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發現: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2020-10-13 秀麗聊育兒

哈佛大學教授曾經為孩子做過一項研究,最終得出驚人的結論: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聰明、智商高,所以費盡心機想要給予孩子最好的資源,希望這樣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走了歪路,明明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卻認為孩子做得正確,看看你是不是也這樣?

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說過:「千萬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

父母對孩子的百依百順,會讓孩子逐漸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而很多父母還認為孩子這是「聰明」的表現,也不沒有及時的去糾正孩子的行為,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1、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愛找藉口的孩子

老話說得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過,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犯錯之後,他們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有的孩子還將責任推卸給其他人,雖然這看似是一種「聰明」的表現,但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這會讓他們養成說謊的壞習慣。

如果孩子小時候就沒有養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的話,會影響他未來的發展的,等到孩子長大會因為說謊或者推卸責任犯下大錯,到時候後悔都晚了,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孩子找藉口是聰明的做法,而是要教會孩子良好的品質。

2、喜歡佔小便宜

在我們的印象中,愛佔小便宜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毛病,比如:孩子經常會蹭吃蹭喝,當自己有好吃的或者好玩的東西時,他們卻自己保護著,不願意分享給別人,這些都是自私的行為。

有的家長就會為孩子辯解,說這是「精明」的表現,但這種聰明不能體現在佔小便宜上面,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只有你對別人好,別人才能對你好,如果孩子只想要好處,而不想付出的話,這些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

3、懶惰成性的孩子

只會說不會做,道理說起來一套套的,遇到事情的時候就做不到自己說的那樣了,也會遭人討厭。可能有的孩子原本也很聰明,最後卻「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過於懶惰,而白白浪費了自己的高智商。

孩子只會說大話去哄家長開心,等到真正去行動之後就不像自己所說的那樣,這樣的孩子原本可能非常聰明,但最後卻「聰明反被聰明誤」,孩子因為過於懶惰,從而浪費了自己的天賦!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約·凱恩斯說過: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孩子出生就像是一張白紙,未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取決於父母如何教育!3-6歲是孩子性格發展、行為習慣、高情商養成的黃金期,無論家長平時多忙,我們也要重視起來。

家長們可以選擇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繪本,一個好的繪本色彩鮮豔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其次,繪本的故事性很強,能夠讓孩子願意去看,從而影響到孩子。

