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5 養蜂致富指南丨視頻文字稿

2020-12-18 回形針PaperClip

有誰不喜歡吃蜂蜜呢?

為了得到它,一隻辛勤的小蜜蜂每天飛行 40 公裡,採集上萬朵鮮花,窮盡一生,最終釀造出一滴珍貴的蜂蜜,足足 3 克。而兩萬隻蜜蜂一起行動,只用一天,就能得到一斤蜂蜜,讓你賣個好價錢。

怎樣管理數百萬隻蜜蜂為你採蜜?如何靠養蜂發家致富?

首先,選擇你要養的蜂。

在目前常見的 9 種蜜蜂中,蘇拉威西蜂、綠努蜂和沙巴蜂不生活在中國,另外這 4 種屬於難以馴化的野生蜂種。

最後剩下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它們的亞種,中華蜜蜂和義大利蜜蜂,也叫中蜂和意蜂,是今天最主要的飼養品種。

養蜂人更偏愛意蜂,原因很簡單:其體長比中蜂多 2 mm,且蜂王每天能生兩千枚卵,是中蜂的兩倍,意味著意蜂能採更多的蜜。

但要注意,意蜂分布在觸角上的嗅覺感受器沒有中蜂的多,與各種揮發性化合物結合產生的響應強度也稍弱些。這意味著,中蜂善於探測到零星的花朵,而意蜂更喜歡面積廣闊的大型蜜源。

在各種蜜源植物中,油菜花是中國種植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你可以在 1 月份來到雲南,上萬畝油菜花在這裡相繼開放,作為養蜂事業的起點。

好,現在問題來了,這麼多蜜蜂要養在哪裡?

觀察自然界中的蜂巢,可以看到,工蜂分泌蜂蠟來築巢,為了通風散熱,它們將房間造成一片一片的布局,稱為巢脾。

為了模擬這種形態,你需要這樣一個朗氏蜂箱,由這幾部分組成:蜂群主要生活在底箱裡,其中均勻排布著十個木製巢框,用來引導蜜蜂築脾。

但讓蜜蜂從無到有蓋房子耗時耗力,也可以事先在巢框中安裝由蜂蠟製成的人造巢礎,上面壓印著 6950 個淺淺的六邊形。除了能更好地規範巢脾的形狀,還能減輕蜜蜂築巢的負擔,轉而將精力投入採蜜。

經過實驗,在花蜜充足的時期,全部安裝巢礎的蜂箱能產出 55 kg 蜂蜜,比完全不安巢礎的蜂箱多了近一倍。

有了房子,蜜蜂就可以安心採蜜釀蜜。

工蜂在野外採完花蜜後,會進入蜂箱,將暫存在蜜囊的花蜜傳遞給負責內勤的工蜂。經兩三次轉移,花蜜與轉化酶充分融合,最後儲存在巢房中,此時蜂蜜含水量為 70%~80%,也叫水蜜。

之後一周,內勤蜂不斷振翅,促進水分蒸發,蜂蜜含水量降至 18% 以下。最後分泌蜂蠟蓋住巢房,才能得到不易變質的成熟蜜。

但要注意,在自然界中,蜜蜂會在同一片巢脾上產卵,並在巢脾上方儲存花粉、花蜜作為食物。如果我們想要在一片巢脾上只有蜂蜜,而不混入蜂卵,該怎麼辦?

問題的關鍵是蜂群裡這隻負責產卵的蜂王,為了讓它不要在巢脾中亂生孩子,我們可以在底箱上安裝一塊隔王板。

由於意蜂蜂王的胸部厚度通常會比工蜂大 1 mm,而隔王板的空隙大小隻允許體型小的工蜂通過。這樣,蜂王就能老老實實呆在底箱生孩子。底箱上方再疊加繼箱,讓工蜂在繼箱的巢脾中儲存花蜜。

