文數來寶,讀他的書,總能笑個不停,邊看邊覺得「真他媽孫子」。
但這本書裡,王朔感覺就是個捧哏的,主要負責提問,捧場,起承轉合,倒是那個老霞(也有的地方寫作老俠),一直噴個不停,什麼錢鍾書啦,金庸啦,陳寅恪啦,都挨個噴了一遍。
文藝圈兒麼,韓寒當初大抵說的是對的,高手都單打獨鬥,小嘍囉才扎堆兒。但問題是一紮堆兒到最後和飯圈其實也沒啥區別。大約在93年開始,好像是《上海文學》吧,率先挑頭拿王朔開練(背景補充:王朔在88-92那陣子是國民級別的,電影電視劇小說基本他包場),大概意思是王朔能火是反映了當代人精神信仰的破碎云云,然後就掀起了一場人文精神大討論。
由於這次討論持續時間長,來頭比較大,加上老謀子那時候不識趣的也拍了幾部灰濛濛的電影,引起火力加成,王朔自己都遭不住四面八方的明槍暗箭,還去美國避了避風頭。
自此之後幾年,王朔總體比較低調,在世紀之交那會,王朔並沒有大開地圖炮。
因此,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疑惑就是:為什麼呢?王朔怎麼又噴上了?而且這老霞是誰?
【4】
那時候,百度當然是沒有的。我翻過家裡的若干工具書,也沒個名人叫老霞,甚至於把名字帶霞字兒的都看了看……但這些大部分是女同志。
又去問了幾個長輩好友,也都不知道這人是誰。於是乎也就暫時放下了此事。
後來在書店,我也看見了這本《美人贈我蒙汗藥》,長江文藝出版社的,聽說賣的還行——那時候,有王朔的名兒,總能賣的還好。
但因此,那幾年我一度對這種對話體噴人的書很感興趣,比如李澤厚的《浮生論學》,因為議論了幾句何新,還激怒了老何,寫了一封公開信把李澤厚扒的乾乾淨淨。
到了後來網絡發達了,我才知道老霞原來也是個知名人士,也才知道,王朔幹嘛要幹這個事兒。
老霞,本名有避諱,父親是大連陸軍學院教授,知名語言學家劉伶。老霞自己幹過抹灰工,搞過大新聞。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曾經「出國深造」。
學成歸來後,生活困頓,老婆離開,生活無著。
按照中國人的勢利習慣,這樣的人自然沒人願意搭理。而老霞比較慘,他所做的事情,連老豆和幾個已經混成大牌教授的哥哥也不認同。而另外一方面,由於老霞當年深造時候,期末考試先作弊,再自我揭發,等於那些作弊的壞學生們也討厭他。這就兩頭不落好了。
本來倒也有一幫文人朋友,但是那時候文人們也窮光蛋居多,最多請你吃個飯送本書,但救得了急,救不了窮。何況,文人你懂的,都好面子,都端著,你要直接拿錢砸他,那等於脫他褲子,根本不會接受。
那怎麼辦呢?還是王朔想的辦法。
彼時老霞剛深造歸來,一肚子火氣,對所謂文壇也早就看不慣,因此在和大家聊天的過程裡自然妙語迭出。大家笑完了後,還是王朔出的主意,不如咱們就攢本書吧?
於是,也就有了這本《美人贈我蒙汗藥》。
操盤這本書的是鄭世平(筆名也有避諱,也因為同樣的事情「出國深造」過),拿到書稿後本來想自己出版社出,但是最後一關,老辣的社長還是斃了。
無奈,鄭世平只好去找長江文藝出版社的社長周百義先生。周先生是老江湖,自然也知道那年頭,光靠著王朔倆字兒,就能賣滿咯,因此親自審稿後當然願意出——但眾所周知,那時候王朔為了報恩,大部分的書都是直接交給華藝出版社的金麗紅——因此周先生就問,這書不錯,但老霞是誰?
鄭先生雖然我對他的很多言行作品都有不同看法,但是鄭先生總體也是仗義的,他直接說:你還是別知道比較好,反正著作權歸王朔,你也是和他籤約。
都是高手,點到為止,周百義就說:那你要我和王朔面談,我就出。
最後自然見面,周百義先生再問,王朔卻打起了哈哈,最後王朔直接說是我一海歸的紅顏知己。才算搪塞過去。
事後,本書版稅12%,賣了十幾萬冊,很快就預付了大幾十萬稿酬——那時候北京房價也就三四千。
拿到錢後,鄭世平問怎麼處理,王朔直接說,你全給老霞吧,記得找個不是他本人的帳號。
要知道,這本書完全是掛了王朔的名兒,才能賣這麼多,你掛老霞的名兒,你看能出版嗎?出版了有人買嗎?
而且,這本書裡,由於老霞噴的太狠,連很多王朔自己都不太願意得罪的人也噴了——但為了賣書,王朔當時也只能順著老霞繼續捧哏,事後人家反擊,王朔還不能還嘴。作為文人,夠意思吧?
老霞經濟困頓,不可能不想要錢。但是思來想去,也就王朔這個辦法幫他,他能接受——連面子都幫你考慮的周周到到。做朋友做到這個份上,沒話說。
對王朔,對鄭世平,對老霞這幾位的文和人,其實都有很多不同看法。但是王朔幫人這個敞亮勁,用鄭世平喜歡在文章裡用的話:
雲天高誼,幾人能夠?
【5】
王朔已經老了。
他最後引起大眾的注意,大約是怒斥記者(請看下面視頻),還有怒斥侯耀文不管謝東(沒幾天侯耀文就去世了),最後就是為王子文出頭。
對,你沒看錯,就是你知道的演曲筱綃的那個王子文。
後來,王朔大約就罵不動了,連和馮褲子也和好了。
鄭世平在當了很多年書商後,終於按捺不住開始寫,也寫出了幾本好書,觀點材料史觀統統不論,但是起碼讀起來的確過癮。直到10年前忍不住,開撕寫了《張居正》那位,才又沉寂下來。
而老霞,已經去世快三年了。
更多交流,請關注芥末圈(孤苑白首二十年已經完本,共221章正文+9外篇,近50萬字;試讀請點擊《孤苑白首二十年(1)》;副教主倒灶系列已經更新至116章正文+16外篇,試讀請點擊《【黑木崖系列】副教主倒灶(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