相關焦點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高興了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這「聰明」的小孩子。比如:班級進行大掃除時,他們總喜歡搗亂,但老師出現後,他們就假裝賣力幹活;為了能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買玩具,經常會說謊;在火車站上,為了買兒童票,量身高的時候腿彎曲著……這樣的孩子看起來非常「聰明」,但這都屬於小聰明。
  • 這4類孩子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你家娃在其中嗎?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這樣一句話:「這4類孩子看似聰明,但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急著高興。」,總是能夠找到自己的說辭,為自己找藉口,甚至擅長於將錯誤嫁禍給其他人,這類孩子從來不吃虧,在很多家長的眼中,這類孩子是「聰明」的。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爸媽別瞎高興
    導讀: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爸媽別瞎高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爸媽別瞎高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你爸你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你可要好好學習,這樣才能有出息」,同時也將自己的期望都託付孩子身上,其實這很好理解,畢竟,每個父母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於是,家長就開始培養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補習班、開發智力等等,但是你這樣的做法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很多家長對於聰明都有誤解,認為孩子耍小聰明、愛佔便宜這些都是聰明的表現,其實則不然,李玫瑾教授表示: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多半沒出息,父母別忙著瞎高興
    前不久回老家看望母親,說起兒時的事情,母親提起對門鄰居家的孩子小軍,當初一群孩子就數他最聰明,是個「孩子王」,現在天天在家啃老,混吃混喝也不知道找個正事幹,主要是精過頭了,老婆都回娘家鬧離婚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小時候看似特別聰明有靈性的孩子,長大後不一定有出息,就像鄰居家孩子太精明,兒時都誇獎有腦子,父母也為孩子感到驕傲。可是過於精明,聰明沒有用到正地方,反而成了阻礙。
  • 這3種孩子是「假聰明」,小時候看似精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經常聽到有些家長說:我家孩子看著挺聰明的呀,怎麼學習/工作的時候反倒處處不順呢?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很聰明,像那種老人說的「人精」不在少數,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聰明都是真聰明,有些孩子其實是「假聰明」,小時候看似精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 這幾類「假聰明」的孩子,看似很精明,長大多半沒出息
    文|小不點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特別是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表現,總會被父母誇誇其談,有些孩子喜歡耍「小聰明」,卻被父母當成「精明」的資本去炫耀。「情人眼裡出西施」,在父母的眼裡,自己孩子就是最完美的,就算是缺點也不允許別人批評,總是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的孩子有頭腦,會來事,但是這些孩子如果不及時引導,長大了多半沒出息。
  • 這3類孩子小時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瞎高興
    一個小孩子天生聰慧自然是會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如果是假聰明的話,那麼長大以後反而平平無常。這3類孩子小時看似&34;,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瞎高興。這3類孩子小時看似&34;,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第一類:不愛分享,貪小便宜有些孩子喜歡把零食玩具一個人玩,不分享給其他小朋友。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長大卻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聰明伶俐的孩子誰都喜歡,但不是所有聰明伶俐的孩子最後都有出息。有些孩子小時候看著「聰明」,但長大多半沒出息。而這類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點,家長別瞎高興,及時引導非常重要。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再瞎高興了
    當今社會望子成龍的家長可以說是越來越多,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家孩子將來沒有出息,但是正是家長的這種心理,會導致家長將孩子一些不好的習慣,給當成聰明、有出息的表現,對此而盲目高興。但實際上這樣的孩子不僅不聰明,而且長大後多半都沒有出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細數一下這幾類孩子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都有一些令人疑惑的「怪癖」,外人看來甚至會覺得「這孩子智力有問題」。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①注意力「太集中」很多孩子注意力「太集中」,以至於在看電視或玩玩具的時候,家長怎麼叫都聽不見。
  • 哈佛研究發現:小時候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大學曾做過一個兒童智商調查,結果發現很多機靈、成績好的孩子甚至沒有那些看起來呆呆的孩子智商高,並且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認知不足,很容易導致將孩子的一些聰明的表現,當做「怪癖」並制止,這樣限制孩子的天賦,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十分巨大,家長一定要注意。
  • 這幾類孩子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啥出息,父母別忙著瞎高興
    導讀:這幾類孩子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啥出息,父母別忙著瞎高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類孩子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啥出息,父母別忙著瞎高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這三種品行的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可能反倒是沒出息
    播散智慧思想,傳遞教育理念今天要聊的主題是: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以後多半沒有出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少小時候看著很聰明的孩子,長大後不一定會有出息。就像我們經常說的聰明過頭了,小時候人人都誇,爸媽也對孩子的聰明引以為傲,但他聰明沒有用在對的地方,長大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其實以下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多半沒有出息,家長發現了要及時去幫助孩子糾正。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精明,長大後一般不出色,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相信很多的家長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你爸爸媽媽這輩子就這樣了,不會有很大的出息了,你可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才會有好的工作,也不至於像你爸爸媽媽一樣。」很多的家長,不僅僅自己聽過,甚至也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自己這輩子沒有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因此,就把自己的希望施加給了自己的孩子,再這一個時候,也把自己的沒本事到了自己孩子身上。
  • 這3種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家裡面有孩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由父母「寵出來」的。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貧窮。這都是靠努力才能夠達成的,但誘導人不努力的方式遠比努力的多。當家長發現孩子並沒有按照要求達到一定的期望值時
  • 這3類孩子看似很聰明,但將來多半沒出息,爸媽先別急著高興
    &34;是每一位父母都曾有過的願望,即使知道這世上終究是平凡人佔了大多數,也會希望孩子能聰明伶俐,將來能夠有一番出息。不過也不能只看孩子學習如何,不看孩子的品行道德等方面,很多看似聰明的孩子將來不一定有出息。
  • 3種看似聰明,實則是「假聰明」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難有出息
    所以說,很多家長都會根據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將來能否有出息。可是在這其中,也有一部分孩子,只不過是看起來很聰明的「假聰明」罷了。如果家長不好好教育這些只是看起來聰明的孩子的話,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有出息。那可能有些家長就會產生疑問了:我們到底該如何辨別孩子是真聰明還是假聰明呢?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有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在我國基本上所有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所出息、有所成就。 對這種為自己不教育孩子找藉口的父母,李玫瑾教授給出了滿意的回答: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後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
  • 清華校長:這類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
    但是時代在發展,如今已經是講究綜合教育的時代,單單只關注學習這一方面是遠遠不夠的,這並不能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學習,鄰居媽媽直接辭去了工作,全方面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除去學習,歡歡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動手完成,就連雞蛋都是剝好,放在他面前。長大之後的歡歡,確實按照家長預想中的模樣成長,一直都保持的優異的成績,順利考上了一所985大學,鄰居高興壞了。