等到整張巢脾都覆蓋著白色的蜂蠟,全副武裝的你,就可以用煙霧掩蓋蜂群中報警信息素的傳遞,延緩攻擊、驅散蜂群。

接著逐張抽出巢框,迅速一震,抖落附著的蜜蜂,然後用毛刷輕掃,得到一張基本全是蜂蜜的巢脾。

通過簡單的離心原理轉動巢脾,一個巢框大概能甩出 2.8 kg 的油菜花蜜,只用一周,一個蜂箱就能收穫至少 30 kg 蜂蜜。以每斤 4~6 元的價格賣給加工廠,飼養百箱最終到手 2400 元。

這當然賺不了什麼大錢,且歷時近一個月,雲南油菜花的花期也基本結束,無蜜可採,接下來你該怎麼辦?

別怕,你還可以跨省「作案」。

一個成熟的養蜂人需要知道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會有什麼花。所以在 2 月下旬,過半的養蜂人會北上追趕花期,從雲南出發,沿西線行進。5 月抵達陝西和甘肅,這裡有更受市場歡迎的槐花蜜,收購價是油菜花蜜的兩三倍。

然而,你不能光收割蜂蜜,還得關心蜜蜂的心理健康。

強盛時期,一箱蜜蜂能壯大到 4~5 萬隻,環境變得逼仄,極易出現分蜂現象。

分蜂,是蜂群的宮廷政變。蜂巢中會出現若干個王臺,其中孕育著候選的新蜂王,待王臺封蓋一周後,老蜂王就可能帶著一半的工蜂離開巢穴,飛走尋找新的落腳點。

為了留住這一半勞動力,你需要提前人工分蜂。在王臺封蓋後一周,將一半巢框和老蜂王轉移到新蜂箱,打造新的蜜蜂王朝。

要知道,蜂王統御著蜂群,而管好蜂王,就能獲得新的創收重點。

比如來自湖北鄂州的蜂農李子發就會刻意囚禁蜂王,群龍無首的蜂群會自發培育新的蜂王。

此時,人工將蜜蜂幼蟲轉移進這樣的王臺基條,放入蜂箱,工蜂就會通過咽下腺和上顎腺,分泌一種淡黃色物質餵食幼蟲。這就是蜂王漿,由水、蛋白質、脂肪酸等物質組成。

三天之後,挑出幼蟲,刮出約 0.2 g 蜂王漿,反覆操作 2500 次得到一斤蜂王漿,賣出 100~200 元的高價。

整個過程中,你還要學會觀察每張巢脾的狀況,警惕蜂蟎寄生、胡蜂襲擊,為你的蜜蜂一一擊退天敵。

那麼養蜂究竟能賺多少?

2012 年至 2016 年,一箱蜂的淨收入節節攀升,擁有百箱蜂的養蜂人一年平均能賺近 8 萬元。然而,養蜂還得看天時,2017 年,一場猛烈的倒春寒就直接將收入腰斬近六成。

此外,不同地區也存在較大差異。比如養蜂強省浙江,憑藉專業化的生產經營,每箱蜂的淨收益在 2012 年已達近千元,遠遠超過其他省市。

當然,也有其他野路子來提高養蜂收入。你可以向這位養蜂人學習,在身上各處固定著蜂王,引來數十萬隻工蜂聚集,當場製成一件「蜂衣」。上了電視出了名,還能帶動父老鄉親一起掙錢,每年創收千萬元。

-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養蜂可獲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蜂蜜》。

相關焦點

  • 養蜂人的甜蜜事業——趙家鄉香房村致富帶頭人吳中權的故事
    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為當地村民養蜂提供了先天條件,不少勤勞的村民都發展了養蜂產業。村民吳中權就是養蜂致富的代表。與蜂結緣 脫貧摘帽吳中權家一共4口人,一個老人,2個小孩,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人掙錢養活。因缺少勞力,吳中權家被評為了貧困戶。
  • 科學網—科學養蜂 甜蜜致富
    近年來,蜜蜂所專家團隊深入全國14個特困片區,足跡踏遍特困片區22個縣市,讓蜂業科技創新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闖出一條具有蜂業特色的「甜蜜」致富之路。 不解「蜂緣」打造「寧陝模式」 位於陝西省南部的寧陝縣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地和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
  • 戀物少女 vol.8丨性冷淡裡的少女心,瑞典Sudio耳機體驗
    戀物少女 vol.8丨性冷淡裡的少女心,瑞典Sudio耳機體驗 2018年02月07日 21:50作者:大玩客編輯:大玩客 戀物少女 vol.8丨性冷淡裡的少女心,瑞典Sudio耳機體驗 百變款式、卓越音質,讓你聽見好聲音擺脫纏人耳機線,超長待機任你行精緻簡約北歐風格,瑞典Sudio耳機陪你運動,陪你散步
  • 脫貧攻堅丨荔枝蜜、龍眼蜜、鴨腳木蜜……小鎮脫貧的「蜜」訣都在...
    那吉鎮地處恩平市偏遠山區,緊鄰七星坑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好,林業資源豐富,素有養蜂的傳統。但在以前,鎮裡養蜂是靠蜂農上山「捉蜂」回家「散養」,蜂蜜產量低,蜂農收入極不穩定。為改善這種狀況,恩平市委、市政府經過認真調研,決定把養蜂作為那吉鎮的「一鎮一業」特色扶貧產業。恩平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兵說,作出這個決策,考慮的是養蜂產業投資少、見效快;用工少、收益快,男女老少都能從事。
  • 鳳岡養蜂達人赴上海充電
    近日,鳳岡縣41個貧困村第一批40名養蜂土專家參加上海奉賢區森蜂園蜂業有限公司舉辦的黔北養蜂技術管理培訓。 這是上海奉賢區在幫扶鳳岡縣產業脫貧致富中,積極落實《貴州省創新職教培訓扶貧「1戶1人」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選拔培育一支貧困村致富帶頭人隊伍,由鳳岡縣農牧局、縣扶貧辦聯合上海奉賢區創凡教育培訓中心共同舉辦《蜜蜂養殖致富帶頭人》培訓班。
  • 紫雲養蜂協會成立
    多彩貴州網訊 產業發展是脫貧扶貧「八要素」系統的關鍵,養蜂作為農村產業的傳統業,如何壯大養蜂產業化,助力脫貧攻堅成了紫雲養蜂業的希望。4月26日,紫雲養蜂協會暨本土蜂蜜緊鑑品會在縣市場監管局召開。縣委常委、副縣長翁志江、科協主席任克美出席,縣養蜂專業合作社、民間養蜂「高手」到場接牌,為養蜂產業迎來了新的春天。翁志江在協會成立會上指出,養蜂產業是助力脫貧攻堅,保證農民增收致富的傳統產業。從傳統的養蜂到養蜂產業轉變,不光是方式的轉變,更是責任的塑造和提升。
  • 【洛寧宣傳】曲濤濤:養蜂釀出幸福蜜
    養蜂累,養蜂辛苦活受罪。曲濤濤是個有心之人,前兩年在雲南打工期間,一有時間他就到山裡去,向當地養蜂人請教養蜂技術,還自費參加了當地的養蜂培訓班。「我想,咱不能滿足於脫貧,得向著富裕奔跑,過上小康生活。」曲濤濤把目光聚焦在了養蜂上。「我有信心。」他說。曲濤濤的家中,擺放著形狀各異的蜂箱,一群群舞動的「小精靈」在蜂箱周圍飛舞。
  • Learningradiology視頻播客03--Orthogonal Views(視頻及文字稿)
    [/d] (楊敏潔聽寫整理)本視頻選自著名放射學網站www.learningradiology.com的Video Podcast (視頻播客),作者為William Herring。該套視頻共59個,以普放為主,內容短小精悍,原本是針對以英語為母語的醫學生、放射科技師、助理醫師及住院醫師進行培訓的學習材料。
  • 多次創業失敗後,李德斌靠「養蜂」走上了致富之路
    墨江的山林這麼大,條件這麼好,我也可以通過養蜂實現致富......」 \一、從少林武校學生,到創辦公司帶隊二十餘人 / 「當時教練員的工資一個月是600元。自己有了想法後就不想再繼續留在學校了。」1998年,初中畢業後的李德斌報名到「昆明少林石林武校」學習。
  • Vol.133 如何科學地消滅蚊子丨視頻文字稿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蚊子」,可獲取視頻中提到的相關論文。
  • Learningradiology視頻播客06--Epiphyseal Fractures(視頻及文字稿)
    [9:09.3] [/d] (楊敏潔聽寫整理)本視頻選自著名放射學網站www.learningradiology.com的Video Podcast (視頻播客),作者為William Herring。
  • 延安富縣:記張家灣鎮炮樓村黨員李喜龍養蜂先進事跡
    我第一次見到李喜龍是去年的夏季,一個大學生養蜂人,到政府給全鎮的蜂農講授養蜂知識,他不善言語,但對於養蜂技術卻能夠侃侃而談。從養蜂知識的空白到如今的技術「大拿」,他經歷了好多曲折,想過放棄,另謀出路,但憑藉對養蜂的濃厚興趣,他堅持到了最後,也嘗到了人生的第一滴「蜂蜜」。
  • Learningradiology視頻播客07--Cardiac imaging: DDX(視頻及文字稿)
    (PericardialEffusion)[8:23.6] [/d] (楊敏潔聽寫整理)本視頻選自著名放射學網站www.learningradiology.com的Video Podcast (視頻播客),作者為William Herring。
  • 「我的脫貧故事」養蜂讓我一家過上了「甜蜜」生活丨黃平縣紙房鄉...
    5年前一直在外務工,一度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農戶,2015年我返鄉創業,成了紙房鄉墮坪村一位養蜂人,我通過養蜂脫貧了,但是我最大的願望還是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大力發展養蜂業,共同增收致富。毛庭武查看蜜蜂產蜜情況生活的重重壓力,壓得我們夫妻倆喘不過氣來,想著家中年近八旬的父母、想著5個孩子的教育問題,想到家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我多次同妻子商量,決定回家鄉發展養蜂產業。
  • 脫貧農戶成為養蜂產業發展帶頭人(1)
    新華社照片,順昌(福建),2021年1月4日脫貧農戶成為養蜂產業發展帶頭人2021年1月4日,順昌縣洋墩鄉洋坑村脫貧農戶鄭全富(前右)和該村養蜂脫貧農戶將蜂群轉場越冬。今年46歲的鄭全富曾是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洋墩鄉洋坑村「有名」的貧困戶,通過從事多年養蜂產業,如今他不僅脫貧,還成為養蜂技術能手和本村的養蜂產業發展帶頭人。2017年以來,鄭全富連續舉辦了5屆養蜂技術培訓班,將自己的養蜂「絕活」傳授給當地農戶,學員數量超百人,使不少脫貧農戶養蜂致富。
  • 「甜蜜事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借著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該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領群眾養蜂釀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我家原來只是種苞谷、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家裡日子過得很緊。
  • 榆林「蜂王」 帶領村民加入養蜂甜蜜事業
    今年67歲的李建治,就是靠養蜂發家致富的典型。他在養蜂致富的同時,還帶動村裡的13戶蜂農,共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走進李家河村引新蜂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蜜蜂養殖基地,映入眼帘是一行行擺放整齊的蜂箱。李建治不戴防護頭罩,熟練地打開一個蜂箱的箱蓋,查看蜂王和蜜蜂的活動情況。「我養的是意蜂,這種蜂性情溫順,產卵能力強,容易養成大群。檢查時,蜂群安靜,便於管理。
  • 每日英語:節儉是致富的秘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節儉是致富的秘訣 2013-02-20 16:0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The
  • 英語諺語:節儉是致富的秘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諺語:節儉是致富的秘訣 2013-02-18 15:50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